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匹配了省级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上市公司数据,将2011-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委托理财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抑制企业委托理财行为。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减少超额银行信贷、降低金融回报率、缩减影子银行规模,从而抑制企业委托理财;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融资约束较低、企业内部风险较低、外部市场竞争程度较低、国有企业以及制度环境较差地区中,该抑制效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债务违约角度探讨银行干预对企业风险转移的影响,并用创新活动衡量企业股东风险转移动机的强弱。文章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值匹配和双重差分法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银行干预后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并未有显著变化,但研发人力资本投入却显著降低,且企业管理成本也显著降低,因此,银行干预会提高企业组织管理水平进而提升企业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干预后民营企业风险转移动机相对下降更多。  相似文献   

3.
为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外发布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界定、理财产品与投资资产的对应、信息披露、规模控制、管理流程等不同角度,防范化解理财业务风险。该文件的出台对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投资者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可能导致银行强弱的进一步分化,促进理财产品的研发创新,以券商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将长期受益。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投资者应积极寻求应对措施,充分利用新规的利好空间。  相似文献   

4.
王晶  王振山 《会计研究》2021,(7):113-126
现有研究认为企业基于投机目的 发放委托贷款会导致实体企业"脱实向虚",并抑制企业创新活动.与此不同,本文利用手工搜集的基于合作目的 发放委托贷款的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发放合作性质委托贷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论发现,企业基于合作目的 发放委托贷款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机制检验发现,贷款企业通过发放合作性质委托贷款,促进技术知识等创新所需资源的共享交换,并通过提高客户质量、增加销售现金流,最终提升企业创新.进一步,在风险承担水平低、受到融资约束、投资机会较多以及无政治关联的公司,合作性质委托贷款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也更显著.本文扩展了企业委托贷款问题的研究视野,丰富了企业合作与创新机制的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5.
委托理财是上市公司为了提高资金利用率进而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一种投资方式。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缺乏约束机制;随着监管的加强和市场风险的增大,委托理财的风险越来越大;委托理财的资金规模呈现下降的趋势。最后给出了委托理财风险防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12-2014年静态面板数据,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着重研究了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理财投资选择和程度问题的作用关系,并加入终极控制人性质进一步探索了这种作用的变化.研究发现,企业多元化经营对银行理财投资选择和程度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国有企业对投资银行理财的偏好更弱、可能性更低,上市公司的国有性质削弱了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理财投资选择的负向关系,而强化了与投资程度的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7.
深市2004年半年报总体分析及监管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市上市公司2004年半年报业绩总体呈上升趋势,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亏损面有所下降,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但通过主营业务活动获得现金的能力有所减弱,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正在逐步趋紧,紧缩的宏观政策对业绩影响将在下半年逐渐显现.通过事后审查,发现上市公司有关联方资金占用比较严重,部分公司委托理财损失严重、违规担保及诉讼风险增加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违约是信用风险传染的一种表现形式,现有研究忽视了委托贷款的违约风险。本文利用上市公司委托贷款数据研究发现,委托贷款借入方违约导致贷出方银行借款可得性下降。当贷出方两权分离程度和融资约束较高时,其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风险传染;货币政策从紧时期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期,风险传染更容易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借入方违约通过提高贷出方的经营风险,降低了贷出方银行借款可得性。本文为企业间风险传染提供了实证证据,对于企业委托贷款决策、银行授信决策和监管部门防控金融创新工具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负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一直是资本结构问题研究关注的热点。本文就产权性质对负债引起的经理人代理成本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利用中国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2003-200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负债的治理效应具有两重性,即企业的银行负债显著提高了经理人代理成本,非银行负债显著降低了经理人代理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产权性质是造成负债治理效应出现两重性特征的根本原因。本文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委托代理、资本结构等相关理论,而且对于银行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以及企业融资决策具有较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纪敏  李宏瑾 《金融研究》2018,462(12):1-18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迅猛发展且结构日趋复杂化,不仅加剧了市场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还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货币政策调控。本文分别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两个角度,对银行表外理财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金融脱媒理论的回归结果表明,银行表外理财的发展确实提高了货币乘数,加大了中央银行准确控制广义货币供给的难度,货币数量调控的有效性也因而明显下降。同时,影子银行扩张也使金融市场流动性需求上升且更不稳定,尤其是,近年来大量银行理财资金以委外方式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加杠杆投资,更是加大了存款类金融机构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信用利差。实证研究还发现,银行表外理财的扩张规模,与存贷款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水平与市场利率水平的差异密切相关。从未来趋势看,一方面要通过加强监管和完善宏观审慎评估弥补货币数量调控的局限,另一方面更要加快实现利率并轨,优化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推动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  相似文献   

11.
企业资本结构中具有负债成分会导致债权人与股东(管理者)之间发生委托代理问题,从而可能出现资产替代行为和加大财务危机的概率,并进一步影响到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本文以2004年至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银行贷款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贷款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显著正相关。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尽管较短的贷款期限可以抑制企业风险承担,但短期借款仍然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显著正相关。另外,当企业投资机会较多,管理者具有股权激励时,银行贷款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研究结论说明在我国的制度背景下,银行贷款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关系更加符合资产替代观。  相似文献   

12.
沈洪浦 《金融博览》2012,(13):11-13
银行业的利润引人注目。2011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速36%.显著高于名义GDP增速的17.4%和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的2535%。而到今年第一季度,我国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虽回落到19.73%,但远超非银行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同比增速(-15.94%),这直接导致银行净利润占A股总体净利润的比例创下历史新高.达到55.34%。当然.或许有人会说,其他非银行、非金融行业的公司受到了”后危机时代”的影响,到现在还没喘过气来。综合分析来看,银行盈利的超高增速或许已经难以为继。一个大概率事件是.银行利润增速逐级回落到一个较低水平。但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特别警惕伴生银行资产质量的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银行内部创新因素和外部创新环境引入银行风险承担研究框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创新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现"U型"的关系,适度创新能够弱化银行风险承担,过度创新会加剧银行风险承担。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创新对非五大行具有当期和滞后的双重影响,而对五大行仅具有当期效应。外部创新对五大行具有当期和滞后的双重影响,而对非五大行的当期影响不显著。企业还款能力、银行贷款质量和创新资产规模是创新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重要中介机制。此外,五大行对创新的敏感性小于非五大行,五大行可接受的创新区间大于非五大行。  相似文献   

14.
深市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专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深市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特征的分析,发现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对委托理财行为缺乏有效的监控、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受托方的诚信风险较大等问题.建议从强化披露、完善公司治理与相关法规、鼓励上市公司发展主业等方面对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行为进行监管、约束和疏导.  相似文献   

15.
马天平 《海南金融》2013,(5):59-64,68
本文对参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模型检验,研究其数据特征及申购动机。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参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深度与其最新一期现金余额及等价物规模、净资产大小显著正相关关系,就整体及平均水平而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小型公司参与深度高于大型上市公司,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参与深度都高于私人企业;相对于地处东部沿海城市的企业,处于中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参与深度较大;相对于私人企业和东部沿海城市的企业,中西部地区地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参与银行理财产品的弹性较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显著影响上市公司参与理财市场的深度和弹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4—2019年中国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研究货币政策对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发现,无论在数量型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下,非利息收入变化均呈显著的逆周期性,但影响强度具有非对称性,价格型工具下其逆周期性更强.将非利息收入按来源分为有风险的金融创新和无风险的金融创新业务,研究发现有风险的金融创新呈逆周期变化,而无风险的金融创新呈顺周期变化,这表明银行非利息收入逆周期性来源于有风险的金融创新业务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数量型政策工具对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存在基于银行资产规模、总体盈利能力的异质性;而价格型政策工具的影响存在基于存款规模、流动性比例的异质性;两种政策工具的影响均存在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经济增长的异质性.最后,银行总体盈利波动性变化具有顺周期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以2007-2014年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资源基础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实证检验不同类型财务冗余对企业产品创新的作用,并引入股权集中度,研究其如何调节不同类型财务冗余对产品创新的作用。研究发现:可利用财务冗余有利于企业产品创新的推进;而潜在财务冗余却对企业产品创新产生负向影响,即负债率越高,潜在财务冗余越低,企业越倾向于实施产品创新;且股权集中度增强了可利用财务冗余对企业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但也放大了潜在财务冗余产生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冼国明  明秀南 《金融研究》2018,458(8):155-171
在当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本文利用2008-2015年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交易数据和企业专利数据库,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法和非线性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跨国并购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海外并购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水平,且这种提升效应具有持续性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区分专利类型来看,海外并购企业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及发明授权数显著增加,但对外观专利的影响不明显甚至为负,海外并购企业创新产出的增加不仅体现在数量上,创新的质量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银行业的利润引人注目.2011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速36%,显著高于名义GDP增速的17.4%和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的25.35%.而到今年第一季度,我国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虽回落到19.73%,但远超非银行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同比增速(-15.94%),这直接导致银行净利润占A股总体净利润的比例创下历史新高,达到55.34%.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于以往文献从单一或笼统维度刻画企业创新,本文同时从成本、风险与收益三个维度检验企业创新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成本越高,审计费用越高;创新风险越大,审计费用也越高;而创新价值越高,审计费用越低。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同时,当企业融资约束更严重时,创新成本对审计费用的增加效应更加显著;当企业未来收益波动性越高时,创新风险对审计费用的增加效应更加显著;当创新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时,创新价值对审计费用的降低效应更加显著。本文从创新成本、风险和收益的多维度视角丰富了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也对更好地评价和解读上市公司的创新行为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