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一方面,《方案》体现了党中央在决策和组织层面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另一方面,《方案》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优化,旨在实现体制协同和效能提升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关键任务,金融改革着力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纳入监管范围,确保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涵盖了19项改革措施,其中有8项与金融监管改革密切相关,包括加强中央对金融的统一领导、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等,旨在提升金融体系效率,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  相似文献   

2.
《新金融》2023,(5)
1.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研究2.提升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质效研究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研究4.防范金融风险与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研究5.全面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研究6.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研究7.稳妥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8.金融促进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9.金融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研究10.健全普惠金融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本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以组建金监总局为核心内容,体现了一系列深邃的改革思路,将推动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循序深化2023年3月8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发布,明确撤销原银保监会,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简称“金监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以外的金融业监管工作。2023年3月17日,按照《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至此,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由党中央统一领导的金融监管体制开始确立。  相似文献   

4.
宗良 《银行家》2011,(7):109-111
美国是最早建立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的国家,也是金融监管结构相对复杂的国家。一方面,分业监管体制是美国金融监管当局为应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做出的必然选择,对保证美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通过后,美国重新建立了混业经营的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发生了重大变革,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和弊端开始逐渐显露,要求改革金融监管的呼声日渐高涨。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再次暴露了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不足。在新的  相似文献   

5.
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2008年美国政府提出了《金融监管结构现代化蓝图》,从金融服务现代化到金融监管现代化,既是金融监管结构映射金融市场结构的必然要求,也是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对监管体制检讨的恰当回应。金融监管体制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进、温故纳新的产物。在金融业最近百年发展历程中,基于金融监管的分类依据不同,危机前逐渐形成了四类较具有代表性的金融监管模式。在经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检验后,以双峰监管为基础形成的目标监管模式遂被主要金融大国提上政策议程。目标监管是建立在对金融现代化过程中金融风险变革和其他金融监管模式适用性反思基础上的新型监管模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实现了金融服务现代化之于金融监管现代化的最新探索。  相似文献   

6.
加快构建与"双循环"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已是中国当前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针对中国现行金融体系存在的结构失衡和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构建高效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代金融体系,应着力构建现代化的应急融资体系,为"双循环"提供常态化跨周期的金融支持;构建现代化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结构的匹配度;构建现代化的金融产品体系,提升金融供给经济"双循环"的配置效率;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确保金融体系高效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邓宇 《西南金融》2024,(2):3-15
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发展,中国现代金融体系逐渐走向成熟,金融市场建设、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监管改革等取得实质性进展,上海、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步提升,已经具备建设金融强国的金融要素。本文认为,构建中国现代金融体系与金融强国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契合中国的国情特色和具体实践,尊重经济和金融发展规律,也要汲取国外金融发展的经验教训,准确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独特性。本文以问题为导向,提出金融强国的核心议题,阐释中国金融强国建设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义,从国际比较视角提出中国建设金融强国的现实逻辑,从坚实的经济基础、完备的制度保障和健全的金融体系三个维度研判中国建设金融强国的可行性,探讨中国金融强国建设的独特性,最后提出金融强国建设的路径建议,即着眼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着力推进金融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稳步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本文强调,金融强国建设是系统工程,立足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模式,既要匹配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也要植根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从打基础、利长远和固根本的角度持续推进现代金融体系与金融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8.
金融监管: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星 《中国金融》1999,(12):16-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正式颁布与实施,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得到不断强化和改善,在稳定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并不断向金融领域转移和集中,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金融业的许多潜在风险日益暴露,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金融监管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金…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的监管反思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最优的金融监管体制,每个国家的监管体制都必须与本国金融体系发展状况相匹配,与金融开放的阶段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国家金融体系稳定是全世界金融监管当局一切监管活动的出发点,也即落脚点。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部分,其稳健运行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关键。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对防范和化解银行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存款保险条例》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本文立足于我国积极推进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浅析构建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构建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趋势:“伞+双峰”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摇摇  李辰 《海南金融》2009,(12):61-64
美国自2008年来相继公布了《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现代化蓝图》和“金融白皮书”,二者都从金融业长期发展与稳定的角度对美国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代表了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发展趋势。本文旨在探讨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长期改革模式,通过对改革方案的分析及与传统金融监管模式比较,提出“伞+双峰”的新型监管模式。该模式综合了伞式和双峰监管模式的优点,在危机中诞生的“伞+双峰”式监管模式必将成为当代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货币市场》2008,(2):66-66
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共同编制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阐明了“十一五”时期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明确了金融工作重点。就其中的一个工作重点“提高金融监管能力.维护金融稳定”,《规划》明确提出.一是健全金融监管法律框架.按照我国国情和国际监管趋势.健全覆盖面广、操作性强.鼓励金融创新的金融监管法律框架:二是加强金融风险监管.三是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四是健全存款人.证券投资者和被保险人保护制度:五是规范金融企业市场退出机制;六是加强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的理念及监管体制顺应经济发展要求而不断地演变。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日本逐步形成了监管权高度集中却又不失灵活性的金融监管体制,监管体制改革是政府与金融体系博弈的结果。在经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实践证明日本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有效的。中国在今后的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可以供鉴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 1997年以来,巴塞尔委员会先后出台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和《新资本协议》,显示了全球范围内对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的高度关注。为此中央多次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些对中国金融监管都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在此过程中,金融审计作为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定位,有效协调,形成监管合力,成了急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在经济社会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已为世人共识,确保金融体系安全稳健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应当都是第一位的,金融危机源于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与恶化的环境因素相结合,在一定条件下便形成了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对金融风险具一定的防范控制作用,但实践证明即是最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指不含金融安全网的监管制度),也无法消除因个别银行破产倒闭而引起的金融恐慌和金融希机,因此,建立一套由中央银行统一管理调度,包括谨慎性监管、最后贷款人手段、存款保险制度在内的防范系统,对金融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形成一个安全网,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金融危机的爆发,或者说可以把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序度,我国即将加入WTO,尽快建立金融安全网对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上海金融》2004,(4):1
2004年是我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分离,人民银行与银监会机构分设正式运作的第一年。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对两大机构的工作职能都作了较好的规定。金融监管工作由银监会承担,人民银行将转换职能,着重加强金融宏观调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人民银行与银监、证监、保监三大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上金融风险的频频涌现,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中央银行的职能及重新构建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趋势较重要的一个特征是:西方许多发达国家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职能相分离。笔认为,根据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特征,无论是分离“两项职能”,还是兼容“两项职能”,重要的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加强 金融监管的三道防线,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金融监管体制才是防范金融风险和提高金融效率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8.
建立和完善省级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杰  卫功琦  黄兰 《金融纵横》2003,(12):49-50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之间以及同中央银行、财政部门的协调机制,提高金融监管水平”。贯彻《决定》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省级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对于顺利推行货币政策、有效开展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多层次、多样化与国际接轨的金融体系的逐步形成,金融监管的难度在不断加大,金融监管法制化的实施在我国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必要性.本文从七个方面探讨了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制化的途径,即:加快金融立法步伐,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体系;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控制,构建他律和自律相结合的金融监管体系;依法规范金融业务的监管,建立健全执法传递机制;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法制化的关系,保持金融业的繁荣;坚持优化原则,依法实施合理、适度、高效的监管;加强金融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全社会的金融法制意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抵御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定调未来五年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风向标",倍受市场瞩目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于今年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与此前中央的多次表态一脉相承,"防控金融风险"在此次会议中被着重强调,并与"加强金融监管"一起被提到了此次金融工作会议主要议题的地位。会议指出,我国已由过去的单一风险结构时代过渡到了双重风险结构时代,中国金融体系的进步,伴随而来的是金融风险的高发频发,简单沿用已有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显然已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