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量财政分权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促进本地经济绿色转型作用显著,但会阻碍相邻地区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地方政府行为在二者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财政分权主要通过促进地方政府合理竞争、提高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强度促进经济绿色转型,提高财政分权程度会强化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但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5—2018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研究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国层面财政分权和金融显性集权对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作用,但金融隐性分权也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定部分产生正向作用;区域层面金融隐性分权在东部地区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生正向作用,而其他地区则更倾向于财政分权和金融显性集权.因此,需要确立因地制宜的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制度安排,优化各级政府财政体系的建设,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发展,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财政分权、晋升竞争与企业研发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内生于财政分权和晋升竞争制度安排的地方政府干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指出在财政分权与基于GDP增长的官员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官员追求任期内的政绩和经济利益的诉求更加强烈,这导致地方政府以及政府官员会利用控制的资源或手中的权力积极干预辖区企业经营行为,影响了企业作出有效率的投资决策,旨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基于GDP的晋升激励的地方政府干预行为抑制了辖区内的企业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4.
自1994年的财政分权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投资支出占地方GDP的比重越来越高.本文通过选取我国31个省市1994年-2010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投资效率最高;西部地区投资效率最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对政府投资增加的拉动作用最强,西部次之,这说明我国中西部仍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利用1995~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针对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的地区差异效应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竞争形式、地方政府父爱主义倾向以及地方政府对境外投资资本优惠力度等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我国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后危机时代政府干预与银行信贷以 及不良贷款率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发现:地方政府干预显著带来地区信贷增长以及不良贷款 率下降;地方政府通过对国有经济进行干预,可以显著带来地区信贷增长,但对降低地区不良 贷款率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政府干预有助于提高地区信贷增长并降低不良贷款 率;西部地区政府通过干预国有经济能带来地区信贷增长;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政府 通过对国有经济的干预降低地区不良贷款率均不会产生太大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经典的宏观经济理论及储蓄与投资相关关系检验法,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对中国的财政分权与贸易不平衡对区域间资本流动性的影响及分地区的资本流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全国层面,财政分权的提高或贸易不平衡度的降低会促进区域间资本流动,在地区层面,环渤海、东南、西北、中部、西南和东北地区内的资本流动性依次减弱.总体上,为提高区域间资本流动性,政府应进一步财政分权,同时着力降低区域的贸易不平衡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计量经济方法,探讨了中国式财政分权及建立于此基础上的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本身对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支出有一定的正向作用,政府竞争本身的影响存在着地区异质性差异,而较高的财政分权与政府竞争结合在一起时,会对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支出产生负向激励。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了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投入在中西部地区存在着较显著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现象,以及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过程中公共卫生配套投入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突出的“土地财政”问题,利用199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转型期我国土地出让收入和价格是否由财政分权和经济目标考核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在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通过出让更多的土地来获得收支平衡,导致出让收入增加和价格快速上涨;在经济目标考核下,地方政府会采取工业和商业混合发展模式,工业上采取协议方式低价出让土地与商业上采取“招拍挂”方式高价出让土地,两者之间差距逐渐扩大;房价和地区市场开放度也影响土地出让收入。  相似文献   

10.
伍艳  文斌 《海南金融》2012,(3):15-19
地方政府干预是影响区域金融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显示,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财政收支缺口比率与金融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干预程度也直接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通过面板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干预行为越强,地区不良贷款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2001~2008年中国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考虑个体异质性和参数异质性的基础上,基于Koenker(2004)提出的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方法,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确实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但不同分位数水平下其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样本分组的稳健性检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考虑地方政府财政分权的空间策略性互动竞争行为的情况下,财政分权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依然是显著为正的,而政府间财政分权的空间策略性竞争却抑制了绝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摘要:在财政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当前,财政分权的作用备受关注。从财政收入与支出分权的角度,基于2012-2018年我国30个省级层面面板数据,结合SBM GML模型,分析和检验财政分权对绿色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绿色生产率整体呈现逐年改善的现实特征,但财政分权却显著抑制了各省的绿色生产率。上述抑制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在非东部地区更明显。进一步,地方政府竞争构成财政分权影响绿色生产率的关键机制。在财政分权时代下,应持续推进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因地制宜地发挥财政分权对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作用,健全地方政府及官员考核机制,促进绿色生产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王翔  李凌 《财政研究》2012,(4):31-35
通过构建包含金融部门和财政分权安排的内生增长模型,从中央政府的视角研究财政分权与地区金融发展之间的关联:分税制后,中央政府收入目标趋于合理,面向地方政府的分权安排及其变动影响了地区金融发展。使用1994~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发现:以财政收入衡量的分权水平对金融发展有促进作用,而事实上的过度分权却产生了抑制效应;财政分权对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具有促进作用,不利影响体现在中西部。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98~2012年各省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广义矩(GMM)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财政分权、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的特殊性,财政分权、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成正相关性.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基于财政分权的双门槛效应,当财政分权水平较低时,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当财政分权高于一定水平时,社会保障支出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5.
法治水平、地方政府干预行为与金融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法治约束地方政府对财产权保护和契约维护干预的角度论述了我国转轨过程中投资者保护和最终决定的金融发展水平。首先从分权改革制度设计的分析入手,论证分权后一定程度上成为独立行为主体的地方政府在约束缺失的情况下,为缓解财政压力向辖区内经济体伸出了掠夺之手。并且政府的权力边界在分权后的扩张干预了契约维护质量。本文利用1987-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证实了伴随改革进程,法治水平的提高有力地约束了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促进了金融的发展。最后文章提出随着改革的推进,尤其是进入市场经济制度日益完善的后改革时期,要继续大力推进规范政府行为的法治建设,更好地保护私人投资,金融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2009-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其财政汲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过高的财政压力显著抑制了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提升;财政压力能通过税源流失、转移支付依赖等方式在有效性和规范性层面抑制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提升,在与政府竞争的共同作用下还会降低政府财政努力动机;财政压力对财政汲取能力的抑制效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财政分权程度下具有显著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为切入点,运用1995-2008年我国分省面板数据,以地方政府财政赤字率为风险指标,对财政分权和由财政分权引发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地方政府的赤字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都显著的影响地方财政赤字水平,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地方财政赤字水平越高;地方政府竞争越激烈,财政赤字水平也越高;并且由财政分权带来的地方政府的竞争效应能够更好解释地方政府的赤字膨胀,而非财政分权本身。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因"重基建、轻民生"而饱受诟病,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呈现经济性特征,已有研究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分权的支出效应,却未曾问津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本文基于中国省以下不同类型权力下放的多样化选择,结合分权时序理论,探讨不同分权时序模式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差异.研究证实,无论是行政分权先行还是财政分权先行,都会导致县级财政支出结构的扭曲,前者会带来民生性支出的显著缩减,而后者则会带来生产性支出的显著扩张.通过梳理不同类型分权改革的具体内容发现,对于实行行政分权改革的地区而言,在改革中对民生项目建设作出明确部署能够有效改善对民生支出的挤占,而设立县域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则会加剧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生产性;就实行财政分权的地区来看,明晰各级政府支出责任有助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而针对县级财政设立增收节支的激励措施则会产生截然相反的作用.本文的研究不仅为理解地方财政支出行为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也为下一步推进和完善分权改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保基本、惠民生"背景下,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的现实意义凸显.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诠释财政分权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的内在逻辑,然后基于2010-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财政分权对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降低了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而对规模效率并无显著影响;相对于财政收入分权,财政支出分权程度的提升对纯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分权会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进而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其次,财政分权对纯技术效率的负面效应随着效率值的提高而不断增强.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提升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黎欢 《武汉金融》2014,(4):20-23
以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本文考察了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在地方政府干预和银行自身改革两种力量的作用下,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变迁的影响,相较以往文献对金融发展、地方政府干预两个关键指标的刻画做出显著改进。研究发现,一方面地方政府在财政分权造成的"弱财政"背景下对地方银行信贷进行干预,会固化资本积累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方面金融系统的市场化改革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向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集约型"转变,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