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通过定向增发新股实现控股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热点"问题。本文对2006-2007年间不同类型定向增发资产注入的短期宣告效应和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短期累积超额收益率无显著差异,但投资者获得的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与资产注入类型显著相关。当注入的资产与上市公司的业务相关时,投资者获得的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显著高于注入的资产与上市公司的业务不相关的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因此,可能存在控股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劣质资产进行利益输送的现象。本文用大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理论解释了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2.
股权转让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其产生的各项税收是股权转让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甚至成为股权转让交易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一起含资产剥离的股权转让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股权转让过程中交易各方的税务处理。一、股权转让案情简介B公司有张某、王某、李某、赵某、周某5个自然人股东(以下简称"张某等人")。2017年9月18日,A公司与张某等人签订《股权及公司资产收购协议》,收购B公司全部资产及股权。  相似文献   

3.
资产剥离一般是将公司非经营性闲置资产、不良资产以及完成预期使用效益的资产,或者企业无法经营和难以经营的资产,从公司中剥离出来出售给第三者。本文通过对资产剥离会计处理进行理论研究,找出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会计处理存在的缺陷,并对这些缺陷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通过资产剥离调整公司战略,改善资产质量,提高核心竞争力,影响上市公司绩效。本文筛选出47家在2009年进行资产剥离的样本和47家总资产及主营业务相似的公司,应用事件研究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分组研究资产剥离对经营绩效是否有显著提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玲玲 《时代金融》2014,(8X):175-179
企业通过资产剥离调整公司战略,改善资产质量,提高核心竞争力,影响上市公司绩效。本文筛选出47家在2009年进行资产剥离的样本和47家总资产及主营业务相似的公司,应用事件研究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分组研究资产剥离对经营绩效是否有显著提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中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是:国有企业在改革中的资产重组造成的财务风险;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大量剥离不良资产造成的财务风险;融资能力降低所引起的财务风险;现金收入的减少引起的财务风险.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中财务风险的对策:规范我国国企资产剥离的法律法规,防止资产剥离的随意性;借鉴外国公司资产剥离的经验,完善我国资产剥离的理论与实务;规范资产剥离的关联交易行为;采取正确的估价方法;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积极防范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4-2008年上市公司153起关联固定资产交易为样本,以资产评估中经调整的超额溢价比率作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剥削程度的度量,实证研究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剥削行为以及关联交易背后的利益输送关系。研究发现:控股股东通过非公允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剥削的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关系是倒U型的,与上市公司偿债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与上市公司当前经营业绩之间存在较弱的U型关系。上述证据表明控股股东通过制定关联交易价格来进行他们所期望的利益输送。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发现,在剥离公告前后的短暂时间内(尤其是公告后的7个交易日内),将近有一半的公司获得了正的累积超常收益。这说明样本公司在剥离事件公告前后的短暂时间内,的确能够增加股东的财富。  相似文献   

9.
资产剥离行为在西方企业的资产重组活动中己被广泛应用并对公司业绩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我国,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上市公司为了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也纷纷进行了资产剥离.目前学者们在研究资产剥离的过程中,通常选择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实行资产剥离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而没有专门针对财务困境公司进行研究.本文在借鉴国内外资产剥离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陷入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针对其资产剥离的绩效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韩志文 《浙江金融》2001,(12):20-21
有利的方面 (一)对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而言.有利的方面有: 1、盘活部分存量资产,提高资产质量水平.国有商业银行的部分不良资产出售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后,不良资产的总额及占比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不良资产的"不良"程度也有所缓解,因为剥离出去的不良资产大多属于呆账贷款和呆滞贷款(按一逾两呆划分)或损失类贷款和可疑类贷款(按五级分类划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筛选了2001-2007年中国发行可转债的25家公司的转股行为前后收益率数据,以超额收益率作为公司股价的衡量指标,回归考察了可转债转股行为对公司短期股价的影响,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研究表明:短期内转股行为与公司的股价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由于中国可转债公司样本数量相对较少、原股东持有可转债份额较大的限制,转股行为对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剥离和分立是公司发展的一项合理的战略选择。一个公司剥离和分立出不适合于公司长期战略或没有成长潜力的子公司、部门或产品生产线,可以使自己更集中于某些经营重点,从而更具有竞争力。通过剥离和分立的方式,还可以使公司所拥有的资产达到更有效的配置.从而可以提高公司的资产质量和资本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高管直接为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或其同时也在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处任职时(即‘兼任高管’)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通过分析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1年至2009年的数据,本文发现存在兼任高管的上市公司,公司价值显著较低。进一步研究显示,尽管存在兼任高管的公司,总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利润率显著更高,但同时从事了规模更大、频率更高的与担保相关的关联交易,并且发生信息披露违规的可能性也更高。这些结果意味着,尽管兼任高管可以加强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但在新兴市场中,这种行为方便了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最终与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论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受资产剥离影响的股东、高级管理人员、一般员工、债权人、供应商、政府等的利益诉求,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资产剥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用因子分析法作为计算方法。该评价体系有利于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可转债转股行为对公司股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筛选了2001-2007年中国发行可转债的25家公司的转股行为前后收益率数据,以超额收益率作为公司股价的衡量指标,回归考察了可转债转股行为对公司短期股价的影响,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研究表明:短期内转股行为与公司的股价星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由于中国可转债公司样本数量相对较少、原股东持有可转债份额较大的限制,转股行为对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一) 世纪之交的农业银行正面临两种历史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入世"的临近和西部大开发序幕的开启,国民经济运行正经历着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主要内容的战略转变;组建长城金融资产公司,剥离收购农业银行61.78%的不良资产.前者将引发以争市场、争优良客户、争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金融竞争,后者为农业银行改善资产状况、优化客户结构提供了历史机缘,也为参与新一轮金融竞争奠定了一定基础.那么剥离不良资产对农行经营有哪些切实的影响,剥离后的经营形势如何,我们以甘肃农行常规贷款部分剥离情况为例做一些客观分析,现列表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中国上海资本市场的交易数据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 A PM)的适用性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检验:资产的风险和收益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资产的风险和收益是否正相关。结果发现: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期间,上海资本市场股票组合的平均超额收益率与其系统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非系统风险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基本符合标准形式的CAPM。  相似文献   

18.
国内上市公司并购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2006年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发生控股权转移的并购案例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并购在短期内为目标公司创造了价值,给股东带来较高的超额收益,但是在较长时间内,公司价值有受损的可能;同时在正式信息披露日前,存在信息泄漏的现象;在影响目标公司价值变化的因素中,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并购双方的关系、交易股权数都对公司并购的绩效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会计师》2017,(23)
公司财务的最大目标是使股东财富或公司价值最大化,上市公司以每股收益(EPS)作为衡量股东财富价值的主要替代变量,非上市公司则以净资产收益率(ROE)来替代,因此,每股收益被认为是影响公司股票价值的重要指标。企业在融资决策过程中,假定未来项目的预期投资收益(息税前利润EBIT)存在变动性,则可以计算不同融资方式下的EPS,通过不同的融资方式对EPS影响的大小来进行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20.
谷媛 《中国外资》2014,(2):88-88
资产剥离与并购一样,都是企业重组的重要方式之一,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资产剥离的数量和规模都呈持续增长的势态。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公司资产剥离绩效的内部治理机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