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魏薇 《中国金融家》2008,(10):86-88
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1979年曾说过,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30年过去了,从当初大一统的人民银行体系开始,到今天的国有商业银行集体股份制改革、成功上市,国有银行曾经服务于计划经济,在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又担负了大量的改革成本,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和资金渠道。经历了诸多跌宕起伏的改革长征之路,国有银行初步达到了邓小平所提出的“真正的银行”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2.
截止零三年底,四大国有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占有率已降至55%,06年外资银行的进入,这一数字还将有更大的下滑!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捍卫自己的领地,改变国有银行的竞争劣势,是我们不可脱卸的责任。对国有银行来说,在营销领域至少有以下工作可做:普及营销思想,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国有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用各种营销手段推动金融业务;强化晶牌意识,充分发掘国有银行的先发优势;建立健全营销审计制度,加强内部监管。若四大银行做好了以上营销工作,我们就无须再发动什么“监管风暴”啦,漂浮在国有银行上空的也将是片片祥云!  相似文献   

3.
贾康  阎坤 《金融博览》2005,(11):28-28
改革开放使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并使银行成为融资主渠道。但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企业的软预算约束和国有银行的软预算约束互为因果、互相传染,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压力迟迟不能强化到位,形成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银行改革“两位一体”的难题。国有银行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均属改革的“攻坚”内容,两者不是相互平行、互不关联,而是相互呼应、相互促进的。变“互相拖曳”为“良性互动”,既是理性的选择又是力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改革前的中国国有银行资本金问题入手,研究自2003年以来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介入到2005年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境外上市全过程,对改革过程中的成本分担、银行性质导致的宏观经济脆弱性及波动、银行股权转让中的定价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如下基本结论:第一,就资本的本质看,传统意义上的国有银行在性质上并非资本金不足的银行,而是全额资本金银行,由此,存借贷三角关系是描述国有银行的必要模型,由于借款人的“终止威胁”和存款人的持续资金供给导致信贷资源的错误配置和长期产出增长激励;第二,转型中的国有银行处于从全额资本金到部分资本状态的动态变迁,由此导致信贷增量的萎缩,但存款的持续上升导致国有银行不得不追加信贷投放,形成2005-2006年的新一轮信贷周期;第三,从国有银行的股权定价看,由于面对国有银行改革,国内投资者、战略投资者和境外普通投资者对国有银行的价值预期存在差别,由此形成不同的资本价格;第四,宏观货币和汇率调控机制的改革致使国有银行改革面临特殊风险,微观与宏观的结合考虑是最优的银行转型安排。  相似文献   

5.
何伟 《新疆金融》2005,(8):28-31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未开始,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已经历了20多年不间断的探索与实践,1978年至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农村到城市,从国内市场体系的完善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在此期间,国家为国有银行的改革动了不少脑筋,也付出了不少代价。首先从唯一的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到设立四家国家专业银行,接着从设立政策性银行到“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家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银行的资本金,然后再设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处置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到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接着到加入世贸组织促使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可以说,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是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是20多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继续和必然。科学地总结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将对目前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帮助,对树立科学的金融发展观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对国有银行改革的讨论应立足于其初始条件,国有独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不相容,国有银行具有特殊的职能边界———金融支持国家经济增长;在我国特定的历史阶段,国有银行改革应遵循两种截然相异的路径:完全的股份制或国有独资,而国有控股将导致较高的道德风险;机构利益的独立性并非国有银行的专有问题,通过激励机制设计应该保持国有独资银行的利益从属于中央政府的经济金融政策;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和人力资源在不同的改革思路下会具有“历史包袱”和“历史财富”的或然双重性质,关键在于能否从时间序列上观察银行绩效;银行改革成本只能是因支持经济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所付出的代价,这一代价的跨期承担优于即期摊销。  相似文献   

7.
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或“风险集中于银行”是国有企业制度安排的综合反映,与通过银行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融资渠道无关,防范、化解和分散金融体系的风险不一定必须通过放弃银行融资来实现;现阶段应当以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为契机,推进国有银行改革,重塑银企关系,发挥银行作为债权人对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作用;同时,鼓励国有银行拓宽贷款对象、允许其从事其它业务、重视自身的债权并解决其外生的委托——代理问题,这样,国有银行的利润来源可以多样化,有能力消化不良资产且风险也不会再集中于银行。  相似文献   

8.
垄断条件下金融创新的经济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存在规模效应和学习效应,具有正的生,因而对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国有银行垄断经营比进行创新更具比较优化,它宁愿加强垄断;对于 有银行,缺乏创新保护,金融创新的巨大外部性也会抑制其创新的积极性,结果出现金融创新中的“囚犯困境”。推动金融创新兴起必须拓破非国有银行的进入壁垒,改革国有银行的产权,鼓励竞争,保护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9.
近期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继续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加快建设现代银行制度”放在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的六项工作之首,并特别指出要“按照分类指导、‘一行一策’的原则,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首先推进囤家开发银行改革,全面推行商业化运作,主要从事中长期业务”。于是,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再次肩负着国家金融体系改革的重任,站在了风口浪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分析研究我国国有银行发展的现状,结合农行山西分行的实际,笔认为,全面借鉴和嫁接我国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在农行系统内创建“大银行”内的“小银行”,是当前农行深化机制改革,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家》2003,(11):20-21
“我国金融业现在的大形势,非常像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东南亚国家的形势……已进行的银行改革,并没有触动根本体制……现在我们的银行不是职业银行家治理的银行,而是行政官员治理的银行。”在10月11日举行的”天则——华一秋季资本市场论坛”上,国家开发银行分析与金融产品局局长王大用这样描述目前中国的金融业,并进一步指出,“明确国有产权出资人,形成二级法人体制,建立公司化组织结构”是当前国有银行改革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羽  李黎 《城市金融论坛》2005,10(5):17-23,31,62
本文旨在从多角度探寻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内在逻辑,以寻找更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文章主要观点有三:第一,制度变迁具有内在渐进性的逻辑,国有银行改革作为一种制度变迁也必然遵循这一基本逻辑;第二,转轨经济下国有银行并非完全缺乏效率,这使得国有银行改革事实上并非像一些人所想像的那么急迫;第三,国有银行改革的关键是提高自生能力,而这恰恰需要时间。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有其内在的渐进逻辑,期望通过一次“震荡性”疗法来完成商业化改革注定会无功而返。  相似文献   

13.
入世后,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率成为影响我国国有银行与西方银行平等竞争的沉重包袱,也是影响国有银行和国际接轨的一个“瓶颈”,为尽快治理不良贷款,对西方银行的一些经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可大胆采用,实行业务创新。  相似文献   

14.
王晋清 《中国外资》2009,(22):196-196
行政问责制是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党中央对行政问责非常重视,先后在中央和地方掀起了一股“问责风暴”。本文通过参考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实施现状,介绍了行政问责的内涵,并重点分析了其施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他曾说:我已把自己交给了中国银行业。一路走来,他有过很多的身份:银行普通员工、分行行长、央行管理者、银监会副主席及金融集团董事长。在他身上,中国银行业30年改革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作为一名见证人和参与者,他的诸多银行改革理论与研究,如监管“四维论”、国有银行改革“三段论”、“形似神似论”、“汤水效应”,“潮水效应”等等已被镌刻在银行业发展的史册中,被业界广为熟知与认可,并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6.
国有银行整体上市的改革思路是:打破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独资局面,全面实行产权多元化或银行股份制改造,完善国有银行的企业治理结构,实现国有独资银行整体上市,从而建立中国现代银行制度。持这种观点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国际  相似文献   

17.
国有银行经营数十年,加上国家信用的支持,在市场中创造了良好的声誉,这是其最大的财富。也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最有利的手段。因此,在观念更新,政策突破的基础上实现与资本市场融合基础上的业务创新,建立起银行间接融资与资本市场融合的桥梁。将国有银行的声誉资源“变现”,是国有银行再生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剖析 1.银行的授信歧视限制了民营经济的贷款。一是所有制歧视。国有银行与民营经济存在所有制“不兼容”问题.影响银行授信。另外,即使国有银行出于扶植和帮助目的给非国有经济主体放款,一旦贷款发生问题,有关负责人就无法逃脱干系,不是因为姓“资”姓“社”的“政治问题”.而是可能被怀疑收取了对方的贿赂。而贷款给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以其“成本低、风险小、收入高”为特征的银行中间业务,被国内银行业视为业务开拓的“处女地”,效益增长的“淘金场”,各家银行如梦方醒,一哄而起,围绕中间业务展开了“抢占市场、争夺客户、分割收入”的竞争战。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农业银行,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05年,银行大案频频曝光,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全被卷入。从银行小职员贪污,到分支机构负责人与外贼勾结作案,再到总行高管收受贿赂,层出不穷。这些银行大案频频发生的根源是国有银行的体制问题,要想铲除银行大案发生的士壤,就要更加彻底地改革国有银行旧的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