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行为决策学与审计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作为经常面临决策判断的审计师,必须根据职业判断做出正确决策,以发表合理的审计意见。本文以实验研究为手段,从审计师个体和审计项目小组两种行为主体的视角,分别研究审计师个体的性格特征与审计项目小组的构成方式对审计风险评估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审计师的自我效能感对审计风险评估的确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审计项目组的讨论方式对审计风险评估决策有重要作用;采用群体决策会普遍降低个体审计师的风险接受能力,从而使得最后的审计风险评估决策更加保守。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风险导向审计被认为是一种既能提高审计效率又能保证审计质量的审计模式。依据该模式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的模型,在既定的期望审计风险水平下,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高的领域对应的计划检查风险应保持在低水平。为了降低检查风险,审计师应向这些重大错报风险高的领域分配更多的审计资源,执行更充分、可靠的审计程序。如果审计师不能准确评估账户  相似文献   

3.
新证券法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夯实了审计师的法律责任,新审计准则要求审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在新的法律背景下,注册会计师是否会采取选择性披露以规避法律风险,从而抵消新准则实施效果,受到社会关注。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方法,从审计师视角对不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情形下审计师法律责任判定进行了检测。研究表明:披露相关关键审计事项下审计师法律责任最小,因而披露相关关键审计事项可以起到诉讼保护的作用,新报告准则能够敦促审计师为减轻法律责任而勤勉尽责;针对不同报表项目的会计准则弹性差异,审计师感知的法律责任与会计准则弹性的关系并不显著,因而不支持外界对审计师为规避法律责任进行选择性信息披露的猜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6-2010年在沪、深上市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并根据企业产权性质的不同将样本数据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数据,用审计师发表的非标准审计意见衡量审计质量,全面研究强制、自愿条件下轮换审计师或者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愿轮换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质量显著正相关,并且这一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在非国有企业中,自愿轮换审计师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而在国有企业中,自愿轮换审计师与审计质量不相关;强制条件下的轮换,无论是审计师层面还是事务所层面,与审计质量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审计绩效的提高是以一定的审计制度环境为条件的。本文以新制度学派的组织理论为依据,从审计组织领域的视角探讨了审计绩效、审计治理结构的涵义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完善的审计制度体系、并且得到审计以及相关组织有效的遵循,是提高审计绩效的基本制度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审计制度效率进行测评的一种经验研究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对我国审计行政管理体制的制度效率进行了比较因素分析,提出了我国提高审计绩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审计师的风险管理行为是审计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地区法治化程度对审计师风险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事务所面对高风险客户时,在法治化程度高的地区更容易提高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加大审计费用及抑制客户方盈余管理的概率,从而体现风险管理的行为。新《证券法》的实施,可能因相关数据不充分和法律实施的滞后性,并没有使得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对行业竞争程度激烈的企业客户,审计师更容易作出风险管理行为;对非国有企业客户,审计师往往作出风险管理行为更为谨慎。研究结论为地区法治化程度与审计师作出风险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胡海燕  唐建新 《会计研究》2015,(3):79-86,95
本文研究国资委招标选聘审计师政策的实施效果。以2000年至2011年政府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首先,经国资委通过招标选聘的审计师审计后,公司财务重述的情况显著减少。其次,通过招标选聘审计师能降低审计收费。这表明通过招标选聘审计师总体上能得到"质优价廉"的审计服务。并且中央国资委实施招标选聘审计师的效果好于各级地方国资委。最后,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央国资委招标选聘审计师时,所选聘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比较大,而地方国资委选聘的审计师则更多是本地小事务所。本文研究表明,限制央企管理层影响审计师的招标选聘审计师政策,能够提高审计质量和降低审计费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审计师个人经验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以及投资者对审计师个人经验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事务所和公司特征的情况下,审计师个人经验与操控性应计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负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调高盈余的公司组。这一结果说明审计师经验越丰富,越能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在投资者反应方面,审计师经验越丰富的公司盈余反应系数越大,说明投资者认为审计师经验越丰富,其审计的财务报告可信度越高。进一步检验的结果表明,审计师个人经验对审计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重要性高的客户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采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衡量审计质量并未改变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出现的审计失败,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对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关系存在的严重分歧,本文研究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提高审计质量,产生上述分歧的原因在于对衡量审计师行业专长指标的恰当选取上。本文认为在中国审计市场上,用行业市场份额来衡量审计师行业专长可能具有普遍适用性。同时,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不够(主要是十大)和独立性较差(主要是非十大)是资本市场出现审计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此前研究主要关注历史信息与审计师决策,本文考察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与审计定价显著负相关。机制检验发现,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能传递企业未来持续经营信号,降低审计师所感知的持续经营风险,进而降低审计定价。异质性检验发现,当年报披露语调更积极、披露未来经营计划内容更丰富时,二者负向关系更显著;且这种负向关系仅在企业未来盈余反应系数更高和分析师关注更多以及审计师行业专长较低和忙碌程度更高的样本中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披露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概率。本文为理解审计师决策依据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并为现有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的研究作出增量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与西方市场仅能观察到事务所变更不同的是,中国资本市场还同时提供了审计师变更的佐证。基于此,本文应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资产专有理论,从审计师和事务所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特有的审计师/事务所变更行为,并结合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进一步分析这种行为的原因和后果。文章通过对比签字审计师离开事务所并带走客户的公司与签字审计师离开事务所没有带走客户的公司后,发现在审计师跳槽之前,公司的盈余管理越强,越会跟随审计师到新的事务所,表明客户资源的控制权归审计师而非事务所所有。并且,我们还发现,这类公司在审计师变更前的审计质量更差。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审计理论的研究手段和现有成果,并对于规范审计师行为和提高审计独立性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政府绩效审计中,审计(评价)标准是用以评价被审计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合理的、可达到的业绩标准。与财务审计不同,这一标准不是在法律、法规中事先确定的,它经常需要审计师在审计中根据审计对象和目的进行选择和确定。为此.选择和确立合适的审计(评价)标准常常构成绩效审计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手工搜集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公告,以2001~2015年间因虚假陈述被中国证监会处罚的176家上市公司和49家同时被处罚的事务所和审计师为样本。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审计意见类型与审计师被处罚,以及处罚程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并不能避免审计师被处罚但是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可以减轻审计师以及事务所被处罚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独立审计鉴证与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这两种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关系,本文以201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数量越多,年报被实施问询的概率越高。这两种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互补关系主要体现在非常规关键审计事项对交易所问询内容的影响上。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组和正向异常审计费用组,审计师披露的非常规关键审计事项更能为交易所监管提供风险提示线索;当被监管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较高时,非常规关键审计事项为交易所监管部门提供监管线索的作用更加明显。研究验证了审计师与交易所监管部门之间在信息披露监管上存在互补关系,两者在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方面存在更大的协作空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我国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制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检验了影响制度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强制轮换制度总体上没有显著提高审计质量,其原因一是强制轮换制度执行中存在规避行为,导致审计师变更频繁和过渡审计师的出现,其对应审计质量较低;二是强制轮换制度实施后,新任审计师的平均专业胜任能力下降,导致审计质量下降。而具有原客户审计经验的审计师在被强制轮换后重新审计该客户的审计质量较高,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整体下滑。本文的发现对进一步完善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制度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7—2018年我国A股1109家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大股东股权质押、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师风险应对之间的关系,探究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是否增强了大股东股权质押与审计师风险应对的正向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正向影响了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加剧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后的负面效果,进而加强了大股东股权质押与审计费用间的正向关系,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上期的审计费用反向助长了当期的股权质押率;存在大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会随审计费用的提高而加大。该结论扩展了审计师风险应对的研究范围及影响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其他因素,对提高审计师风险应对及完善大股东股权质押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以康美药业、康得新等为代表的“存贷双高”企业股债双雷现象频发,引起了资本市场的极大震动,如何从信息中介的视角识别“存贷双高”异象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具有“存贷双高”特征的企业更容易被审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表明审计师能够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其内在机制是审计师识别到“存贷双高”企业信息透明度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高,从而提高了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从调节效应看,提高审计师行业专长和公司治理水平有助于缓释“存贷双高”异象的审计风险;进一步分析表明,审计师能准确识别“存贷双高”程度、区分“存贷双高”类型等,并选择出具非标审计意见来降低自身风险。研究对于理解审计师在降低“存贷双高”风险方面的信息中介作用、丰富审计意见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为提前防范市场风险提供了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张鸣  田野  陈全 《会计研究》2012,(5):77-85,94
本文基于我国证券市场中审计师变更问题这一动态视角考察了制度环境对外部审计治理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首先,在制度环境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上市公司频繁更换审计师的现象更严重;其次,在制度环境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上市公司更可能发生审计师升级变更,表明其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第三,在制度环境发展较差的地区,由于诉讼风险和诉讼成本较低,继任审计师为了获得审计客户更容易发生变通审计意见的行为,说明审计师难以发挥其外部治理的功能进而弥补制度环境的缺陷。本文的研究发现说明制度环境同时影响审计需求和审计供给两方面的行为表现,并支持了制度环境与外部审计治理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每股社会贡献值为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代理变量,研究在环境不确定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与审计收费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原因是企业可能通过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以转移利益相关者视线从而掩饰其盈余管理等行为,而审计师将会针对性地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并提高风险估价,因而导致审计收费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是上述两者关系的调节性影响因素,相对于环境不确定性较低的企业,环境不确定性较高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与审计收费的关系更为显著,这说明如果企业在面临较高的环境不确定性时仍然有着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将存在更大的掩饰其盈余管理等行为的可能,从而导致审计师更大幅度地提高审计收费。  相似文献   

20.
陈娟  杨超  李梦瑶  张军 《审计研究》2023,(3):112-122
成本费用粘性影响企业生存发展,而目前关于成本费用粘性的研究大多探讨其前置影响因素,对成本费用粘性经济后果关注较少。以2012-2021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检验成本费用粘性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成本费用粘性显著增加了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收费,并且增强了审计师的谨慎性,审计师更加倾向于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经过更换样本检验、自变量滞后一期检验、工具变量检验以及Heckman两阶段检验,结果保持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较高的行业竞争程度和较低的内部控制质量,增强了成本费用粘性与审计师行为之间的显著关系。研究结论拓展了成本费用粘性经济后果的文献,填补了成本费用粘性与审计师行为关系的研究空缺,对审计监管部门规范引导审计市场发展、上市公司完善成本管理以及审计师优化审计程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