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育红 《上海金融》2007,(10):86-87
"同业拆借存款化"现象一方面使得金融机构的拆借行为借以"同业存款"名义,由明转暗避开货币当局关于"同业拆借"市场的有效监督,另一方面高额高息的"同业存款"行为的频繁发生加速了区域间流动性的泛滥,造成信贷投放的过度膨胀。建议制定实施细则规范"同业存款"业务,积极促进同业拆借市场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实行适度从紧信贷政策的宏观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用场外同业拆借市场融资的规模迅速膨胀,今年上半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大幅波动,出现一些亟待监管部门监督管理的规避国家宏观政策的表外融资形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新变化与新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以来,在人民银行的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下,同业拆借市场在规范中稳步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格局,生成了由市场供求决定的、统一的同业拆借利率(CHIBOR),实现了同业拆借利率的市场化,市场交易效率不断提高,同业拆借行为逐步规范。作为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业拆借市场在调节金融机构流动性和货币政策传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同业拆借是金融市场特别是短期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同业拆借市场起步较晚,中央银行宏观管理不够,在这项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功能变型现象。在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矫正和管理,势必影响整个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当务之急是加强同业拆借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实现同业拆借行为的规范化。一是拆借用途合理化同业拆借市场的功能是调节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同业拆借市场的行为主体、监管主体出发,分析并检验同业拆借市场的三种行为效应———旬相关效应、收益非对称效应、月内与月份效应。同业拆借利率存在旬相关效应,由存款准备金按旬考核引起,随同业业务多元化而减弱;同业拆借利率收益存在非对称效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邮储银行拥有资金优势,可从同业交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同业拆借利率存在月内效应与月份效应,存贷比的时点考核导致下半月同业拆借利率较高,由于基础货币的投放与回收、银行信贷投放等导致同业拆借利率的月份效应。结合行为效应,本文从宏微观审慎管理角度,对同业拆借市场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福建省金融机构融资业务以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内融资为主、场外向人民银行备案融资为辅,2004年我省金融机构场内、场外融资同步运行总体平稳,但我省银行间市场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曹伟 《新金融》1998,(12):22-23
一、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同业拆借市场作为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1986年1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其中明确规定“专业银行之间的资金可以相互拆借”,从而标志着我国资金拆借业务开始步入法制轨道。到87年底,全国同业拆借融资总量达2000多亿元,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跨地区、跨系统、多层次的融资网络。1990年,中央银行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同业拆借市场的管理,规范同业拆借活动,又制订了《同业拆借管理试行办法》,对同业拆借对象、双方承担责任、拆借用途及利率、期限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明确指出:同业拆借是银行和非银行机构之间相互融通短期资金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完善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业拆借市场由于基本是信用交易,隐藏着较大的信用风险,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针对当前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应从规范同业拆借市场主体行为、体系和秩序三个层面着手,尽快完善同业拆借规章制度;从监管体系、监管手段、监测分析、协调机制四个角度出发,建立监管框架:从扩大电子备案系统覆盖面、加强事后监督、增强报备功能三个环节,查补满洞,防范拆借风险。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发布了2018年度中债优秀成员名单,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获"中债优秀成员结算100强——优秀自营机构奖";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下简称"同业拆借中心")发布了2018年度银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货币市场》2008,(6):12-14
该文首先回顾了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而分析了在《同业拆借管理办法》颁布后,同业拆借市场信息披露的特点,认为同业拆借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对同业拆借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业拆借管理办法》的出台已经并将继续带来拆借市场的重大发展和变革,而信息披露将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复杂网络的系统科学方法,选用2007~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相关数据,构建相应的同业拆借网络对我国同业拆借市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具有典型的小世界和无标度特性,同时,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同业拆借利率表现出基准利率所具有的市场性和稳定性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我国金融机构法人同业拆借业务在各省区发展不均衡,业务量明显向个别省市集中,云南省金融机构法人同业拆借份额相对下降,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法人同业拆借业务更是萎缩。为此,我们对云南省中小金融机构法人同业拆借业务萎缩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同业拆借市场快速发展,市场交易主体不断增加,交易量大幅上升,市场利率波动幅度加大,同业拆借市场在调节金融机构流动性和货币政策传导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对当前同业拆借业务的特征以及同业拆借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提出了完善同业拆借监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岩 《时代金融》2013,(15):126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在货币市场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我国金融市场中优先发展同业拆借市场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简要回顾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早日建成成熟的货币拆借市场,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金融市场,使金融市场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货币市场》2008,(6):10-11
作为同业拆借交易的主要交易平台提供者,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肩负着执行《同业拆借管理办法》、服务交易成员的重要职责。《管理办法》颁布后,同业拆借中心根据该办法对同业拆借市场的政策调整,结合市场现行需要并考虑到今后的发展空间,及时完善了信用拆借交易系统的相应功能,起草并发布了《同业拆借交易操作规则》,积极推进落实《管理办法》关于准入管理、交易清算、期限管理、限额管理、透明度管理等各方面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决定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变动的决定因素和同业拆借利率与其他主要经济变量的关系后,建立了我国同业拆借利率的决定模型,同时研究了这些主要经济变量对我国同业拆借利率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对确定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育程度,完善我国货币市场乃至金融体系的价格形成机制,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视野     
《现代商业银行》2011,(5):10-10
央行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 4月13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1)第3号》,旨在规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行为。央行强调,结算代理人可通过同业拆借中心交易系统代理委托人进行债券交易;未通过同业拆借中心交易系统进行债券交易的,交易双方应当于交易达成当日将有关交易情况送同业拆借中心备案;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回顾(一)以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突破口,正式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1986年1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专业银行资金可以相互拆借,资金拆借期限和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议定。此后,同业拆借业务在全国迅速展开。1995年11月,人民银行撤销了各商业银行组建的融资中心等同业拆借中介机构。自1996年1月起,所有同业拆借业务均通过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网络办理,形成了中国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CHIBOR)。至此,银行间拆借利率放开的制度、技术条件基本具备。  相似文献   

19.
<正>一、福建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及主要特点 (一)同业拆借市场。福建从1984年起,开展金融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业务,1987年在福州成立了第一个有形的拆借市场,目前各家银行普遍开办了拆借业务,其他金融机构也参与了拆借。同业拆借已由系统内发展到系统外,由同城发展到异地,初步建立了在人民银行组织领导下的会员制、跨系统、跨地区的同业拆借市场。至1991年底全省累计拆借总额达1042.16亿元。  相似文献   

20.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作为金融机构短期融资的重要方式和中央银行制定以及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对我国整个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基于此,本文将谈一谈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有关问题,从同业拆借市场的相关概念以及产生的原因出发,阐述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发展的历程,最后重点针对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促进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