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审计中期望差距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俊 《上海会计》2000,(11):45-47
自1997年以来 ,涉嫌审计诉讼案件大小近百余起。1998年又有360家事务所被撤销 ,1181家事务所分别被给予了警告、停止执业、吊销有关许可证等处罚 ,审计人员执业状况为业内外人士广泛关注 ,似乎审计职业界与公众间的距离在逐渐拉大。有鉴于此 ,特撰此文。一、期望差距及成因谈到期望差距 ,人们自然会想到公众与职业界之间发生了什么。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是 :审计职业界提供审计信息 ,而公众恰恰又是该信息的使用者 ,二者之间的摩擦似乎是注定的。公众之所以使用审计信息 ,是由于审计(审核)意见是对已审信息某些方面所作的合…  相似文献   

2.
一、期望差距的产生 审计期望差距表示审计人自己认可的审计职责与社会公众期望的审计职责之间存在距离.公众从自身的信息需求出发认为,审计界除了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合法,还必须保证财务报告的正确公允,披露所有重大差错和舞弊,认为审计报告应承诺被审计单位的存续能力.  相似文献   

3.
《国际融资》2011,(11):49-50
金融危机加大了投资者对公司财务报告及审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作用的期望差距。作为回应,美国、英国和欧洲的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正在采取各种办法.以满足投资者的报告需要,如何看待这种变化,请看国际专家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经营环境的复杂化,尤其是近几年的金融危机。使得银行业的信贷业务风险水平急剧恶化传统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银行业对于信贷企业审计监管的要求。使得在银行业实行持续审计成为可能,本文主要是分析了持续审计在银行业中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障碍,以期能促使我国审计职业界正确认识和大力推进持续审计。  相似文献   

5.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使得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中的审计风险增加。如何在这一大背景下应对新风险,已经成为理论界和职业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对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压力下会计师事务所如何防范审计风险提出了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审计风险的概念界定与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审计风险问题受到注册会计师职业界和社会的愈来愈多的关注,大型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首先开发和运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以适应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寻求自身的持续发展。本世纪初安然事件的出现,人们对职业界能否满足社会期望以及风险导向审计的科学性都提出了质疑,为应对新的形势,全球会计职业界都积极行动起来,提出了以重大错报风险为导向的新的审计准则体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于2006年颁布了一系列新的审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全面趋同。然而,尽管新审计准则已经实施一年多了,但人们对如何认识风险导向审计和审计风险的概念仍然没有取得一致,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强调了以审计质量角度界定审计风险的内涵,提出应该将审计技术规范与审计师行为规范有机结合,并据此构造了内容更加全面、具体的审计风险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审计市场的不断成熟,以及风险导向审计的引入,公众对审计的期望与按照可能准则得出的审计结果之间的差距将是审计期望差距的主要构成要素,并由审计重要性水平的运用而导致。为弥合审计期望差距,减少审计成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不能仅依靠审计师的专业判断确定重要性水平,而应在被审计单位收集、计算审计报告使用者的实际重要性水平基础上,审计师依此报价、投标并进行审计,并在审计报告中公示本次审计的三种重要性水平。  相似文献   

8.
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及其发展的认识   总被引:137,自引:5,他引:137  
“安然事件”后,国内外会计职业界和专家学者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了从理论上论证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是否可行,加强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推进和完善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建设,本文回顾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分析了传统风险审计方法的特征、局限性以及职业界进行的探索和完善,并提出了我国针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应当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PREFACE/前言金融危机环境下,美国公众公司公允价值准则选择路径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基于金融危机应对的目的修订了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基于FASB的行动和风险应对目的补充了公允价值审计准则内容。本文对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修订内容做了简要回顾与总结并提供了基于第二层级输入变量汁量的可出售债务证的公允价值审计的示例来说明上述ASC 820的变化及相应审计准则的运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持续趋同的路径中应积极思考本国国家利益的诉求,以及职业界获取公允价值应用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与审计同步产生的审计期望,在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态势上的某些变化,由此形成审计期望差距。现阶段,审计期望差距已日渐成为审计理论及审计实践研究者致力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导致审计期望差距形成的原因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对审计期望差距的缩小途径及解决对策加以探索思考,以弥补审计期望差距,提高审计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对审计报告提供者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报告的主要需求者被审计单位、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进行了问卷调研,研究发现,约七成调查对象认为我国审计质量在不断提高,但审计报告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对现有审计质量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也面临相应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审计质量与社会公众的审计期望差距较大、注册会计师同业和供需之间市场竞争环境存在矛盾、注册会计师行业数字化建设落后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供给不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是基于国家审计公告来研究审计的期望差距,并通过完善国家审计报告来缩小审计期望差距。首先,分析了西方国家的审计公告制度,并提出了对我国审计公告的启示。然后,分析了我国审计公告制度的几点不足,并总结出由它们所引起的审计期望差距。最后,提出了几点完善国家审计公告的措施,同时也作为缩小国家审计期望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审计期望差距的分类治理——一个程序理性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期望差距的治理应该采纳程序理性观。审计期望差距源于四个层次上的程序非理性,即结构非理性、过程非理性、行为非理性以及认识非理性。结构非理性和过程非理性导致了审计的准则性期望差距,行为非理性导致了审计的行为性期望差距,认识非理性导致了审计的误解性期望差距。针对导致审计期望差距的四类程序非理性应采取不同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4.
审计风险概念的引入,最初源于民间审计机构和人员被诉讼案件的不断增多。如今,随着市场经营风险的加剧,审计风险亦日益突出。风险的存在,不但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审计组织的信誉和独立性,审计人员自身也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这都有可能会给被审计单位及有关人员带来不同的损失。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有效控制和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职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自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业界做了大量研究。但在指责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监管不力和消费者的过度超前消费之时,对美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的失职鲜有论及。而事实上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对此次金融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在分析了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金融危机中的失职后,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缺陷,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对金融危机的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应用审计抽样技术的必要性 (一)从详细审计的局限性来看,随着被审计单位规模的逐步扩大和业务程度的逐渐复杂化,详细审计因其费工费时、效率低下及审计范围仅局限于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难以保证账外资产的安全完整,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的需求。特别是审计署实行审计公告制度以来,审计的社会影响逐渐增强,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期望,在审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尽最大可能缩小社会公众希望审计能够做到的和审计实际做到的之间的期望差距,就成为我们审计人员面临的问题。应用审计抽样技术、提高审计效率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李玉兰 《会计师》2011,(5):16-17
<正>一、序论国内外的先行研究对审计任期和审计质量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监管机构的观点;另一种是注册会计师的观点。监管机构的观点认为,随着审计任期的增加,由于注册会计师的怠慢和对被审计企业的经济依赖度的增加会丧失独立性,从而降低审计质量。韩国2003年制定的,从2006年开始实行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制度是基于这种观点的。注册会计师的观点认为,审计任期的增加会积累对被审计  相似文献   

18.
审计新向度     
让我们用更开阔的视角来看待XBRL以及该标准在符合性审计与财务审计方面的潜能。当XBRL在会计职业领域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时,我们不禁思考:审计职业界是否能像会计职业界那样开始接纳基于治理、风险管理和符合性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  相似文献   

19.
刘霞 《会计师》2012,(17):60-61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日趋完善,企业集团大量涌现,审计在集团发展与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多元化,金融危机在全球的爆发,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审计工作自身的局限性,使审计实际发挥的作用满足不了各方的期望,而人们对审计的作用还存在着某种误解,从而无形中加大了审计风险。特别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改革,目标在于建立起注册会计师作为投资主体的体制,使审计责任真正落实到注册会计师身上。因此,审计风险的管理就成为我国审计职业界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一、审计风险的含义对于审计风险的含义,国内外理论界许多学者做了积极的讨论和探索,从不同的角度定义了审计风险,但是都大同小  相似文献   

20.
论审计期望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期望差距是指公众对审计人员的期望与审计人员对自身执业水平和业绩认识之间的差距。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它是无法从根本上得以弥合的。为尽量缩小审计期望差距,应该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广泛调查公众的信息需求及其变化,加强审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和审计职业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