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从国际经验看。一国国内生产的粮食能够满足需求量的90%,就是非常高的自给率.而中国政府长期以95%左右自给率作为底线。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十分大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加重了国内资源消耗的压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未来国内粮食生产将越来越难满足粮食需求,粮食供需缺口将不断拉大。在立足国内粮食的基础上.实施虚拟耕地进口战略是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有利于保障中国未来粮食安全,有利于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并可以提高中国未来的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投入导向型广义三阶段DEA模型,分析了2007~2013年间76家中国保险公司所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及内部资金、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分析了各公司之间的差异程度、收敛性,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险业资金使用效率在样本年中稳步提高。平均而言,保险业对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明显高于内部资金和权益资金。不同公司之间的差异并非源于行业特征或股东属性,而是来自于公司内部,特别是对寿险公司和中资公司而言。但整体上,各保险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收敛特性。众多环境变量影响保险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因此改进环境变量有助于提高保险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拍卖行情没能延续2011年的火爆态势,从各拍卖公司春秋两季的拍卖数据来看,由于受宏观经济调控、流动性紧缩等因素的影响,2012年艺术品成交行情尽显疲态,不容乐观。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调整、降温”的总基调下,各拍卖公司的成交总额和成交率均显著下降,艺术品市场的寒冬已正式来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广义货币供应量、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进出口总额这五个宏观经济指标,利用相关分析、共线性诊断、主成分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模型来研究对2000~2013年16个国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各国不同宏观经济因素确实会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异。就中国而言,不能过多依赖相关宏观经济指标来进行调整,可能需要借助于除宏观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配合来降低不良贷款率。  相似文献   

5.
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以1998-2016年中国及东南亚九个国家面板数据为样本,测度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8-2016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差异较大。航空运输货运量、货币自由度、财务自由度、商业自由度及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均对出口贸易非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投资动态     
发改委称中国能源自给率高达94%仅6%靠进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在2005中国企业高峰会上说,中国将主要依靠立足国内解决能源问题,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也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2004年,中国一次能源自给率达到94%,只有6%的能源供应依赖进口。去年中国共生产原油1.75亿吨,进口1.2亿吨, 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0%。张国宝说,2004年,中国原油进  相似文献   

7.
少有文献研究中国人均卫生费用增长的各影响因素的贡献。文章采用Newhouse于1992年提出的“剩余法”,计算了影响中国人均卫生费用增长的各因素的短期和长期贡献。结论是,收入提高和医疗技术进步是我国人均卫生费用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老龄化对人均卫生费用增长的影响微乎其微,医疗保险曾对人均卫生费用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基于“剩余法”的计算框架,中美两国人均卫生费用增长的影响因素在趋势上没有差异,在程度上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两国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制度变迁路径。建议未来将控制卫生费用快速增长的注意力从老龄化上移开,着重关注收入提高、医疗保险尤其是医疗技术进步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应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并分解了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1996~2008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并进一步考察了股份制改革对商业银行生产率的影响。经验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各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由技术变化推动,以2004年为转折经历先降后升的过程,总体还略有下降;直接比较股份制银行的生产率变动优于国有银行,但统计上二者无显著差异;在控制银行自身能力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后,股份制改革显著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生产率水平。  相似文献   

9.
现金持有的行业特征:差异性与收敛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行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行业间的现金持有存在显著差异,且这种差异在时序上表现出高度的稳定性;(2)就行业内部而言,个别公司的现金持有倾向于向行业均值收敛,调整成本导致偏离幅度越大收敛速度越慢,平均调整半周期约为1.3年;(3)资产结构、行业竞争强度以及行业收益不确定性都是导致现金持有水平行业差异的重要因素。上述结果为权衡理论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持,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会在权衡现金持有利弊的基础上确定目标现金持有水平,而行业均值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0.
论文针对进口安全问题,利用1992-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以中国棉花进口为研究对象,运用进口市场集中度、进口依存度、自给率、贸易竞争力等方法从控制力和竞争力角度对中国棉花进口安全程度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中国棉花供求矛盾突出;棉花进口维持在较高水平;棉花进口集中度较高;中国棉花进口依存度逐步由“不安全”状态向“危机”状态转变;中国棉花的自给率一直处于“危机”状态;中国棉花贸易竞争力也较弱,棉花安全也处于“危机”状态.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3-2017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分别测算中国传媒产业的资本、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度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中国传媒产业劳动力要素存在较大的负向扭曲,资本要素存在负向扭曲和正向扭曲两极分化现象,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不稳定现象。用一般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考察要素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发现中国传媒要素市场扭曲度与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且劳动要素扭曲度效应大于资本要素扭曲度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传媒产业全要素增长的一部分贡献率来自于要素市场扭曲,这在长期内会抑制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因此,降低市场壁垒,促进市场竞争,消除要素市场扭曲,有利于提升传媒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依据2014-2019年的中美贸易细分产品月度数据,考量中美贸易冲突对中美两国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冲突对中国从美国进口负向影响显著,且在样本期内具有平稳性与持续性;对中国对美出口负向效应显著,且在样本期内呈"倒U型"趋势.事件前期和中期,在"抢出口"效应作用下,贸易冲突对中国对美出口具有短期促进作用;事件后期,对中国对美出口的破坏影响显现.细分产品层面,贸易冲突对中国从美国资本品和消费品的进口负向影响显著,表明国家和个体层面都对贸易有所限制.出口方面,中国消费品出口所受的负向影响较强.同时,中美贸易冲突对于第三国贸易转移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0~2013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数据,采用产品层面回归反推方法对中国进口农产品质量进行测算,并从贸易方式、所有制、HS编码、进口(来源)国等方面分析中国进口农产品贸易的质量结构特点。研究发现:中国进口农产品质量在2000-2013年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2012年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变化;中国进口农产品质量呈上升趋势这一结论对于不同贸易方式、不同所有制、不同编码农产品、不同进口(来源)国都基本成立。  相似文献   

14.
依据灰色关联分析技术,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考量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处于不同分位水平时经济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与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关联度最大,科技进步贡献率与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关联度较低;在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过程中,市场化程度贡献率呈U型态势,文体广播财政支出贡献率以及科技进步贡献率呈持续上升态势;而GDP的增加与传媒产业发展水平的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水平增长速度滞后于区域GDP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区域、双边与部门层面,以中国参与CAFTA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为例,考量生产共享程度、结构与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中国与东盟制造业生产共享水平尚处低位,但呈快速增长态势;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共享水平显著较高且前景较好;中国在CAFTA制造业生产共享体系中的获益水平增长较快,但剔除了贸易规模扩张效应的获益效率呈现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分位数回归技术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影子银行是在金融二元结构和利率管制格局下,金融活动主体为规避监管、分散风险以及投机套利而进行金融创新的产物。利率管制是促成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根本原因,经济结构变迁、经济周期运行及宏观调控政策在总量与结构层面作用于金融资源供求关系,通过扩大或收缩监管套利空间,也对影子银行规模变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测度人口城镇化对我国粮食消费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有利于减少直接用粮,但提高了间接用粮,总体上增加了粮食消费;直接用粮的未来自给形势较为乐观,而间接用粮缺口将会长期存在。为此,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粮食节约机制,合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以应对人口城镇化所带来的粮食消费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95—2014年我国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预期寿命延长对我国养老金支出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对我国养老金支出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研究样本期间内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导致了我国养老金支出水平增加了0.94个百分点,对养老金支出水平增加的贡献度高达76%,成为了我国养老金支出增加的主导因素。随着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延长模式逐渐进入到以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为主导,这种人口增龄效应对养老金支出的影响还会进一步增强和深入,在未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优化过程中需对预期寿命这一因素加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美经贸摩擦呈现出“长期化”的迹象。中美经贸摩擦与战略博弈已经进入深水区,并可能向金融领域蔓延。经贸摩擦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与投资者预期的影响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金融开放前沿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市场建设与融合发展,加速金融开放的进程与各项金融政策的落实,已非常紧迫。本文在对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应尽快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金融特区”,进一步加大金融业的开放力度,倒逼国内金融机构不断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我国国际金融话语权,建设金融强国。  相似文献   

20.
房租是由房屋租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决定的,而房屋租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都受到房屋交易市场所形成的房价的影响。房价对房屋租赁市场需求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房屋租赁市场和房屋交易市场的替代效应所导致,房价对房屋租赁市场供给的影响主要由房屋租售比和房价的上涨幅度决定。我国一线城市房价近十年的平均年上涨率为10%左右,这导致了我国一线城市的房屋租售比维持在极低的水平。随着房价的平稳,房租必然大幅上涨,故必须采取措施增加一线城市房屋租赁市场的供给,以供给量的大幅增加稳定房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