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万丽 《现代金融》2010,(7):45-46
《物权法》颁布后,为我国担保法律体系引入了一种新型的担保制度——浮动抵押。这一制度的引入丰富了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担保方式,扩大了商业银行的信贷主体和信贷业务空间。但由于浮动抵押贷款业务具有不同于传统抵押贷款业务的复杂性和灵活性,使银行面临着更为复杂多样的风险.商业银行在业务操作中必须加强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各银行在监管部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贷款考核的压力下,由于小微企业贷款缺乏抵押担保,而感叹"难贷款";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尤其是民办融资性担保机构由于银行对其担保不够信任,担保准入难,担保倍数低,从而感叹"难担保"。银行、担保机构、企业合作三方都"难",难在何处?症结何在?笔者以赣州市融资性担保机构为突破口,对银  相似文献   

3.
裘雪婷 《海南金融》2012,(3):53-57,88
我国在构建融资融券的担保制度时,充分借鉴了域外国家与地区的做法,在债权担保基础法律关系下引入了信托的构建,同时担保制度设计中引入让与担保的理念。但是,账户设置的主体错位以及权力义务分配的失衡导致我国按照信托模式与让与担保理念设定的融资融券担保制度陷入了法律困境。本文试以融资融券的权利质押本质为出发点,以最高额质押制度为视角,探讨我国现行融资融券担保制度法律困境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融资难一直是摆在中小微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从银行层面和企业层面入手,对银行"难贷款"和中小微企业"贷款难"的"两难"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实践中金融机构开展的突破传统抵押担保风险控制模式的创新做法,从信用增进的角度对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模式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集聚着众多的小企业,小企业金融资源丰富。目前,银行受制于小企业在公开信息、后续监督及担保制度保障方面的欠缺,未能整体提升以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竞争力,并从制度上解决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形成全面的互助保障机制。本文以产业集群小企业贷款为研究背景,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平台建立小企业贷款互助担保基金的制度模式设想,并对互助担保基金的制度安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当借款人提供的自有抵押物价值不足以为借款提供全额担保时,银行通常会要求增加融资担保机构作为保证人,同时要求融资担保机构承诺在借款人违约时,放弃法律赋予的物保优先抗辨权,先行履行保证责任,再处分抵押物。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融资担保机构在向借款人行使追偿权欲处分抵押物时困难重重,不利于保障其追偿权的实现。本文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建议在借款人已抵押给银行的财产上设定第二顺位担保物权,对融资担保机构提供反担保,从而解决融资担保机构在履行银行债务之后向借款人追偿难的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小企业贷款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10~2013年某大型银行的非上市中小微企业贷款数据为样本,比较了保证担保与抵押担保两种担保方式在贷款风险缓释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与抵押担保贷款相比,保证担保贷款的对象具有高风险特征,贷款的违约风险也更高。这意味着保证担保不但没有缓解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反而加剧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从现实来看,不合理的"银担"风险分担机制以及保证人专业性不足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研究还发现,银企关系提高了银行的信息优势,减少了银行对保证担保贷款的发放。  相似文献   

8.
在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当借款人提供的自有抵押物价值不足以为借款提供全额担保时,银行通常会要求增加融资担保机构作为保证人,同时要求融资担保机构承诺在借款人违约时,放弃法律赋予的物保优先抗辩权,先行履行保证责任,再处分抵押物。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融资担保机构在向借款人行使追偿权欲处分抵押物时困难重重,不利于保障其追偿权的实现。本文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建议在借款人已抵押给银行的财产上设定第二顺位担保物权,对融资担保机构提供反担保,从而解决融资担保机构在履行银行债务之后向借款人追偿难的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小企业贷款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融资融券业务担保法律制度对融资融券业务起保障作用,我国<物权法>对担保物权的设计与融资融券担保法律制度并不完全一致,但在让与担保和信托机制之外,<物权法>对最高额质押的规定适用于融资融券担保法律制度是可行的.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的融资融券担保法律机制,指出现行法律法规造成学术界争议的原因,并建议采用最高额质押解决目前的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进化博弈复制动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小微企业贷款中银行、担保机构和企业三者之间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方参与主体在不同策略组合下的进化博弈关系。博弈分析结果显示:将担保机制引入银企决策,可发挥担保机构在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增信中介作用,有助于提高小微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降低小微企业信息搜集成本,是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抵押贷款与担保贷款的比较视角,分析了两种贷款模式在风险缓释机制上的差异,并运用山东省某城市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客户的信贷数据信息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与抵押贷款相比,担保贷款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更为严重,在银行可观测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条件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越高,银行越倾向于采用担保贷款或追加担保数量来缓释风险;实际上的担保链条并非企业自发形成的信用合作,而多是"政府之手"或银行介入等外部力量搭线"拉郎配"的结果,导致担保合约安排偏离最优状态;而长期稳定的银企关系可以实现信息不对称的消减,降低担保要求,是当前打破中小企业担保怪圈的一个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2.
突破农村信贷担保瓶颈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信贷业务发展中存在着农民贷款难、银行放款难、农户还款难、银行收款难的四难问题。主要原因是农民担保物缺失,农村信用贷款担保机制不完善。如何成功突破担保瓶颈,完善担保机制是发展农村信贷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李嘉 《浙江金融》2006,(4):35-36
作为最重要的资产业务.贷款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如何在满足经济增长的融资需求,增强银行贷款业务的盈利性、流动性的同时.确保贷款的安全性是金融改革的核心。融资担保制度正是联系这一系列要素的纽带.好的担保制度能鼓励银行放贷,便利企业融资,还能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我国现行担保制度在担保产品上范围过窄.制度设计上缺乏灵活性.严重影响了放贷及融资规模.如何设计更符台我国金融市场需求的担保模式是金融改革亟待解决的课题。脱胎于英国的浮动担保制度可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担保贷款若干法律风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前,商业银行担保贷款面临诸多法律风险.由于我国担保法制环境不健全,银行的担保权仍然得不到充分、及时和有效的保护.本文试对若干尚有争议的法律风险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模式研究——以产业集群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产业集群小企业贷款为研究背景,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平台建立小企业贷款互助担保基金的制度模式建议,并对互助担保基金的制度安排进行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银行信贷业务担保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该办法)已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根据《物权法》的最新规定,对原贷款担保管理办法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和完善。本文拟就该办法对贷款担保法律审查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业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调整客户结构和资产结构,实施战略转型的重要方面。在实务操作过程中,相当部分的中小企业难以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抵(质)押物,不得不寻求专业担保机构的担保,借助担保机构的信用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关于担保机构担保项下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也开始被重视。本文分析了担保机构的相关风险因素,并从担保机构相关风险的分析管理角度提出了针对上述担保贷款的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担保机构担保项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业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调整客户结构和资产结构,实施战略转型的重要方面。在实务操作过程中,相当部分的中小企业难以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抵(质)押物,不得不寻求专业担保机构的担保,借助担保机构的信用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关于担保机构担保项下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也开始被重视。本文分析了担保机构的相关风险因素,并从担保机构相关风险的分析管理角度提出了针对上述担保贷款的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银行贷款担保制度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但由于我国现行贷款担保制度本身的缺陷和立法不足,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未得到满足,使得贷款担保制度的作用没有得到良好发挥。本文从县域金融机构贷款担保制度的问题入手,分析其存在原因,提出解决银行贷款担保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林业信托担保:基于提升林业担保资源效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信托担保是为了担保债权的实现,将林业资产设立为信托财产,信托权作为担保物的制度。相对传统的林业担保,林业信托担保能够有效地提高物的利用效率和担保价值,更加符合现代担保理念的发展趋势。现行的林业信托担保仍处于雏形阶段,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冲突和混乱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林业信托担保财产的转移、林业信托合同的独立性等方面,影响了林业信托担保制度功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