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货币政策的货币市场传导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引起理论界广泛关注。从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通过货币市场的作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一条基本渠道。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货币市场和利率也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但由于我国货币市场还有待完善,利率尚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式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方式的转变,通过发展货币市场、实现利率市场化来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已成为当前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构建价格型调控框架成为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高效的利率传导机制是其中的关键。从利率传导渠道中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三个维度出发,对利率传导机制的理论逻辑进行分析,并将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效率与发达经济体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向短期国债收益率的传导效率与发达经济体差异较小,对中长期国债收益率的传导效率与发达经济体差异较大;第二,我国货币市场向信贷市场的传导效率较低,贷款利率变化对货币市场利率变动不敏感。为完善价格型调控框架、提高货币政策效率,我国还需加快建设高质量金融市场、进一步疏通利率传导机制。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推动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建设,发挥其定价基准作用;提高债券市场活跃度,优化投资者结构;推进信贷市场利率报价机制改革,促进市场主体适应更加市场化的贷款定价模式;打通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之间存在的藩篱,强化各市场间的利率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始自1996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放开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从直接调整利率的水平、结构到尝试转变利率形成机制,经历了一条渐进的、可控的变革路径.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角度而言,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也是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调控手段从数量型向价格型逐步转变的过程,而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健全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利率市场化的先决条件,也是畅通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基础和前提.鉴于此,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背景,从健全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角度探讨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有关问题具有理论和政策操作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在当前宏观经济调控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会使得信贷渠道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发挥其主导作用。货币当局要有效地实施货币政策,疏通信贷渠道。积极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真正反映资金供求价格。稳步实现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数量目标向价格目标的转变。随着利率完全市场化目标的实现,利率与货币供给的关系,利率与贷款的关系以及利率与投资和实际产出的关系将会变得明确,因而货币政策——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投资消费、产出的传导路径能使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我国货币政策实施中利率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是市场经济体制中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日益倚重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本文从描述利率的一般传导机制入手,剖析当前我国利率传导机制失效的原因,进而从改变利率调整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货币市场建设和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有所提高,但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对债券市场各期限利率、信贷市场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仍不够畅通。本文首先拓展马骏和王红林(2014)的理论模型,在银行间市场引入短期市场利率,从理论层面分析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随后借助局部投影方法给出关于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影响的经验证据,并从替换货币政策冲击、改变资产证券化测度方式、引入更多控制变量、改变估计策略等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资产证券化能够提高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内在逻辑是价格风险对冲机制和信贷资产定价机制。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产证券化显著提高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与“低资产证券化”状态相比,“高资产证券化”状态下债券市场的无风险利率、长期利率和信贷市场贷款利率对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冲击具有更大的响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与信贷市场利率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别。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看待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利率决定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本文认为,推动货币市场发展,促使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更加紧密的相互联动关系,是利率市场化后中央银行有效发挥利率政策工具作用的必要条件。推进利率市场化不仅需要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转型,也需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转型。传统的数量型为主的货币政策工具应有必要调整,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工具)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两种货币政策工具之间应有相互配合协调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1998年以来,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扩大内需的重大决策.为贯彻中央决策,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采取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限额控制、连续7次降息,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及其利率、降低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放宽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先后发布有关增加消费信贷和加强与改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管理办法及指导意见等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和一系列信贷政策,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有效发挥了货币政策的作用.从全国范围看,3年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部分区域情况,特别是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情况看,货币政策实际执行效果与政策预期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货币政策传导不畅.基于了解传导机制受阻的表现及原因,为解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问题提供一些借鉴,我们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在经济落后地区受阻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郭豫媚  戴赜  彭俞超 《金融研究》2018,462(12):37-54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的发展,中国货币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也不断提高。基于2008年1月-2017年6月的宏观时间序列数据和微观调研数据,本文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利率对银行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总体而言,基准利率是影响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的主要因素。分时间段看,贷款利率浮动限制放开之后,货币市场利率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显著提升;基准利率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影响略有下降,但仍然占主导。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微观机制进行探讨后,本文发现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变化是中国利率传导效率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资金来源和市场利率波动均是影响货币市场利率传导效率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就如何提高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对完善价格型货币政策体系以及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历一步步利率市场化帕累托改进,中国利率体系的市场化水平似乎已经比较高了。然而,从操作层面看,我国经济结构中非市场化成分较多,存贷款利率缺乏主动灵活的调节机制,不能较好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利率杠杆传导的良性循环尚未建立,货币市场利率与存贷款利率不能够有效传导实现联动,造成了中国利率“双轨并行”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国际融资》2012,(12):34-35
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尝试,目标是建立资本成本的市场自行定价、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初路线图是首先放开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然后逐步放开存贷款利率.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序,是为了使改革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负面影响(如果发生的话)降至最低.根据这一路线图,在过去的30年中实施了一系列市场化措施,国内金融市场资本定价的市场化逐步增强,而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也得到改善.市场发展为进一步深化利率改革和最终向允许价格信号(利率或汇率)发挥重要作用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过渡做出良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12.
8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中介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要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上有所作为,就要突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障碍,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中介因素在货币政策效力传导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加强货币政策效力,突破传导机制障碍的关键是要在完善其中介因素-货币市场和金融机构上下功夫,其中包括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实施利率市场化策略,以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金融脱媒现象的加剧,金融创新不断涌现,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随之面临一些梗阻,如我国融资体系仍然以间接融资为主,货币政策传导偏重于数量型信贷渠道,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与银行存贷款市场之间的利率传导不畅通等。为此,应采取健全利率走廊机制,稳步有序推进利率"两轨合一轨",发展和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打通货币市场与存贷款市场利率传导梗阻等措施,以实现"宽货币"转向"宽信用",提升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率,健全"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4.
袁明琴 《云南金融》2011,(9X):139-139
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独立性的增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信贷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会逐渐弱化。从长期来看,货币政策应积极拓展其他货币传导渠道,但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仍以信贷渠道传导为主,疏通信贷渠道是保证货币政策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我国信贷传导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独立性的增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信贷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会逐渐弱化。从长期来看,货币政策应积极拓展其他货币传导渠道,但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仍以信贷渠道传导为主,疏通信贷渠道是保证货币政策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货币政策的变动将改变投资对经济未来的预期。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以及投资对利率走势的预测会造成股价的波动。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一条重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托宾的理论系统地解释了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股票市场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体系中的作用开始显现。但我国股票市场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操作不规范,影响了传导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要改善我国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就要推动市场化改革,发展股票指数期贷交易,放宽对上市公司的所有制限制。  相似文献   

17.
庄晔 《中国外资》2009,(12):85-86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日益明显。资本市场作为传导货币政策信号的重要媒介,其存在价值和功效关键要取决于资本市场信息反映的效率。本文以我国货币供应量数据公告日为事件日,考察事件日前后短暂的时间窗口内,上交所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旨在通过事件研究的方法,考察我国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效率,为货币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率市场化后,传统的信贷总量类指标已不再完全满足金融市场判断、货币政策传导、市场结构监测的需要,利率作为市场资金的价格,逐步成为各国央行准确捕捉信贷市场供需变动、分析货币政策传导、预测经济金融走势的重要指标。欧央行自1999年便开始并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货币金融机构利率统计制度(MIR),其经验做法对于我国完善利率统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融体系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货币渠道过程是通过金融市场从货币政策冲击到市场零售利率的价格传导过程,信贷渠道是通过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的数量传导过程。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应该考虑区域金融差异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20.
借助带有随机波动率的TV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利率渠道传导效应的动态变化。实证研究显示,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货币政策市场利率渠道的传导效应在不断增强,管制利率渠道的传导效应在不断减弱,市场利率传导效应的不断增强主要是我国经济金融环境不断深化的结果。基于以上实证结果,给出了我国进一步完善利率渠道传导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