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财务投资过度化行为,已经成为我国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不得不面临和深思的问题。随着金融危机进一步的蔓延,投资的渠道越走越窄,国有企业如果实现从扩大外延向内涵挖潜增加效益必将成为科学而唯一的选择,也是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实现企业长足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重点针对国有企业财务投资过度化行为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现代企业财务理论的角度来看,财务投资决策效率化与否会直接影响企业融资资金的配置效率。我国国有企业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表现形式是过度投资行为。企业现金流量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以扩大企业规模,结果导致企业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和企业价值降低的过度投资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3.
沈海蓉 《中国外资》2013,(16):273-273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上司公司过度投资的问题越发凸显出来。上市公司把大量资本集中在净现值为负的领域,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使得公司价值下降,危害到了投资者的利益。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动因分析,从而提出抑制过度投资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Richardson(2006)的过度投资测度,本文考察公司的股利支付政策是否影响了企业的过度投资。我们发现:首先,对总样本而言,我国公司普遍存在过度投资的现象;其次,现金股利的派发的确能有效制约过度投资行为;第三,经常派现公司较非经常派现公司在现金股利抑制过度投资的效果上有显著增强;最后,由于管理层存在对未来现金流的一定预期,现金股利在低自由现金流的公司中能发挥更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最大驱动力当前市场普遍认为中国已经过度投资,因此无法再依赖投资来维持其经济增长。但我们并不认同这一观点。确实,在过去三十年中投资日益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20世纪80年代的36%上升至90年代的39%,2000年后更是增至50.5%。固定资产投资以平均同比22%的增速扩张,到2011年,其占GDP的比重由20世纪80年的28.8%上升至46%左右(见图1)。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对增速未形成增值的土地购买,其占GDP比重实际可能更高。近年来以投资为中心的刺激计划导致2009~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激增至近28%,投资占GDP比重跃升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及其制约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经理的机会主义引发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西方学者通过考察投资现金流相关性研究企业过度投资问题并找到相应经验证据。利用上市公司(2000—2002)数据研究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以及相关制约机制是否有效,结果表明,(1)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2)现金股利、举借债务是过度投资行为的有效制约机制;(3)公司治理机制在制约过度投资行为中基本有效,但是,独立董事并未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琳 《中国外资》2014,(2):195-195
过度投资是一种非有效的投资行为,可降低公司价值,进而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以猴王集团为例,通过对其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规范其过度投资行为的策略,以构建更为合理的投资行为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连锁董事、过度投资的基本概念理论,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中连锁董事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未来的研究应重视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制约,梳理了相应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出发,以2002~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因素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对它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现有的公司治理机制并不能对这种非效率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也对如何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柳筱瑀 《时代金融》2013,(11):28-29
对于过度投资产生的原因,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并不一致。针对研究现状,本文提出了以下两个对未来研究的建议:第一,设计出能够真实反映中国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的综合指标,直接对信息不对称与企业投资的关系进行研究;第二,在研究过度投资产生的原因时,可以结合内外部因素,构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希望能够通过研究过度投资成因,对抑制过度投资的研究作出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现代金融理论借助“理性”原则对金融市场的行为进行了理想化的假设,然而金融市场的人类行为与传统假设存在偏差,人们的行为并非总是完全理性的,过多的证据表明人们在判断中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称对某事抱有90%的把握时,成功的概率大约只有70%。Peter,E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现代金融理论借助"理性"原则对金融市场的行为进行了理想化的假设,然而金融市场的人类行为与传统假设存在偏差,人们的行为并非总是完全理性的,过多的证据表明人们在判断中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称对某事抱有90%的把握时,成功的概率大约只有70%.Peter,Edger(1994)所作研究表明,这种对理性决策的偏差是系统性的,不能通过统计平均而消除.既然这种偏差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就有必要研究一下它对金融市场及决策主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蓉 《会计师》2014,(6):13-14
企业投资行为是否有效率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充分考虑公司成长机会和自由现金流量差异的基础上来研究过度投资与自由现金流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存在高自由现金流的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倾向于过度投资,不过自由现金流量与过度投资的关系会因公司成长机会高低和持有自由现金流量的多少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4-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研究了不同竞争程度下过度自信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是否存在差异.实证研究发现,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促进了过度自信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结合产权制度的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中,产品市场竞争对过度自信管理层过度投资行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结论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层在产品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更可能采取激进的投资策略,我国特殊的产权制度安排进一步损害了产品市场竞争的外部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5.
刘蓉 《会计师》2014,(11):13-14
企业投资行为是否有效率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充分考虑公司成长机会和自由现金流量差异的基础上来研究过度投资与自由现金流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存在高自由现金流的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倾向于过度投资,不过自由现金流量与过度投资的关系会因公司成长机会高低和持有自由现金流量的多少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润东 《中国外资》2010,(1):20-21
<正>弹丸之地迪拜成为海湾金融中心和阿拉伯旅游胜地,足以证实其转型成功。但过犹不及,凡事超过一定限度就走向其反面,过度地奢华投资势必将摊子铺得过大,一旦发生资金周转不畅,无法收场。  相似文献   

17.
与已有研究不同,本文结合投资规模和投资效果来界定过度投资,并将会计稳健性区分为条件稳健和非条件稳健,以研究过度投资与会计稳健性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我国2007-20013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的分析,本文发现在结合投资规模和投资效果来界定过度投资的情况下,过度投资和会计稳健性的相互影响明显比仅仅根据投资规模来界定过度投资的情形更显著,而且更为精确.与价值(业绩)上升企业相比,价值(业绩)下降企业的条件稳健性对过度投资具有更强的治理作用,而价值(业绩)下降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对非条件稳健性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因为道德风险等投机行为普遍存在于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市场,所以过度医疗问题基本是保险市场的一个顽疾,也是相关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梳理对过度医疗行为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医疗市场的特殊性、制度设计、防御治疗行为等角度解释了过度医疗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对现有抑制过度医疗行为的对策进行梳理,提出更为综合的过度医疗解决框架。最后,对过度医疗行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9.
潘如虎 《浙江金融》2007,(4):33-33,32
近年来,我国各地方政府通过政府性公司这种运作平台,实现从商业银行融入了巨额的资金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开发区建设。由于政府投资项目的债务自偿性弱,所融入的资金实质上已转为各地方政府的负债。当前,大多省、市、县甚至乡、镇等各级地方政府都已经背上了相当程度的债务,不但在相对欠发达的省区,就是在经济发达的省区,许多地方财政已经因巨额负债而陷入十分艰难的境地,财务状况恶化,严重的已经“深度资不抵债”,成为威胁中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过度投资问题或投资不足问题都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在国有上市公司中过度投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非理性的行为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因素,但无论如何都对企业的持续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鉴于国有企业较一般的企业有其特殊之处,本文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分析了导致管理层做出过度投资行为的原因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