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任统 《中国金融》2003,(9):23-25
2003年第一季度,金融运行出现显著变化,表现为,货币供应量增长明显加快;居民储蓄增加过多;金融机构贷款增长过快;受企业和居民对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及结售汇体制的影响,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央行被迫大量购买外汇,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金融运行基本情况1.货币供应量增长明显加快据初步统计,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9.45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年同期高4.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1.7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M2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是狭义货币M1、居民储蓄存款和单位定期存款增长很快。狭义货币M1余额为7.14万亿元,同比增长20.1%,增幅比…  相似文献   

2.
浅谈外汇储备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勇 《新金融》2004,(9):25-28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外汇储备注资国有商业银行是否会带来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存在分歧。笔者认为货币供给量是否增加的核心在于这部分外汇资本金能否再次被兑换成人民币,增加流通中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外汇储备注资商业银行,从本质上讲,是通过增发货币来补充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在目前宏观经济存在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下,央行应谨慎使用这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2007年,“流动性过剩”成为中国经济讨论中出现的最为频繁的关键词之一,甚至在总理的工作报告里都谈到了这个。为了防范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通货膨胀,央行在一年之内七次上调准备金率,但似乎都是治标不治本。那么,流动性过剩产生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化解当前市场中存在的流动性过剩呢?本文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一、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分析(一)表面原因1.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外汇占款大幅增长自2004年5月起,我国贸易连续表现为顺差。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到8536亿美元,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截至2006年末,我国贸易顺差已达到175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3%。此外,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吸引了大量国际热钱涌入国内,贸易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使得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由此带动外汇占款快速增长,外汇占款已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2006年1-10月,因为外汇占款央行被动地增加了货币投放1.6万亿元,是当期M1的增加额的1.48倍,即使货币当局大量使用央行票据等公开市场操作进行对冲,当期流通中现金仍同比增加近3000亿元。2.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积累了巨额社会财富近几年,国...  相似文献   

4.
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勇 《南方金融》2007,(3):38-40
近年来,受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活跃、QFII增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等因素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迅速增加。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规模不断扩大的外汇储备引发了一些不利的后果,外汇占款过多导致货币供给居高不下、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进而造成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和宏观调控带来了诸多干扰。本文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物价稳定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本文应用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货币供应量(M1、M2)、外汇储备、汇率对物价(CPI)的影响,发现货币供应量增加是CPI上涨的格兰杰原因,对CPI的冲击比较明显;外汇储备增长不是CPI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对CPI上行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2003,(15):1-1
今年上半年,我国金融整体运行平稳,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本外币各项贷款大幅度增加,金融机构流动性正常,外汇储备大幅上升,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到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0.5万亿元,同比增长20.8%;狭义货币M1余额为7.6万亿元,同比增长20.2%;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5.9万  相似文献   

7.
2006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9411.15亿美元.同比增长32.37%。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累计增加1222亿美元.同比增加了212亿美元。作为世界第一储备大国.急速增长的外汇储备。扭曲了中国货币银行体系和银行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国内巨大的人民币外汇占款压力。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银行放贷的闸门难以抑制.资金陷入流动性泛滥.给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带来了巨大隐患。因此减缓外汇储备过度增长.适时进行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已成为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外汇储备的增长通过外汇占款,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外汇储备的增加会改变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增加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影响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对货币当局的政策调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通过对1993-2006年的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对基础货币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会引致基础货币的快速增长。需要通过调节国际收支,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变经济结构来调节基础货币增长过快。  相似文献   

9.
任统 《中国金融》2005,(15):37-39
上半年金融运行主要特点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平稳,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幅继续上升;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回升;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明显增加,中长期贷款增速有所回升,二者增速差距继续缩小;储蓄存款增长平稳.企业存款继续同比多增;外汇占款持续快速增加,基础货币净投放770亿元,货币乘数有所扩大;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利率下降幅度趋缓。  相似文献   

10.
《证券导刊》2011,(17):9-9
“人民币升值不会直接导致外汇储备损失。”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近日学者的“因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003年以来外汇储备损失2711亿美元”之观点,这位负责人从三个方面予以回应。在这位负责人看来,外汇储备是外汇资产,以美元作为记账货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导致了外汇储备折算成人民币的账面价值变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增加,国家外汇储备投资的风险偏好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借鉴 J. H.Makin(1971)的方法,构建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配置理论模型,讨论在效用最大化的情况下,储备资产投资如何在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原则间进行权衡。假设外汇储备仅投资于美元和欧元两种币种资产,选取2000年初~2014年第三季度的10年期美国国债和欧元区公债季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检验等方法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储备货币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与储备货币收益率及其三阶矩显著正相关,国家外汇储备投资总体而言是风险规避型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激增,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矛盾突现,作为储备资产之一的黄金的合理配置,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黄金的货币属性和实物属性,分别基于储备功能和对冲作用分析了黄金配置问题。研究表明,基于储备功能的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合理比重为5.87%,基于对冲作用本文提出依据PI指数来配置黄金。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一半以上都投资在了美国债券和以美元表示的不动产上。为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外汇储备结构需适时调整。本文在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原则下,结合海勒-奈特模型、杜利模型考虑的相关因素,对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与币种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并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曹辉  张士云 《海南金融》2010,(11):10-14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我国连续多年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顺差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央行被迫增发基础货币致使通胀预期上升,货币政策在内外失衡时的作用受到影响。本文运用回归分析和VAR模型验证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变动实证检验外汇储备增加、央行货币冲销对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最后基于实证检验结果提出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邵新力  李蕾蕾 《海南金融》2007,(9):《海南金融》-4-6,14
截至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8536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外汇储备持有量第一大国,其后我国外汇储备也呈不断增长的态势,到2007年3月已达12020.31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意味着面临的风险也在持续增加.因此,如何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币种组合成为目前需要迫切研究的课题.本文根据国内外已有研究确定了外汇储备货币结构的影响因素,结合因子分析法,得出了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组合的新选择,提出了我国外汇储备货币组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新思维审视中国外汇储备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汇储备是一国国际经济活动往来形成的特殊的外币债权,中国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的特点以及热钱的大规模流入决定了中国当前的外汇储备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过多的外汇储备必将产生较大的机会成本风险,并且面临着较大且频繁的汇率风险以及境外金融机构倒闭和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给国内的流动性控制和金融调控带来诸多的困难,增加了贸易摩擦的频率。要审时度势,通过加快国内经济结构调整、鼓励走出去、多元化运作储备资产等形式规避中国外汇储备所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调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针对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格局变化,提出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概念,阐明新型金融危机独有的特征,指出全球新型金融危机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本文的分析显示,在全球新型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应该向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方向调整,尽管目前时机尚未成熟,但近年来相关方面的发展已经为人民币将来走向国际化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文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a re-examination of the exchange rate exposure and foreign currency derivative use by Australian resources firms in the 2006–2009 period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ed volatility caused by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particular, we consider the interaction of a resources firm's exchange rate risk exposures, foreign currency derivative use and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simultaneously. Conforming to expectation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re companies are significantly exposed to exchange rate risk since the onse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evidence that the use of foreign currency derivative is more effective in alleviating exchange rate exposures during the crisis as opposed to the pre-crisis period.  相似文献   

19.
Foreign currency debt is widely believed to increase risks of financial crisis, especially after being implicated as a cause of the East Asian crisis in the late 1990s.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effects of foreign currency debt on currency and debt crises and its indirect effects on short-term growth and long-run output effects in both 1880–1913 and 1973–2003 for 45 countries. Greater ratios of foreign currency debt to total debt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s of currency and debt crises, although the strength of the association depends crucially on the size of a country's reserve base and its policy credibility. We found that financial crises, driven by exposure to foreign currency,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permanent output losses. We estimate some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for the risks posed by currently high levels of foreign currency liabilities in eastern Europe.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对外币的“货币反替代”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现阶段存在的人民币升值趋势下居民抛售外币持有本币这一"货币反替代"问题,已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和开放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国民收入水平、国际收支状况、人民币汇率稳定程度、国内外的短期利率水平及其差异、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人民币可兑换程度与外汇冲销机制的发挥。为此,要因势利导,加快推进人民币可兑换的步伐;改革和完善银行结售汇制度;增强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实施多元化储备政策,减少经常项目顺差;变招商引资战略为招商选资战略,限制投机性资本流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