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交叉持股战略动因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战略联盟、公司治理、逆向选择成本和交易成本。本文以2006年我国沪深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主要检验公司治理、逆向选择和现金流量管理等三个理论。研究初步发现:(1)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或管理层持股超过一定比率后越高,管理层浪费公司资源进行股权投资的倾向越小,公司交叉股权投资比率相应越小;(2)交叉持股起到了金融缓冲的作用,以为新增的长期资产投资提供内部资金支持,降低因外部融资造成的潜在逆向选择成本;(3)当现金流入流出不同步的时候,交叉持股作为一个流动性缓冲器,构成投资者现金流量管理系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张红  汪小圈 《金融研究》2021,490(4):187-206
基于2002-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数据,本文识别出上市公司在0%(避免亏损)和6%(公开增发股票)两个阈值处的盈余管理动机,并对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进行估计。首先,数据证实A股上市公司ROE分布图在阈值0%和6%处存在明显的左侧样本缺失、右侧样本聚集现象,表明公司确实为满足政策要求在阈值附近进行了盈余管理,将公司ROE从阈值左侧操纵至右侧。其次,本文用聚束设计方法估计出3.18%的上市公司为避免汇报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占真实亏损公司的59.25%,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将ROE平均提高了2.115个百分点。为了成功公开增发而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比例虽然仅有0.28%,但占到了实际股票公开增发公司的58.13%,平均盈余管理幅度为0.524个百分点。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2016年以前上市公司为了避免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一直很稳定,2002-2005年是为了满足公开增发条件而进行盈余管理最严重的年份;动机强烈的ST企业和杠杆率高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频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财务杠杆效应和治理效应都很弱,资本构成不合理;融资顺序与信息不对称理论相违背.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建议是:树立资本结构战略管理观念;调整股权结构,降低国有股比例,实现股权所有者多元化;加强股票市场管理;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加快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完善银行的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短期投资后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在历史成本计量的条件下,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相对较强;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下,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减弱.然后,选取了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年和2008年的报表数据为样本进行截面分析,并对比2006年的报表数据,在此基础上选择了数据比较全面的几家公司为样本进行分析.模型上采用的是我国学者蒋义宏(1998)提出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09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调查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行业分析、企业分析、地区比较分析和外向型行业专题分析等方面对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对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负面影响仍然十分显著,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持续降低或总体持续降低的行业数量显著多于持续提高或总体持续提高的行业数量;生产渠道控制是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波动较大、管理风险较高;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用延长付款期的方式来解决营运资金短缺问题,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逆势回升的原因不在于存货管理水平的大面积改善,应付账款延期支付是其主要原因。此外还发现,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在地区之间不平衡、纺织服装和电子两个外向型程度较高的行业外销比例较大的样本组与外销比例较小的样本组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
王珏 《金融论坛》2012,(1):52-56
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2006)》执行后,中国上市公司利用投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亏损的上市公司,如果其主营业务业绩下滑、成长性不足,更倾向于通过持有较多金融资产,并有选择性地出售来实现扭亏;业绩下滑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有选择性地出售金融资产获取投资收益来平滑利润。因此,对于非金融行业,将投资收益从营业利润构成项目中移除,单独进行披露;重新设计非金融行业投资收益项目的构成要素;重新规定相关投资收益的列示途径;继续强化综合收益观,完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证券市场中,微利上市公司是比较特殊的群体,具有较强的盈余管理动机.本文运用配对t检验法,以分析2011年至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在(0%,1%)区间为样本对象.实证研究分析得出,微利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通常是利用非经营性项目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银行债权从公司总债权中分离出来,研究中国的银行债权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综合治理效应。基于上市公司2004~2007年共4408个混合数据样本,对银行债权的综合治理效应、银行债权期限结构的治理效应和银行排名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行总贷款额度、短期贷款和银行声誉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基本上呈负相关关系,短期贷款和银行排名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有一定影响,综合治理效应主要是短期贷款的贡献;长期贷款的效应很微弱。结论表明中国的银行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能够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Schipper,1989年)。Healy和Wahlen(1999)认为过去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盈余管理是否存在及其发生的原因,并建议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之一是,探讨公司在何种状况下会利用财务报表的操纵权以改善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关系,在何种情况下会用于操纵盈余。国内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的实证研究方法,基于盈余管理动机作了一定的研究,徐宗宇(2000)通过比较上市公司在其招股说明书和年度报告中披露的盈利预测情况,发现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盈利预测的误差大,说明上市公司在一级市场招股上市时,公司管理当局存在操纵盈余预测的行为;陈小悦、肖星、过晓艳(2000)选取1994-1997年间的1053个样本,根据ROE的区间加入虚拟变量,对上市公司围绕配股权规定所进行的盈余操纵行为进行了研究,证实了上市公司盈余操纵行为的普遍存在,并提出了著名的“10%现象”;陆宇建(2002)利用管理后盈余分布法研究了我国A股上市公...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2006~2008年中国沪深两市的主板A股股票为样本,通过描述性分析和回归分析,论文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股权构成以及股权流动性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不同股权结构下的盈余管理,对我国进行盈余管理治理,选择适合的股权结构,规范发展资本市场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战略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和平衡计分卡等先进管理会计方法在中国企业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调查发现先进管理会计方法的理念正在不断被中国企业所接受,中国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正在不断发展,但是先进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还相当有限。随着中国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的发展,企业界产生了应用先进管理会计方法的需求,但如何将先进管理会计方法与中国企业的实践相结合,目前仍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将战略理念导入财务管理的尝试和创新中,战略思想应该是贯穿于财务战略管理的主线。财务战略管理不仅是对筹资、投资、分配等传统财务管理内容的战略性思考,而且要以战略的视角对传统财务管理研究内容的重新审视和界定。本文从财务战略管理学科的定位出发,描绘出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的框架,通过分析财务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战略成本管理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将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三个学科在战略层面上进行整合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argue that stock options are a highly effective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marcoms) medium, which due to their influence on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organisation, possess characteristics that should be included in strategic marketing planning for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organisations. This study aims to test whether stock options can be used as a means for marketing strategists to build effective branding and loyalty programmes.It is argued that the strategic role of stock options in marketing decision making adds value in business markets. Stock options play a unique role in marketing and in the achievement of corporate goals and targets. The study is supported by the findings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based on a sample of Greek companies, group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first category consists of the most profitable organisations supplying business markets, listed on the Athens Stock Exchange (ASE) and the second consists of large financial organisations.  相似文献   

14.
We operationalize a firm's competitive strategy through a new empirical measure, and develop a framework for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market value of strategic behavior. Using this framework, we study announcement effects of R&D spending. The announcing firm's stock prices are positively influenced by a change in spending, and negatively by our competitive strategy measure (CSM). Competitors' stock prices are positively influenc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arket's reaction to the announcing firm and the CSM. Our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positive effects of ‘accommodating’ competition with strategic substitutes, and nonpositive effects of ‘tough’ competition with strategic complements.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ether cost stickiness occurs i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companies using a sample of Italian nonlisted and listed firms during the period 1999–2008. Our findings show that cost stickiness emerges only for the total cost of labour and not for selling,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SG&A) costs, cost of goods sold and operating costs. Stickiness of operating costs is only detected in a sample of listed companies. We further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on sticky cost behaviour by discussing critic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 extant approach of empirical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sticky cost behaviour.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regression model which is fitted in the cost of equity of stock market companies. In this way we can estimate the cost of equity for companies which are not listed on the stock market based on the weights of line of business and market. Thus the cost of equity used for a value based management of strategic business units can be derived on the basis of these economic parameters. The theoretical model is introduced in a general setting for companies of any industry sectors. Then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insurance sector based on the lines of business Life and Non-life as well as on markets for Germany,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中国上市保险公司2007年和2008年的年报数据和中期报表数据,依据本文建立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业绩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政府持股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与保险公司业绩呈正向关系,即政府持股比例增加和高管持股将有利于保险公司业绩的提高;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不利于保险公司业绩的提高;董事会规模与保险公司业绩呈负向关系,即董事会规模越大越不利于保险公司业绩的提高;独立董事以及具有金融从业经验的独立董事与保险业绩无关。  相似文献   

18.
以战略成本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目前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成本管理阶段,片面追求成本节约的管理模式。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战略成本管理这一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应运而生。本文从战略成本管理及战略管理的高度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信息支持,对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很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st of capital of firms with foreign equity listings. Our purpose is to shed light on the question whether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asset pricing models yield a different estimate of the cost of capital for cross‐listed stocks. We distinguish between (i) the multifactor ICAPM of Solnik (1979) and Sercu (1980) including both the global market portfolio and exchange rate risk premia and (ii) the single factor domestic CAPM. We test fo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st of capital differential in a sample of 336 cross‐listed stocks from nine countries in the period 1980–99. Our hypothesis is that the cost of capital differential is substantial for firms with international listings, as these are often large multinationals with a strong international orientation. We find that the asset pricing models yield a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estimate of the cost of capital for only 12% of the cross‐listed companies. The size of the cost of capital differential is around 50 basis points for the US, 80 basis points for the UK and 100 basis points for France.  相似文献   

20.
以2007~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从代理成本和代理效率的视角考察了高质量审计是否有助于提升负债的治理功效。研究发现:高质量审计与短期借款之间存在协同治理效应,该效应有助于提升代理效率但无助于降低代理成本;进一步地,高质量审计与短期借款之间的协同治理效应仅显著存在于金融发展水平高地区的上市公司中。此外,附加检验的结果显示,高质量审计有助于透过改进代理效率提升商业信用的治理功效且这一效应只在法治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上市公司中存在。上述研究结论揭示了我国当前制度环境下高质量审计提升债务治理功效的路径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