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甘肃省金融相关率FIR、金融效率FE和产业结构优化率ISR、产业结构升级率ISU之间的关系作实证研究,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观测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动态影响及效果。结果表明:金融深化的提升对甘肃省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金融效率的提高只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入手,对定西市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耦合度来看,产业结构与金融发展处于拮抗阶段,二者发展不匹配程度较为明显,信贷产品和服务单一,难以满足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从协调度来看,两系统的协调程度整体上不断提高,说明金融对产业结构转型的支持度越来越大,整体协调较好,但二者也没有达到良性协调及以上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协调二者的发展。最后提出了加快健全金融组织体系、不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提升信贷效率、加快金融科技应用能力、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5—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值估计了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值,分别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与金融结构三方面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二者间的良性互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阶段的演进,金融发展质量的提升对产业结构优化越显重要,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长期积极影响。另外,我国金融发展还处于"供给引导"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对金融发展的引致需求效果并不显著,特别是对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的提升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4.
通过解析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依据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个方面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并利用空间溢出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空间上的差异,空间溢出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中部、东部和西部;一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与本省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有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与邻近省的政府干预程度、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开放程度和城镇化水平相关。据此本文提出发挥数字金融作用、加强省份间的交流与合作是进一步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5.
如何借助金融发展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促进我国动能转换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两部门经济模型,利用2005-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社会资本和金融从业规模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金融从业者作为高级人力资本是金融发展的主体,其规模效应是影响实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通过促进金融从业主体间的信息共享、相互沟通、群体认同以及团队合作进而提高金融创新效率并进一步加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地区借助金融发展促进实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应在扩大金融从业规模以获得集聚红利的同时结合地区社会资本水平变化的趋势,稳步提升金融发展综合水平;此外,还应促进非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的发展,从而以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实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全国192个地级市的1540家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双重固定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对上市企业绩效的影响,重点关注了金融发展在其中的调节效应与城市异质性。实证结果显示:从全国整体看,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对上市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金融发展在其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从区域异质性看,东部地区城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金融调节效应对上市企业绩效的推动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城市;从规模异质性看,50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对上市企业绩效的推动作用更强,而50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金融调节效应更加显著。最后文章提出了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快金融发展、促进上市企业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转轨时期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可能会影响人民币汇率调整路径。本文运用Blanchard&Quah提出的对结构性冲击影响进行长期约束的方法,在实际冲击与名义冲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一个重要来源,并且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冲击效应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波动吸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和非农产业变化冲击的时期大体相同,分别为4、9、10和4个季度(期),但相较于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冲击,各产业结构调整对名义汇率的冲击效应更为显著,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弱化制造业和农业发展对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金融发展的支持。在简析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基础上,本文以山东省内有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东营、淄博、枣庄和莱芜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4个城市1996-2008年的年度数据,对其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虽然金融发展对城市经济产业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效应还较小,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积极作用还远未发挥。因此,要促使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变化,需要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强化金融创新,提升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挥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利用中国1978—2008年的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实证检验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是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尤为突出,且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很大;农业贷款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的影响较为明显;而乡镇企业贷款规模的影响较小,农业现代化对乡镇企业的依赖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0.
蔡甸区启动并实施“依托大区,建设小区”和东部开发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形成了园区经济、都市农业经济和旅游经济三大支柱经济板块,大城市郊区的金融需求在质量、层次、深度上都有所提高。一是城市扩张引起的企业产业转移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落户,对金融服务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甚至国际化的要求;二是都市农业较之传统农业在规模、技术含量、市场化程度诸方面不可同日而语,对金融服务需求也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农村贫困减缓是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基于2007—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SCC-FE模型和门槛变量二元虚拟变量法,对经济发展和政府干预背景下,金融发展、结构偏差和农村贫困减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金融发展和结构偏差对农村贫困减缓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程度的单一门槛效应。金融发展规模在不同的门槛变量下均表现为减贫效应减弱,金融效率和结构偏差对农村贫困减缓转变为明显的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越过门槛值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减贫效应逐渐消失,较高政府干预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阻碍了农村贫困减缓。结合研究结论,发展普惠金融、培育农村人力资本和扶持乡村产业发展是农村贫困减缓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1978~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率、金融相关比率以及存贷款比率之间内在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金融支持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这种协整关系均表现为负向作用;金融相关比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率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但存贷款比率即金融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率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说明金融效率的提升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金融业应大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引导资金更多地流向高新科技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3.
金融支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深入研究金融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对转型时期撬动金融要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江西省11市2004~2013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支持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西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管是从金融相关率、金融市场规模还是金融效率上对产业结构优化都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我国1978—2009年度农村经济金融数据,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结论认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其中农村金融规模、结构和效率对农村产业结构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村金融规模与农村产业结构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农村产业结构是农村金融效率和农村金融结构的Granger成因,反之则不成立。  相似文献   

15.
金融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对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的融资瓶颈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1979-2015年湖南省样本数据分析金融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金融规模扩张与湖南省城市化存在协整关系。在长期,金融规模扩张对城市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金融效率对湖南省城市化的影响不显著。金融规模对湖南城市化的脉冲响应函数结果显示金融规模对城市化的冲击,城市化的反应始终为正且呈上升趋势。金融效率对城市化的冲击,短期内表现为负向冲击效应。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城市化进程依赖于自身的贡献,金融规模对城市化的贡献较大且逐年递增;金融效率对城市化的贡献较小。本文最后根据结论阐述了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6.
上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证上研究上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上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上海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规模的格兰杰原因、金融发展结构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效率的格兰杰原因,滞后2期的金融发展的效率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从短期来看,上海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比较显著的。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完善上海金融结构与提高金融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贷政策作为央行调整微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金融方面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区域产业结构在调整的过程中,一方面受益于信贷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会受到信贷政策的挑战。本文将基于晋城市的信贷政策与产业发展及调整状况的实证分析,来探讨信贷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京津冀地区金融协同度为研究对象,选取2007-2018年京津冀地区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维度对京津冀地区金融协同度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协同度发展趋势相似,均呈两段式发展;2015年以来,三地的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协同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金融规模各子指标对协同程度的影响较为均匀;金融结构的子指标中,保险密度对结果影响最为显著;金融效率的子指标中:GDP/FDI、货币化率对结果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07~2013年中国271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效率提高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影响不存在地区差异;金融存量规模扩大的产业升级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化,东西部地区为正相关,中部地区为负相关。在发生经济危机时,外商直接投资减少和国内投资的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调整效应受危机时间点的影响,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效应不一致。  相似文献   

20.
金融深化为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流动性保障,因而对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对中国金融深化程度进行综合判断的基础上,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并针对中国目前金融发展的数量扩张型特点,指出中国的金融发展应更加注重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