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化解企业风险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入手,针对我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现状,借鉴中航油事件发生的过程与根源剖析,提出构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壮大,各种潜在的风险日益显现。近年来,由于企业缺乏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或者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失效而引发的巨额财产损失、经营失败、破产或整顿的事件时有发生,如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科龙、德隆等,这些企业灾难性风险的相继发生,促使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与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3.
李梦  杭建平 《财会学习》2013,(12):54-55
近年来,由于我国企业缺乏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或者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失效而引发的巨额财产损失、经营失败、破产或整顿的事件时有发生,如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科龙、德隆等。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与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一、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二者的关系,理论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我国2008年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强调了二者的统一:内部控制的目标是防范和控制风险,并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风险管理也是为了促进企  相似文献   

4.
对内部控制运行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外企业风险事件的不断发生,内部控制问题开始受到普遍的重视。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内部控制设计的健全性、合理性以及运行的有效性,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内部控制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运行机制,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不断优化这种运行机制,从而达到防范风险事件发生的目的,确保企业目标实现。内部控制“过程”的特征体现了内部控制自始至终都在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服务,具有一贯性和连续性;内部控制“合理保证”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理论与实务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互借鉴融合,风险管理促进内部控制发展,内部控制向风险管理拓展、延伸和转型,风险管理框架阶段即是内部控制发展的高级阶段.根据COSO框架下的企业整体风险管理要求,商业银行战略决策需要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以适应风险管理要求和银行战略规划目标的执行.  相似文献   

6.
黄真真 《会计师》2010,(12):63-65
<正>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型企业、上市公司连续发生了如"伊利高管被拘案"、"四川长虹被骗巨额货款案"、"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巨亏案"等一系列财务舞弊丑闻。这些重大的财务舞弊丑闻揭露了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及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不但给国家和投资者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形象和声誉。自美国震惊世界的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财务舞弊丑闻爆发之后,传统的内部控制理论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的内部牵制、会计控制的内部控制理念,被以风险为导向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建设理念所替代。为了  相似文献   

7.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根据美国权威机构调查结果显示:70%的公司破产是由于内控不力导致的。当英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巴林银行宣布倒闭、2004年中航油折戟沉沙,直到今年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再次爆出中国航运界罕见的财务丑闻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后,人们探寻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时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在于被人们称为现代企业稳健发展的稳定器——内部控制制度在这些企业成为一纸空文。近期,中海集团再现的资金门事件,又一次使内部控制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为此,本刊特制作本期专题,从中海集团的内部控制案例谈起,具体分析了此次资金门事件的教训和启示,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并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内部控制的典型成功案例,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会计师》2016,(19)
内部控制是企业加强自身管理的重要手段。后金融危机时代,内部控制再次引起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关注,引发了对内部控制研究的高潮。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借鉴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理论,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对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实施、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张伟 《会计师》2012,(20):50-51
<正>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监控手段,对企业防控风险,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保证财务信息准确,确保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内控的缺失,导致安然、帕玛拉特等国外大公司破产,也使中航油等国内知名企业海外投资产生了巨额亏损,引发国企监管危机。在惨痛教训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类风险,要保障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就要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避免风险对企业运营产生过大的影响。为此,企业首先要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通过内部控制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使企业运营更加稳定。本文主要就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实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颁布前,我国没有所得税会计准则,只有《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企业主要按照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本文在对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立法角度、相关内容的比较分析后,举例说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的具体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在投资企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案例比较分析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06]3号,以下简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三种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与《企业会计制度》中对应投资核算方法上的区别,同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进行比较,分析了会计与税法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于2008年1月1日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在考虑内资企业对平衡税负公平竞争要求的同时,也兼顾了外资企业失去若干税收优惠影响的缓冲措施。本文对实施过渡政策中涉及的新老企业认定标准、过渡期税率的适用以及过渡期优惠的执行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摘要:企业通过实施科学高效的跨国并购策略,可以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但跨国并购带来的负效应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本文构建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价值效应的矢量分析模型,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正、负价值效应的分布规律,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提升中国企业价值效应的跨国并购配置策略。该研究成果将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科学化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白山 《济南金融》2012,(1):36-40
小额贷款公司是改善我国"三农"与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创新。本文分析了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并根据山东省的试点情况探讨了其定位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企业绩效考核作为企业绩效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递企业战略、分解企业目标、宣扬企业价值、激励员工、提升业绩、挽留人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燕京啤酒(衡阳)有限公司为研究背景,阐述了公司绩效考核原则、方法、流程,然后分析该公司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付磊 《会计研究》2007,(12):23-28
我国企业会计改革历经30年,其中具有标志性的改革措施是1993年公布的会计准则、2001年公布的企业会计制度、2006年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经验有:改革必须与国家经济改革紧密相连;改革必须处理好国际趋同与国家特色的关系;改革必须循序渐进;改革的进程与战术必须顺应实际情况的变化。今后的改革中,需就下列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跟踪国际新变化;关注非上市企业会计规范;研究和制订企业成本核算指导意见;加强和改进对企业的会计监管;加强对改革效果的检验;加强企业会计改革与其他改革的协调。  相似文献   

18.
China's new Corporate Income Tax Law was passed in March 2007 and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8. It terminated the dual corporate income tax regime by removing the preferential tax treatments offered to foreign investment enterprises (FIEs) and unifying the corporate income tax regime for FIEs and Chinese domestic enterprises (DEs). This paper uses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approach to determine whether FIEs responded to the law by raising debt ratios. Employing the Chines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Database from 2002 to 2008 to implement the analysis, we find that FIEs have responded to the law by raising debt ratios;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larger for Hong Kong–Macau–Taiwan (HMT) investment enterprises than for other FIEs, which implies that HMT investment enterprises are more sensitive and more responsive to the removal of the preferential tax treatments than other FIEs;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by restricting the control group to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is less than that by restricting the control group to Private-Owned Enterprises (POE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erception that SOEs might enjoy more favorable treatments fro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an POEs. All thre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tax-based theories of capital structure, and hence we conclude that tax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oice of capital structure. We argue that our conclusion is not China-specific, but a general lesson for modern finance theory and is portable to developed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9.
赖炳荣 《中国外资》2000,(12):31-32
<正> 摩托罗拉自1992年首次投资1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成立公司以来,目前在中国有1万多名员工,8家合资企业,26家分公司。我们在中国西部也投入了很大的财力。投资23亿元人民币成立的合资企业乐山—菲尼克斯半导体有限公司,已经成为西部的明星企业。此外,我们还计划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申请设立一家全资财务公司。 中国政府给外企提供了很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使我们很受鼓舞。今年8月摩托罗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向天津市政府郑重宣布在中国  相似文献   

20.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increasing efforts in the corporate world to invest in risk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processes.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ERM) on firm performance by examining whether firm performance is strengthened or weaken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board-level risk committee (BLRC), an important governance mechanism that oversees ERM processes. Based on 260 observations from FTSE350 listed firms in the UK during 2012–2015, we find the effectiveness of ERM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We also find strong BLRC governance complements this relationship and increases the firm performance effects of ERM. Our findings suggest the mere formation of a BLRC is not a panacea for ERM oversight; however, existence of a structurally strong BLRC is crucial for effective ERM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