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政府审计在政府部门内部控制中的外部监督作用,并针对政府审计参与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活动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提出开发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评价指南,加强对于控制环境与风险的评估,推动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公示制度,针对内部控制的效益审计应兼顾效率与公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研究述评与改革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建设是当前我国内部控制建设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国内外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述评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立法、与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协调、正确界定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目标、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美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美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逐步演进的过程,将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向管理控制发展、内部控制框架三个阶段,得出了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框架的形成,应建立在借鉴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的内容框架基础上,加强管理层的重视,重视外部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作用等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而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却尚属空白,不利于其职能转变、风险防范。因此,如何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研究的起点,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显然成为理论研究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在对我国政府部门的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概念、目标、原则和要素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另外,本文在结合政府部门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国家立法为保障、内部审计为辅助、信息披露为抓手、外部审计为促进的内部控制实施机制,保证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
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述评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立法、与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协调、正确界定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目标、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主要论述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主体、具体活动的控制范围界定、构建原则三个问题。我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主体从当前来看主要是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其中财政部门是设计主体,审计部门发挥评价主体作用。内部控制受到政府部门内部行政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应集中于经济业务活动,而不过多涉及行政业务活动,应体现服务导向、公平效率、合法合规等原则。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民主进程的加快和强化政府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政府部门内部审计作为政府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全社会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我国,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众也对政府部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迫使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本文结合我国政府内部审计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李娜 《理财》2012,(4):78-79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政府部门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和为人民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政府各级机关内部控制偶有失控现象,导致财务舞弊案件时有所闻,政府采购也常有发生违纪情况,这说明政府部门对内部控制的观念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未尽人意。随着我国政府逐步向服务型、绩效型政府转变,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建设亟待加强。一、我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相关规范概况2004年,我国审计署发布了《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准则认为内部控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政府部门内部审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独立性,推行总审计师制度,丰富内部审计职权,加强能力素质培养,建立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等几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方内部审计十大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内部审计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了产业界、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充分肯定。然而,要使内部审计专业在新的世纪里更加受到重视,内部审计从业人员必须不断努力,对内部审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的预测。目前,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已成立专门小组研究内部审计发展的未来趋势。一、从控制到风险:在过去数十年中,控制导向审计是内审人员普遍使用的审计方法,是增进内部审计绩效和管理组织风险的主要工具。内部审计人员已被训练为内部控制制度评估、建议的专业人员,并将审计重点放在单位内部控制的规…  相似文献   

11.
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工作是国家审计的基础,是政府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日益凸显。它不仅适应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而且有利于政府部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建议,旨在推动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2.
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的特有主体,绝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都具有政府部门授予的行政管理职能。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不断推进,内部审计已成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活动,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有效手段。笔者根据自己多次参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经验和体会,就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观念和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和增强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内部控制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分类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结构控制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对我们的启示是:资产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内部控制发展的基础;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内部控制目标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应注意的问题是:树立风险意识;内部控制审计与风险导向型审计相结合;将内部控制审计与风险导向型审计结合;加强审计风险预测,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分类控制审计风险;加强审计专业思想和审计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抓紧审计专业知识的更新;促进审计人员尽快掌握现代化审计手段.  相似文献   

14.
刘英 《中国外资》2013,(15):269
在企业中,内部有效的控制是保障企业内部相关目标的控制。其中详细评价法以及风险基础法是我国目前企业内部评价的两种方法。而对两种方法的效益以及效率进行比较,风险基础法优于详细评价法。有关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风险基础评价法应给予相应的规范和指导,以便要求与引导企业以及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和审计中实施风险基础法。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行业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因其与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风险的高度外部性与危害性,一直是政府部门、实业界、理论界乃至平民百姓关注的焦点,而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是防范银行业风险的重要保障机制。本文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改进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完善内部审计机制,推进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等问题加以探讨,以期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企业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又进一步影响着内部审计的执行。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及内部审计相关理论研究,结合我国企业当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现状,探析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英 《中国外资》2013,(22):119-120
在企业中,内部有效的控制是保障企业内部相关目标的控制。因此,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评价方法要在保证一定的要求之下的。其中详细评价法以及风险基础法是我国目前企业内部评价的两种方法。而对两种方法的效益以及效率进行比较,风险基础法优与详细评价法。有关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风险基础评价法应给予相应的规范和指导,以便要求与引导企业以及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和审计中实施风险基础法。  相似文献   

18.
审计     
《财会学习》2015,(3):4
中注协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解答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日前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解答》。该问题解答共包括9个问题,内容涵盖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联系、区别与整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区分,内部控制审计与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之间的关系,与控制相关的风险对控制测试的影响等多个领域。自2012年起,  相似文献   

19.
2015年2月5日,中注协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解答》。该问题解答共包括9个问题,内容涵盖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联系、区别与整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区分,内部控制审计与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之间的关系,与控制相关的风险对控制测试的影响等多个领域。自2012年起,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在主板上市公司陆续实施。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框架下,中注协于2011年10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工作计划》的安排,协会近期开展了内部审计情况调研和 CIA 跟踪调查。开展内部审计情况调研是为掌握内部审计动态,分析内部审计形势,研究内部审计发展方向,指导内部审计工作。通过调研了解内部审计工作的总体情况,总结内部审计工作的典型经验和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内部审计情况的调研范围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