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始于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银行体系的顺周期性问题进一步引起了银行业、监管层、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为了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增长顺周期性的具体特征,检验我国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非线性、非对称特征,本文采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的顺周期性是非对称的,在经济增长速度比较低的阶段,经济增长的波动对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认为,信用评级迁移、货币政策效应及银行经理人羊群效应的非对称性,是导致商业银行信贷增长顺周期性非对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资产组合行为:1995~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在银行资产配置中所起的作用。论文首先构建了一个投资组合模型,论证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资产组合行为的理论关系。然后对我国银行业从1995年至2009年的两者关系作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在银行的投资决策中有着显著影响,当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时,银行资产配置中的贷款份额下降,贷款/资产比率截面分布方差减小,出现羊群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基于收益率分散度指标CSAD的CCK模型,以及将市场分为上升和下降时期的A-CCK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银行业板块的羊群效应。结果发现,银行业板块不存在羊群效应,股价上升和下降阶段也都不存在羊群效应。  相似文献   

4.
研究证明,人类的从众本能,人群间的沟通传染,对报酬和声誉的需要以及信息的不确定性,信息的成本过高都可能导致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这些理论的研究对于人们掌握和控制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而有利于金融市场的规范建设和理性投资理念的建立。对银行经营管理来说,充分利用这些理论研究成果,趋利避害,克服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羊群行为,有效规避风险,同时认真研究市场客户,利用客户群体的羊群效应实施组合营销,对于提升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包含金融部门和政府部门在内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系统诠释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资本缓冲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渠道。随后,本文利用2007—2019年中国182家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对理论研究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显著降低银行资本缓冲水平,对银行资本缓冲的负向影响是通过降低银行资本金和增加风险加权资产共同驱动的。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资本缓冲的影响在小规模银行、地方性银行、非上市银行以及未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银行中更加明显。据此,本文认为,在新发展格局下,提高经济政策的可预期性能够有效促使银行持有资本缓冲以增强自身风险承担的能力,对完善资本监管框架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国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以及我国财税、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不稳定性上升。本文以2008—2018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实证检验宏观政策不稳定性对上市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与企业创新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且这种效应在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杠杆率和融资约束程度的提高则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水平之间的关系起到反向调节作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通过降低劳动力流动和提升资本溢价水平影响企业创新行为。本文对重新审视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企业部门投融资行为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2004—2019年中国对174个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和Baker等构建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采用固定面板效应模型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OFDI的影响,并通过引入企业家信心、双边投资协定等变量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OFDI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OFDI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家信心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中国OFDI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双边投资协定强化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OFDI的正向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OFDI的影响存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低、双边贸易规模以及地理邻近关系的非对称效应.  相似文献   

8.
在对羊群效应概念的理解基础上,采用CCK模型对中国银行业股市的羊群效应进行了检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我国银行业暂时不存在羊群效应。在文章的最后还对实证结果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国內银行绩效影响的短期效应,并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计量结果表明,由于我国经济金融体制上的固有特点,我国银行业绩效在面临外资竞争时,也表现出了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国1997-2011年121家银行实证检验我国银行业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以及银行特征的异质性对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的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是存在的;(2)银行资本充足性以及流动性在不同货币政策下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具有不同作用,这说明微观特征对银行货币政策风险承担具有差异化的影响,规模越大,银行结构集中越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研究结果显示,政策当局应协调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注重银行微观特征,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波  朱太辉 《金融研究》2020,481(7):134-152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向创新驱动转型,一个亟须研究厘清的关键问题是,银行业竞争如何驱动企业创新活动?本文关注银行价格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2013—2018年沪深两市的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中介效应”因果分析模型,实证检验了银行价格竞争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并识别出以融资约束为中介渠道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银行价格竞争不仅会提高银行的风险容忍度,直接增加R&D投资的信贷供给意愿,而且还会通过降低贷款价格和增加贷款可得性来缓解企业整体的融资约束,间接促进企业创新活动。这一机制在解除贷款利率管制之后以及在民营企业层面体现得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改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果以及实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明确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对于制定对外开放政策以及指导银行业的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竞争机制、创新机制、以及风险传染机制,并结合国内环境因素,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产生的影响。然后,利用1998至2007年12家代表性国内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和利润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营业费用率的降低暂无促进作用,宏观环境因素对传导机制的约束尚不明显。最后,本文提出了鼓励外资银行进入,促进中外资银行合作以及有效提高监管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流转税政策对增强银行业抗风险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流转税与银行抗风险性相关性的角度,对我国银行业流转税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提出了改革银行业流转税的政策建议,旨在增强银行稳定性。这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12—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风险承担和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环境不确定性会加剧企业的金融化程度.进一步的机制性研究表明,环境不确定性会通过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加剧企业金融化.研究结论对于企业有效管理其金融化行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政府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2017年4月份财政部发布了重新修订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金融工具准则>,新金融工具准则改变了银行业部分会计确认和计置的标准,使得银行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出现波动性变化,进而会对银行收益的不确定性产生影响。同时,我国已进入经济增长放缓、结构优化调整的新时期,金融风险问题日益凸显。鉴于此,本文在新金融工具准则全面实施的环境下,研究如何利用会计信息对银行金融风险开展监测,并借助空间趋同模型分析区域溢出效应以及区域对整体金融风险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波动、不良贷款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经济变动及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波动的信贷周期及银行亲周期性的双重特征极易触发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本文以经济波动与不良贷款的关系为切入点,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上述问题并证明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研究、评估经济波动对银行业的潜在影响、审慎使用信用风险模型、实施差别化的调控政策、推进银行战略转型等政策建议,以有效预防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7.
秦冲  吴瑕 《时代金融》2009,(5X):37-39
本文选取我国银行业市场上占主要地位的14家银行1998~2007年的面板数据,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我国银行的经营费用、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净利率降低,但由于技术外溢效应的作用,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我国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得到一定提高。本文还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不同类型银行业法人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分别确定各银行机构流动性综合指数,并建立相应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货币政策对于各机构流动性的影响程度和长期变化趋势,从实证角度探讨宏观政策调控与不同类型银行机构流动性的关系,以及各银行业法人机构对于宏观调控政策的传导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2014年至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切入,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会计信息可比性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会计信息可比性有显著正效应,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代理成本加剧会抑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正向影响;按照企业生命周期分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正向影响在成熟期的企业最高、成长期的企业次之、衰退期的企业最弱;代理成本抑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会计信息可比性正向影响在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存在差异,按照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顺序依次减弱。本文对于资本市场建设、企业治理制度完善及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经济行为决策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宋全云  李晓  钱龙 《金融研究》2019,469(7):57-75
基于大样本微观银行信贷数据,本文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的银行贷款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导致企业的银行贷款成本增加,且使得在中小型银行贷款的企业成本增加更多。异质性分析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对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大的企业如小微企业、私营企业等的银行贷款成本的影响更为明显。进一步,对企业的银行贷款违约风险的研究发现,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企业的银行贷款违约风险反而降低。这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使得银行选择风险评级更低的贷款,符合谨慎性动机。本文研究结论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时,银行“自我保险”动机的增强使得企业的银行贷款成本增加,这在中小型银行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同时也更多地转嫁给中小企业。本文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宏观经济波动等的研究提供了微观解释机制,并揭示了政府经济政策的一致性、稳定性对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