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流通市场下的估值中枢为何呈现下移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托宾Q比率理论,从投资收益的角度分析了尚未完全流通情况下托宾Q比率对投资的引导作用,分析了在托宾Q比率指导下的投资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对资本市场估值中枢的理论影响.文章还通过对所有A股公司的托宾Q值刲行测算,分别检验了托宾Q值对"大小非"减持和实物资产投资的引导关系,并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了"大小非"减持数量对市场的估值中枢产生了影响的结论,认为由于托宾Q值的仍旧较高而导致股票市场估值中枢可能会较之历史高水平现下移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含有企业在不同资本市场上市比例作为利率权重的托宾Q模型,解释说明同时在多地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因股票价格具有差异而产生的价格扭曲使托宾Q值的有效性降低。企业整体估值受到多个资本市场的影响,当企业股价产生较大程度的价格扭曲时,管理层会重新审视托宾Q值的可信性,从而对投资产生约束。实证中以中国境内A股市场和中国香港H股市场同时上市企业的年度数据为例,检验理论模型的相关推论,结果发现:价格扭曲现象削弱了企业价值的真实性,使投资—Q敏感度降低,形成企业投资约束;股权上市比例较高的资本市场利率对企业投资影响较大,且股权上市比例越高的市场估值对投资—Q敏感度影响越大;基于不同方法计算的托宾Q值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具有差异。最后,从促进企业价值回归、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理性投资者的角度看,估值是大小非减持的重要标准。当市场存在较大泡沫,大小非的减持较为集中,而当市场处于估值合理或者低估以后,大小非减持行为减少,减持成为一种个体行为。  相似文献   

4.
托宾的Q投资理论与资本市场均衡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企业投资理论一直忽略了资本市场的作用,但是托宾的Q投资理论却把企业与资本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对既有文献的理论脉络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在此基础之上评述了托宾的Q投资理论,并对该理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进行了更深的挖掘与探讨。文章的最后以美国资本市场为例,阐述了托宾Q理论是如何对资本市场均衡进行评价与验证的。  相似文献   

5.
以2007~2009年被大股东减持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OLS与Logistic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大股东通过操纵重大信息披露在股份减持过程中的隧道行为。得出了在减持前30个交易日被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有显著的正累计超常收益,但减持后30个交易日则出现显著的负累计超常收益;被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减持前披露"利好"消息、减持后披露"利空"消息的概率高;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操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概率较高;公司估值(托宾值)越高,大股东信息操纵行为的概率也越大;被减持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与总资产收益率(ROA)对大股东信息操纵行为的概率不存在显著影响等结论。  相似文献   

6.
茅荣华 《中国外资》2009,(12):170-170
本文从詹姆斯.托宾的Q理论出发.比较了中美资本市场的托宾Q值,分析了我们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资本市场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大小非”减持下市场估值体系的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大小非"减持的背景下,分析了由于限售流通股的解禁造成的市场估值体系困惑和混乱,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市场估值体系以及他们的差异,提出新的市场估值体系的建立将是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两者不同估值体系博弈的结果,同时新的估值体系的建立也标志着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基于Q理论的"托宾效应",另一种是基于莫迪利亚尼的"消费财富效应".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部分学者对托宾效应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利用2002年第二季度至2007年第三季度的Q比率、广义货币M2、投资I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借助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托宾效应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有限,货币政策土要通过其他传导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托宾(Tobin,1969)在宏观分析中,提出了托宾Q值这一概念,现在,托宾Q值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运用于经济研究和投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托宾(Tobin,1969)在宏观分析中,提出了托宾Q值这一概念,现在,托宾Q值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运用于经济研究和投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詹姆斯·托宾的Q理论出发,比较了中美资本市场的托宾Q值,分析了我们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时我国资本市场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大小非解禁时机选择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由于受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股市目前估值过高,导致当前市场环境与计算股改对价水平时的假设相违背,如果允许限售股在目前高位减持,将使市场上产生更多的增量泡沫资产。当泡沫破灭后,遭受损失的不仅包含原来的流通股股东,还包含大小非减持时高位接盘的中小投资者,高价减持将使更多的散户被高位套牢,因此非流通股支付对价换取的流通权应该为受限流通权,只有当市场环境与计算对价时的假设相一致时,大小非减持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A股市场由"牛市"转入"熊市"的原因和2008年以来已解禁非流通股减持情况的分析,发现"大小非"解禁后短期内并没有发生"大小非"恶性减持套利的现象,股市的低迷更多的是来自于投资者信心的不足,进而提出针对"大小非"解禁安排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市现率不同权重的组合建立的交易策略,就上述估值方式对A股投资回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上述估值方式对投资回报均具有明显影响,从趋势上看,估值相对较低的前半段随着估值的升高投资回报率处于显著的上升趋势,估值相对较高的后半段随着估值的升高投资回报率处于显著的下降趋势。这对管理层准确把握沪深A股市场现状和投资者合理制定A股投资策略,均可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5.
老邹 《证券导刊》2009,(27):18-19
大小非的减持会对市场形成压力,因为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大小非对企业的情况比基金更为了解,管理层和大股东的减持和增持实际上代表了产业资本对市场价值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大小非逆转了中国股市的供求关系,改变了估值体系,一场套现与持有的利益博弈正在看似平静的A股市场中暗流涌动。基于理性的假设,全面厘清大小非减持在未来数年的规模及特点,对价值的研究将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旭 《证券导刊》2008,(12):71-72
最坏的经济数据可能还没有出现,特别是美国,境外市场再度震荡可能性依然存在,但悲观的预期已在A股中反映,在对"大小非"减持没有有效政策控制之前,市场供求关系难以实质性改变,形成趋势性上升的条件仍未成熟。因此,二季度投资策略上应防御至上。  相似文献   

18.
赵春 《证券导刊》2008,(34):45-46
在目前大小非普遍减持的背景下,厦门钨业第一、第二大股东不但不减持,反而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说明股价已经具备了长期的投资价值,而产业资本亦看好公司未来的前景。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中国证券市场出现了罕见的下跌走势,投资者纷纷将目光聚焦于本轮市场大幅度回落的机理上: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结果?有人将其归结于经济减速,这可能是部分原因,却无法说明产生危机的美国为何没有出现同样幅度的下挫,实际上按照现在的估值水平,国内市场已经完全和成熟市场接轨,也有人将其归结于"大小非"的减持行为,他们认为正是"大小非"不计成本的抛售导致了市场极端的弱势格局.  相似文献   

20.
行业动态     
《证券导刊》2008,(30):16-17
目前在大小非减持面前,我国券商作为金融中介的主动性得以彰显,他们在既定的框架下通过金融创新,一方面可以为大小非提供包括减持股票在内的各项服务,一方面可以化解大小非减持对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