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火军 《时代金融》2012,(17):165+168
国际金融特色课程建设能够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分析了国际金融课程现状,提出了国际金融课程特色设计总目标和要求,可从加强课程系统设计、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强国际金融特色课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满足金融行业对国际金融专业人才的需要,国际金融课程的建设、开发和创新同样要求有新的思路和规划,本文在该方面总出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在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国际化。我国高校《国际金融》课程在考核机制、教材选用、学生外语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制约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根本因素。针对以上问题,基于国际化视角,提出建立有效的双语教学激励、评价机制;立足本土、适应教育国际化趋势,加强教材建设;成立双语试行班,规范国际金融双语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实训,创建双语教学实习基地;定期举办双语讲座,推进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国际化等措施探讨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课程作为金融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特点,课程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又要熟练进行国际金融的相关业务操作。这就对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国际金融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应保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就业培训相结合、教与学相结合,从而保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金融专业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肖鹞飞 《浙江金融》2004,(11):25-27
文章对我国高校国际金融教材建设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全面地回顾,总结和归纳了其发展的特点,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文章充分肯定了我国国际金融教材建设的成就,归纳了几类不同特色的教材,分析了几本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教材.提出今后发展的关键是各高校教材建设之间的协调和教学与教材建设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学》课程建设应强化应用性,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确立能够快速适应国内金融业发展对金融人才要求的课程改革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总结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存在的困难,并提出通过调整国际金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模式,提升国际金融教学中实训及实验课时,增强国际金融课教师实践能力的方式来进行国际金融课程的应用性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课程的涉外性决定了在该课程运用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分析了影响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认为提高国际金融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取决于双语教学师资水平,教师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控制,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中英文授课技巧以及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和深化,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金融》的课程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本文在阐述国际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国际趋势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方向。经过课程教学的改革,培养出适应新趋势、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综合性金融人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国际金融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更新趋势,提出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重新构建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是研究国际间资金流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特点,而作为金融类本科生必修课的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需要体现课程的特点,适应时代的发展.采用模拟教学方法,对传统的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统一.  相似文献   

12.
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农业银行现有培训基地、培训课程等已不适应业务的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在农业银行建设城乡一体化全能型国际金融企业的远景和新的战略指引下,提升农业银行现有培训基地建设,整合课程教材体系及远程网络培训的推广等保障机制的健全是完善农业银行员工培训保障机制建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学的开放性和涉外性需要该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提高国际金融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双语教学师资水平、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中英文授课技巧以及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吴念鲁 《金融研究》2015,421(7):7-12
十一届三中全会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高到新的高度,人民银行教育司在人行党组的领导下,历任司领导和教材处领导更加重视教材建设。作者参与了人行教育司在规划、组织编写、审定国际金融专业教材方面的工作,接触并亲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有关高校国际金融专业教材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工作。本文对新时期国际金融教材和学科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包括编写国际金融专业教材的基本原则、以及国际金融学科的界定和归属定位问题等展开探讨,是作者多年来对于国际金融教材和学科建设问题实践和思考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关于优化国际金融学科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金融学科体系应根据国际金融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各高校培养国际金融人才的目标定位既要符合本校的综合实力和特点,又要符合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要求;国际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当前对国际金融人才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哈尔滨金融学院建设金融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所拥有的优势和面临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金融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方案、保障条件、面临的风险和应对预案,在诚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双师类”教师队伍建设和实验类课程建设方面为金融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焱  ;陈兵建 《时代金融》2008,(6):107-108
文章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等方面入手,总结了《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特色和所取得的成果,并进一步提出了课程的后续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也是对我国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已有许多院校在一些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独立学院开设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独立学院国际金融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更有效地完善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桂丽 《中国外资》2012,(2):206+208
在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身的课程,而且综合性、时代性极强,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要,在其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改革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及形式,才能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入手。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研究》1988,(1):50-51
为了活跃我国国际金融研究气氛,进一步推动学术活动的开展,促进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来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与《国际金融研究》杂志社于1987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全国首届国际金融研究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此举得到了全国各地从事国际金融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广大中青年作者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