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我国34个大中城市为样本,研究了地方官员晋升压力、金融市场化水平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我们发现地方官员的晋升压力对其辖区内主要城市房价的增长有正向作用,金融市场化程度与房价增长呈倒U型关系。另外,在政府资源控制力强的城市中,晋升压力对房价增长的促进作用和金融市场化对房价增长的抑制作用都更加明显。我们的研究表明,地方官员以GDP增长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导致地方政府有干预房地产市场的激励,地方政府对于经济资源的控制为这种干预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地方政企合谋与信贷资源配置的数理模型来研究分权下地方政府干预信贷资源配置服务于地方政府的自身效用,结果表明地方政企合谋是地方政府在直接干预力度减弱的情况下,间接干预金融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且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晋升是助长这些干预行为的关键因素。若将发现地方政企合谋与政府地方官员政治晋升与否直接相关,即能起到威慑作用,并能形成最优的防范地方政企合谋契约。  相似文献   

3.
闫富雄 《财会学习》2016,(20):61-62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集"财政分权与政治集权"于一身,财政分权形成了财权上收、事权下放、地方财政收支存在巨大缺口的事实;政治集权又促成了各地方官员的"晋升竞标赛",进而促成了地方政府通过经营土地来弥补财政并实现晋升的执政理念,这进一步扩大了土地财政规模.  相似文献   

4.
政府间财政分权制度和政府官员考核晋升机制导致各级地方政府争抢大规模投资项目,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大规模投资计划绩效  相似文献   

5.
依据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量财政分权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促进本地经济绿色转型作用显著,但会阻碍相邻地区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地方政府行为在二者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财政分权主要通过促进地方政府合理竞争、提高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强度促进经济绿色转型,提高财政分权程度会强化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但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研究的假设基础目前,学者们在对中国财政分权问题展开研究的假设前提是,我国举手投票和以足投票机制作用有限,这是因为高度政治集权和户籍制所决定的。(一)自上而下的官员晋级机制1、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支出的压力。在中国政治高度集权体制下,自上而下的官员任命机制所形成的晋升锦标赛被认为是中国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周黎安,2007)。傅勇和张晏(2007)将中国的财政分权总结为经济分权同垂直的政治管理体制的紧密结合。在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的制度设计下,中国地方政府间相互竞争的压力来  相似文献   

7.
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教育投入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方政府教育投入努力程度的视角对地方政府的教育财政政策绩效给予了实证分析,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在目前的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在提供诸如教育等基本福利方面行为变异的机理。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现有的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政策对地方政府教育投入努力程度的影响都是负向的,这就驳斥了加大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可以提高教育投入的观点;同时,2001年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对地方政府教育努力具有正面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政策改革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8.
法治水平、地方政府干预行为与金融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法治约束地方政府对财产权保护和契约维护干预的角度论述了我国转轨过程中投资者保护和最终决定的金融发展水平。首先从分权改革制度设计的分析入手,论证分权后一定程度上成为独立行为主体的地方政府在约束缺失的情况下,为缓解财政压力向辖区内经济体伸出了掠夺之手。并且政府的权力边界在分权后的扩张干预了契约维护质量。本文利用1987-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证实了伴随改革进程,法治水平的提高有力地约束了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促进了金融的发展。最后文章提出随着改革的推进,尤其是进入市场经济制度日益完善的后改革时期,要继续大力推进规范政府行为的法治建设,更好地保护私人投资,金融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行为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同时,基于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增长率、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指标,采用静态OLS和动态GM M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以往的晋升激励机制和财政激励机制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财政激励会强化晋升激励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作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还具有自我弱化的趋势.需要通过转变政府官员考核机制,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关系,健全地方政府的财力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城投债的视角来研究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行为,通过对2005-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来探析推动我国城投债规模持续扩张的制度性因素。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固定资产投资、财政转移支付等潜在影响因素后,财政分权程度与晋升激励强度对我国各省区的城投债规模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不同模型设定下,估计结果依然稳健。最后,在该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深化财政分权改革、改革官员考核与晋升制度、完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及债务信息披露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2006-2015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使用动态面板模型的GMM估计,检验财政分权、政府干预行为对地区不良贷款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分权与地区不良贷款规模呈正相关,即财政分权水平较高的地区会导致不良贷款的增加;分权下政府干预行为对地区不良贷款的作用也存在显著差异,中部地区的政府干预行为会抑制不良贷款的增加,而东、西部地区的政府干预行为则相反.  相似文献   

12.
以财政分权为中心的财政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财政分权给地方政府提供了激励,对地方政府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教育财政分权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受到影响,适当集中和提升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和管理职能,是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计量经济方法,探讨了中国式财政分权及建立于此基础上的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本身对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支出有一定的正向作用,政府竞争本身的影响存在着地区异质性差异,而较高的财政分权与政府竞争结合在一起时,会对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支出产生负向激励。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了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投入在中西部地区存在着较显著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现象,以及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过程中公共卫生配套投入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齐欣 《财会学习》2020,(2):110-111
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简单介绍了元驱动影响各地政府执行会计准则,包含了官员自身利益需求,财政分权促进经济激励,晋升竞标赛的奖励机制三个方面。再次探讨了舆论怎样影响各地政府会计准则披露,总的来说包括舆论驱动模式如何影响地方政府会计准则,舆论对政府财务公开化的影响两方面。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体制先后经历了财政包干制、分税制和公共财政体系的初步建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最初集权化的政企合一到分权化的政企合一体制,再到互联的关系型合约关系。但地方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强势和主导地位一直没有改变,导因于地方政府始终掌握着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控制权,加之目前的官员晋升考核制度,政府透明度不够所引发的寻租空间的存在,以及公共财政体系的不健全等。因此,要真正使企业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导,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必须改革政府治理的模式,如加大"垂直化管理"以减少地方政府的权限、改革地方官员的晋升考核激励体制、提高政府透明度,同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地方政府围绕GDP增长的政绩诉求如何影响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并进一步考察了官员异地交流的制度设计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以GDP增长为基础的政治晋升锦标赛下,地方政府强烈的政绩诉求促使地方官员不断干预当地企业对稳健性会计政策的运用,从而降低了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但是,中央政府制定的官员异地交流制度能通过缓解地方保护主义和削弱地方宗派主义而降低地方政绩诉求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负面影响。本文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以GDP增长为基础的考核模式所存在的弊端,也有利于启示后续研究结合政治因素分析新兴市场的公司问题。  相似文献   

17.
摘要:在财政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当前,财政分权的作用备受关注。从财政收入与支出分权的角度,基于2012-2018年我国30个省级层面面板数据,结合SBM GML模型,分析和检验财政分权对绿色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绿色生产率整体呈现逐年改善的现实特征,但财政分权却显著抑制了各省的绿色生产率。上述抑制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在非东部地区更明显。进一步,地方政府竞争构成财政分权影响绿色生产率的关键机制。在财政分权时代下,应持续推进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因地制宜地发挥财政分权对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作用,健全地方政府及官员考核机制,促进绿色生产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地方财政行为可能会影响环境政策的执行,在财政分权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地方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税收收入而采取放松环境质量管理的策略行为,导致"竞争到底"现象的出现。基于这一理论假设,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现行环境税费的环保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应积极推行绿色GDP等考核指标;明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环保责任;中央政府应规范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等等。  相似文献   

19.
以往“GDP锦标赛”考核下,政治和经济体制机制因素叠加共振造就了中国的“增长奇迹”。新时代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从“GDP锦标赛”向多元化转向,后者更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遏制房价上涨。地方政府官员面临着“经济增长”和“遏制房价上涨”的冲突任务,为避免晋升风险,一些官员可能会出现“为官不为”。基于此,本文通过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的激励机制,研究认为:中央政府在对房地产倚重型经济地方政府提出稳住房价和发展经济两方面要求的同时,更应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进行职责划分,并完善财税机制体制,拓宽地方政府财政来源,激励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其解决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官员为追寻地方经济增长牺牲了环境,然而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都影响官员晋升。重污染企业投资能带动当地GDP增长,也会带来严重环境污染。本文以我国1999-2010年重污染行业(1)上市公司所在的191个地级市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重污染企业投资对地方官员晋升的影响。结果显示:重污染企业投资的增加对地方官员晋升概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环境绩效在官员晋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官员晋升机制改革的政策起到了初步作用;并且这种负面影响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和东部城市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