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国家)与银行经营者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文中应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合约设计中应包括以激励合同为特征的内部利益激励和以竞争性市场为特征的外部激励两个方面。建议采取相应措施,将银行的整体发展与银行经营者(代理人)的自身利益联系起来,使得银行经营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银行所有者的盈利目标。  相似文献   

2.
从“内部人控制”看会计信息失真:兼评会计委派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联生 《上海会计》1999,(12):45-46
一、“内部人控制”与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内部人控制”是日本学者青木昌彦分析了70年代和80年代中欧、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特有情况而提出的。它是指企业内部人员(如厂长或经理、职工等)在事实上而非法律上拥有了对企业的控制权。根据现代企业理论,资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他们的目的往往是不一致的。如果缺乏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经营者就有可能作出违背所有者利益的事情。可见,“内部人控制”实质上是委托—代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内部人控制”是由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  相似文献   

3.
国有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国有商业银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在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实施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有效地化解委托—代理问题。本文在对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约束模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剖析了国有商业银行现有激励约束机制的缺陷与不足,并据此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赢利性企业,在经营货币资金的过程中,与储户(社会公众和企业)、与贷款户(个人和企业)、与它的上级管理部门形成了一连串的资金使用上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制度约束的弱化,很可能产生道德风险。其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损害储户利益的行为,如存款过程中拒绝接收零币、残破币,低于或变相低于国家规定利率向储户支付利息。二是损害贷款户利益的行为,如高于或变相高于国家规定利率向贷款户发放贷款等。三  相似文献   

5.
委托代理理论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在代理人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实现委托入的效用最大化,即所谓激励相客的问题。本文对委托代理理论的假设前提、委托代理关系、代理问题、代理成本、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来构建激励约束模型已成为当今委托代理理论的主流。  相似文献   

6.
激励性股票期权是针对现代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不一致,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激励约束的一种制度安排,本文对其本身的局部性和在我国现阶段施行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并对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问题提出市场化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银行监管的激励相容理论 1996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教授威廉·维克里(William Vickrey)教授和詹姆斯·米尔利斯(James Mirrlees)教授提出了著名的"激励相容"的概念.他们指出,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可能产生"代理人问题".即由于代理人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加上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代理人的行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又难以观察到这种偏离,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从而出现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参与风险投资的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存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从而造成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文章分析了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并且提出风险投资者对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参与风险投资的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存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从而造成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文章分析了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并且提出风险投资者对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而委托人与代理人天然存在着利益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为代理人伤害委托人利益提供了可能。具体到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政府监督乏力、相关激励措施缺位、购买程序不完善以及我国社会组织发展不充分等原因,致使社会组织道德风险发生的几率进一步增大。因此,本文认为,一定要建立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激励以及规范购耍程序,同时还要强化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培育力度,力争有效规避政府购硬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过程中社会组织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1.
证券公司治理中的经理人激励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券公司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描述 在证券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下,经理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自身效用最大化,与股东追求的公司资产不断增值的目标不一致,两者利益会在一定情形下产生冲突,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如处理不当,都会加大代理成本,其中道德风险是指因证券经理人故意隐藏行为、隐藏信息、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使股东利益遭受损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何世文 《新理财》2015,(1):43-45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不断分离,企业的所有者和企业的经理人员的利益冲突日益严重。经理人员与企业所有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已经成为公司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股权激励通常被认为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式。那么,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股权激励,其动因究竟何在?内在机理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动因不同,产生驱动力量的强度不同。机理是理念,是事情的变化的原因和道  相似文献   

13.
一、国家控股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问题 激励约束问题源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所以要想建立和完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分析国家控股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问题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股票期权与上市公司经理人激励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签约双方目标函数不一致且信息非对称,引致激励不相容问题发生.要解决此问题,必须注重代理人长期报酬设计,将经理人利益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采用股票期权的制度安排方式,以股票增值实现代理人的剩余索取,能有效防范经理人道德风险的发生.针对我国国企经营者长期激励偏弱的现实,引进股票期权制度,重塑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对深化激励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析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必然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在这种代理关系中,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在利益目标、风险态度上并不完全一致,加之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非对称性,经营者很容易为追求自身代理收益而不惜牺牲所有者的利益。因此对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是降低代理成本、维护所有者利益的有效途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与所有者职能联系在一起。伴随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二十年来“放权让利”、“政企分开”等的…  相似文献   

16.
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存在着严重缺陷.有效建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涉及到所有权、激励、监督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企业里,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成为委托人,管理者成为代理人,这就出现了委托代理关系。协调委托代理关系,确保委托人的利益不受侵害,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企业在决策、执行、激励和监督约束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行为分析 (一)特征分析 在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行为中,普遍存在着委托代理链条过长以及由此产生的信息严重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19.
信息非均衡是银行信贷道德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主要表现在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非均衡、银行现有机构内部出现的信息非均衡,银行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相关道德风险也不容忽视.要通过明晰银行产权、建立富有效率的银行经营机制、建立科学的客户经理激励约束机制与绩效考核机制、积极构建全面的社会诚信档案等措施有效地防范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委托代理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风险分担收益分享的关系,这种关系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在股份制公司中,作为公司所有者的股东将公司所有权委托给通过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代理行使,形成所有权代理关系。董事会通过契约把公司的经营权委托给经理人员行使,形成经营权代理关系,这种双层代理关系使股东对经理的所有权约束力弱化,导致经理经营企业的价值往往小于他是企业完全所有者时经营企业的价值,这两者之间的差额被称作“代理成本”。我国国有企业的绝大部分资产是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的终极所有者为全体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