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思考——以德隆事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年的德隆事件虽然早已尘埃落定,然而德隆事件所暴露出的金融监管问题却值得深思:如果监管机构能够及时预警并果断采取管制措施,德隆危机就不会发生。因此.认真、客观地回顾、分析德隆事件,有助于完善中国金融监管制度.使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合法合规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年的德隆事件虽然早已尘埃落定,然而德隆事件所暴露出的金融监管问题却值得深思:如果监管机构能够及时预警并果断采取管制措施,德隆危机就不会发生。因此,认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大型金融控股公司问题频出,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中尤以德隆事件影响最广,损失最大.这些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的确折射出不少金融监管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有必要认真、客观地回顾分析这一事件,从中总结制度性风险以未雨绸缪,使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合法合规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若要问2004年中国企业界和金融界影响最大的事件是什么,人们毫无疑问地说是“德隆公司的金融危机事件”(下简称“德隆事件”)。德隆事件目前还在延续,其波及面有多大,对企业和社会损失有多少,暂还不好估算。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个近几年来驰骋中国实业界、金融界的巨人企业已轰然倒下了。一个创造神话的企业,一个资本市场的巨人,  相似文献   

5.
德隆金融运作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案例分析首先从德隆危机爆发的一幕落笔,然后沿着历史的脉络总结回顾了“德隆神话”的发端、演绎、危机、以及最后破灭的过程,廓清了德隆发展的轨迹,并着重干德隆的金融发展战略,分别从宏观以及微观的角度分析总结了德隆金融的运作技巧及其模式,并辅以较为详实的材料予以了充分的论证。以分析德隆金融的发展为主线,本文还着墨于对德隆产业整合的战略分析与评价,从联系的角度把握和评价了德隆产融战略的得失。痛定思痛于“德隆神话”悲喜演绎之时,试图客观评价德隆的产融战略的功过,并试图从更广更深的角度来对现实中有如德隆一样的有志于产融战略而又像德隆一样逃不开悲剧命运的企业进行探索,给出一定的有益的经验总结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丑晶  赵斌 《中国金融》2005,(15):19-21
“德隆奇迹”破灭已经一年多了,人们对“德隆现象”的反思仍在持续着。很多人对德隆的资本运作、产融结合和多元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提出了批评。但笔者认为,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是企业彼此渗透,相互补充的两种经营方式。合理的资本运作、有效的产融结合将加速企业发展。企业借助资本杠杆,收购兼并横向和上下游相关产业,实行多元化经营,也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选择。德隆的失败并非由于战略方向的错误,而是由于战略实施过程中操作失误,而出现这种失误又恰恰是中国民营企业整体素质及其制度环境的一种折射。  相似文献   

7.
谈到日本的经济问题,人们一般会习惯性地想起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资产泡沫破灭和经济硬着陆以及"失去的二十年",但大家对日本经济"失去的二十年"的原因却看法不一。反观美国,2008年史无前例的次贷危机后,仅仅七年后经济就呈现强劲复苏之势。当前,中国正面临金融监管加强和金融去杠杆的紧迫任务,如何借鉴日美经济的去杠杆经历,选择中国式去杠杆的可行路径,已经成为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经济更现实的选择是稳杠杆和转杠杆,重点是通过金融监管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改革,降低金融部门的杠杆率,以此来带动国企和地方政府降杠杆。  相似文献   

8.
法的属性要求会带来一定程度上法的适应性差的影响,从而造成“法的缺位”。反映在现代金融业上将在法律监督和对金融风险防范的要求之间产生不适应的“法的相对缺位”情况,不能很好发挥法的作用,同样也实现不了法律最优理念。金融监管应该发挥其自身适应性,根据金融市场发展要求积极建立合理监管模式,防范因法的缺位可能造成的金融风险,积极建设集中高效的金融监管模式应成为解决法的缺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盛“欺诈门”事件一时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一事件,人们评判不一,褒贬不一。这个事件引发了诸多思考,其中,如何评价美国的金融监管?(请看本栏目文章《从高盛“欺诈门”看美国的金融监管》和《美国金融监管机构新说》)如何看待金融监管和创新的关系?(请看本栏目文章《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一对矛盾体》)在深层次上,究竟如何看待金融监管本身,什么样的监管是有效的?如何看待在新自由主义理念下的金融监管?(请看本栏目文章《让金融监管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市场退出与存款保护孟龙朱长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监管在督促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维护金融安全运行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金融业的自身特点及其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和影响,当个别机构发生流动性或偿还能力问题时,很有可能导致危机的广泛传播和蔓延,使整个金融...  相似文献   

11.
如何适应基层监管特点,加强金融监管,是当前基层人民银行一直在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认为,坚持“三个到位”是加强金融监管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武鹏 《海南金融》2016,(2):55-56
本文通过对“泛亚”事件发生的背景分析,以“泛亚”事件爆发的代表性和复杂性为视角对其爆发的缘由进行探析,剖析了其背后所隐藏的金融监管隐患,并提出杜绝此类隐患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要杜绝类似“泛亚”事件的监管隐患,必须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并形成制度规范,必须抽掉各类交易所的金融监管“真空”,必须进一步完善交易所交易的各类审批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一、职能的调整对当前基层央行的工作带来一系列挑战(一)挑战旧的思想观念。长期以来,人民银行集金融监管、货币政策和金融服务三大职能于一身。近年来,金融监管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之后,基层央行更是集中业务骨干用于金融监管,从领导到同志,主要的精力是研究监管工作,处理监管问题。不少支行还将“加强金融监管,创建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老百姓乍一听到“反洗钱”,可能就这样认为:反洗钱=警察破案=与犯罪分子周旋。这可能正好触及到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也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作为金融系统,反洗钱应该如何定位;或者说,金融领域究竟应该如何准确到位地履行反洗钱职责。  相似文献   

15.
在金融监管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矛盾。要圆满、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处理矛盾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拿起辩证法的武器,用联系的眼光,用发展的办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综合起来看,在当前金融监管工作实践中,需要用辩证的办法处理好下列一些矛盾及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6.
加强金融监管 为货币政策实施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金融监管现存问题对货币政策影响入手,认为在我国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必须要求金融监管紧密配合,“以金融监管为重点”是为了更有效地贯彻实施货币政策。针对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体系不全、目标模糊、内容狭窄、手段不力的现状,提出了为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采取的金融监管措  相似文献   

17.
加强金融监管的目标是降低不良贷款比率,促进商业银行合规经营,提高银行自身竞争能力,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但由于金融监管的对象和内容繁多,面面俱到,蜻蜒点水般的检查,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检查效用,而且还会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影响中央银行的形象,本文总结1999年以来现场检查所发现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违规经营的诱因和不良贷款的成因,从而进一步说明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管是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也是降低不良贷款比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银行的迅速发展,其自身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这就给金融监管部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加强监管,促进发展是金融监管部门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与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财务治理理论产生、发展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企业出现了“产权主体缺位”、“内部人控制”等现象;资本市场的发展中,上市公司出现了“经理人控制”、“大股东掠夺小股东”等现象。这些事件之所以产生并不是孤立的,其产生根源都在于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自身财务与治理方面存在巨大缺陷。财务治理正是将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问题综合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责任制》的制定与实施,是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了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谈几点认识。一、推行金融监管责任制中存在的问题1-执法力度难以最大限度发挥。基层人行职能转换后,突出了对辖区金融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因“三违”行为可能诱发的金融风险,但个别基层人行金融监管工作仍是发文多、实地检查少,经济处罚多、政纪处罚少,较少涉及当事人切身利益,对“三违”行为起不到应有的警示和震慑作用。其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区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