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源 《金融纵横》2013,(11):53-57
本文基于国际收支平衡表,阐述了目前江苏省跨境人民币交易现状以及在人民币结算背景下短期跨境资金异常流动情况,分析了本外币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宏观政策调控效应的影响和跨境资金监管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加强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深刻影响.影响跨境资金流动的因素趋于复杂,资金流动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趋势,给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监管带来新的挑战.本文结合新形势下跨境资金流动状况,深入分析当前跨境资金监管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跨境资金监管体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金融量化交易模式迅猛发展,全球跨境金融活动日益频繁,交易模式日趋复杂,跨境资金流动对我国金融体系带来了较大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风险。为此,本文通过研究长臂监管与穿透式监管理念,借鉴别国成功经验,提出我国的本外币监管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推进,本外币跨境资金流动的现状对现行跨境资金监管模式提出了新挑战.本文在比较跨境人民币资金与跨境外币资金管理政策基础上,指出了当前跨境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建立并完善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金管理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和涉外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参与跨境经济交往的活动日益增多,境内个人"走出去"境外投资也日趋活跃。然而,目前我国境内个人境外投资尚存在一些政策限制和制度缺失,不利于实现国际收支的均衡管理,同时使部分个人跨境资金交易游离于外汇监管之外,给异常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跨境资金流动规模增长迅速,推动了国内经济增长,也给经济金融安全带来了挑战.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的现状,研究了国际监管经验及相关启示,并提出完善我国外汇管理框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币在跨境收支结算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影响跨境资金流动的重要因素.本外币监管政策协调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而当前我国对本外币跨境资金的独立监管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针对本外币跨境资金流动现状,着重分析本外币监管差异及产生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本外币一体化监管体系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开放度的提高,境内外关联公司间的跨境资金流动日益频繁,交易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此举能够满足融资和避险等实际需求,有利于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提高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能力;但同时,境内外关联公司的非公允性关联交易逐渐增多,存在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及隐患,对外汇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目的和方式非公允性跨境关联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交易的目的并非出于正常的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也未按照公允条件进行的跨境交易。非公允性跨境关联交易破坏市场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原则,阻碍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为传统进出口贸易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对跨境资金的监测和管理提出了挑战.本文从外汇管理的角度,详细介绍了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分析跨境电子商务的业务模式入手,对目前外汇监管难点加以阐述,并提出了规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履行WTO的承诺:实现金融业业的全面对外开放。我国对银行业的监管面临新的挑战和情况。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新情况是我国当前银行监管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一大亮点,并对本外币一体 化监管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从“本币优先”理念出发,以我国跨境结算本外币一体化监管为切 入点,尝试建立理论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系统分析“本币优先”理念与一体化监管的内在逻 辑及影响机制,回答了宏观战略与微观风险防范职能分工、一体化监管与“本币优先”理念逻 辑统一等问题,并提出了新形势下践行“本币优先”理念、加强本外币一体化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保险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问题逐渐受到世界各国重视。目前我国的保险监管制度虽已逐渐将保险系统性风险纳入监管范围,但现有的监管措施过于简陋,难以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为此,在厘清保险系统性风险内生性根源与制度性根源基础上,反思我国保险系统性风险既有监管规则之不足,认为我国保险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应然诉求是建立金融机构协调合作机制的法制化路径、提高保险宏观审慎监管相关立法、将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与保险宏观审慎监管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美经贸摩擦呈现出“长期化”的迹象。中美经贸摩擦与战略博弈已经进入深水区,并可能向金融领域蔓延。经贸摩擦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与投资者预期的影响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金融开放前沿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市场建设与融合发展,加速金融开放的进程与各项金融政策的落实,已非常紧迫。本文在对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应尽快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金融特区”,进一步加大金融业的开放力度,倒逼国内金融机构不断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我国国际金融话语权,建设金融强国。  相似文献   

14.
资产管理业务连接着融资方和投资者,兼具融资属性和投资功能,是金融市场的 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之后,我国资管业务迎来一波快速增长浪潮。但与欧美国家相对成熟的 资产管理业务体系相比,我国的资产管理业务起步较晚,在驱动因素、主要产品、业务模式、 行业监管等方面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本土特征。本文通过对中外资管业务的系统梳理和横向比 较,以期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得出有助于完善我国资管业务规制、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 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银行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应对?银行公司治理是个关键。巴塞尔原则和我国有关的法规制度,对银行公司治理有积极作用。但是,公司治理是否有效,还需通过银行的商业实践来验证。优化董事会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并重视利益相关者的作用,是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提高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是银行保持长久竞争力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studies cross-country risk spillovers through C-vine copula quantile regression. We find Both China's and the US markets can result in large risk spillovers to East Asian markets. Furthermore, their significant conditional spillovers indicate they can emit risk through an intermediary market. However, their distinctive dependency structures with East Asian markets reflect their differences in spillovers to the markets in magnitude. The risk spillovers from US are stronger than China in magnitude. Moreover, the risk spillover from China's stock market during its high-volatility period is weaker than the whole period, 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US market. It may imply Chinese financial influences gradually increase with Chinese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Our resul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macroprudential regulators adopt the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to deal with the cross-border risk spillovers, and for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in risk hedging, derivative valuation and investment.  相似文献   

17.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 署。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是预算执行、监督等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 率、建立现代化财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进程, 全面分析我国国库参与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国库视角下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相 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利用31省市2005~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金融产业存在不断增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集聚性,邻接地区的金融产业集聚具有溢出效应;资源禀赋能部分解释中国金融产业区域集聚,在控制新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影响下,资源禀赋因素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不再显著;新经济地理变量和产业政策变量对金融集聚有正的促进作用;中国金融产业区域差异明显,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9.
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接着运用突变分析和 SVAR 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路径为:“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且它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存在“期限结构效应”,即互联网金融在短期内会增加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但从中长期来看,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不大,两者可作为互利共生的事物共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存在对我国金融改革有很好的倒逼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金融监管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运用SFA模型计算我国11个自贸区金融产业效率,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 实证分析金融产业效率影响因素对效率的作用。结果表明:金融产业中就业人数比固定资产投 资占有更重要的位置;对外开放程度、金融集聚程度、地方政府支持和人力资本对金融产业效 率的增长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