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避税是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涉及维护国家的税收权益,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从各国的情况看,反避税措施主要包括完善税收法规、针对某种避税形式制定特别反避税条款以及制定一般反避税规则。当前我国反避税主要应不断完善税法并加强反避税的队伍建设。此外,抑制国际避税应是我国今后反避税的重心。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偷逃税、避税现象还比较普遍,其在华避税出现了新特点。而我国反避税税制的不完善也致使反避税效率难以提高。因此,我国应采取一系列策略,积极应对反避税所面临的经济全球化挑战。  相似文献   

3.
避税与反避税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由于涉及到世界各国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制度、税收体系、法律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各国的认识和实际操作都不一致.我国反避税问题开始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三十年来,中国反避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我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反避税行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我国虽然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反避税工作仍是我国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避税与反避税作了简单介绍,然后通过对反避税历史的发展引出我国目前反避税工作的问题和现状,最后对我国的反避税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要有效进行反避税,必须对避税活动有一个准确而深入的认识。近年来避税活动日趋专业化、复杂化,表现为避税和偷税手段相互交织与使用;境内避税和跨境避税相互交织与促进;跨境避税中顺向避税和逆向避税相互交织;而且在跨境避税中,不同类型外商企业呈现出不同的关联交易定价规律等。提高反避税效率的对策包括: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全面指导反避税实践;提高税务机关有关反避税的信息占有量;加强反避税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日本反避税税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反避税税制由转让定价税制、资本弱化税制和避税地对策税制三部分组成,其中的资本弱化税制、避税地对策税制规定和转让定价税制中的预约定价方法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反避税税制有所启示。借鉴日本的做法,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反避税税制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赵东辉 《涉外税务》2007,226(4):40-4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跨国纳税人的国际避税行为已成为各国税务当局面临的棘手问题,引起各国的极大关注,并制定了相应的反避税措施。本文认为,我国税务机关应当深入了解国际避税的性质、特点和方式,借鉴国外转让定价调整、反资本弱化避税、避税港对策税制等经验,完善税收立法,提高我国国际反避税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般反避税条款,作为应对各种避税行为的兜底条款,其理解与适用问题一直是税务机关谨慎把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结合税务工作实际,在借鉴两大法系有关一般反避税立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一般反避税条款中有关"避税安排"、"税收利益"、"启动规则"、"税收后果"等概念的分析,提出完善我国一般反避税条款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世界各国围绕税源国际化、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的竞争日趋激烈,跨国公司通过转移利润等方式规避我国税收的问题逐渐凸显。跨境税源管理事关税收主权与经济安全,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和反避税已经成为我国税收领域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近年来,税务部门坚持服从服务于对外开放大局,切实强化跨境税源管理,积极推进反避税工作,为维护国家税收权益作出了积极贡献。借鉴国外反避税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税收实践,初步建立了反避税制度框架和操作指南;探索建立反避税防控体系,对防范避税行为起了积极作用;加大反避税调查补税力度,实现案件调查的全国联动,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避税问题正变得日益普遍和复杂,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税收权益产生了越来越重要和直接的影响。但在基层的反避税实践中,由于思想认识不足、措施不得力、专业人才缺乏等原因,反避税工作往往成为税收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基层反避税管理,笔者提出建议。在具体操作上:1.确  相似文献   

10.
浅议反避税的范围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税是纳税人针对税法不完善及各种难以在短期内消除的税收缺陷采取的回避纳税义务的活动。目前在深圳以至全国各城市避税现象都有存在,外商投资企业尤为严重。避税的方法多种多样,各国政府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权,增加财政收入,保障国际资本的正常流动,不断采取措施,完善税收制度,堵塞税收漏洞。在税收存在的情况下,避税与反避税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市场经济越发达,经营方式越复杂,避税与反避税的斗争也就越激烈。……  相似文献   

11.
在华外企的反避税审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转让定价、资本弱化、利用避税地以及选择公司组织形式等在华外企常用的避税方式和手段进行剖析,说明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应当将长期亏损、长期微利或跳跃性赢利却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的外资企业作为反避税审计的重点对象,并在提升立法层次、建立跨国合作机制、完善反转让定价税制、制定避税地和资本弱化税法、加强对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的研究等方面来完善反避税审计策略。  相似文献   

12.
顾添 《中国外资》2013,(8):229-229
反避税工作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正常体制的运行。尽管避税并不是违法的,但是这根本不符合国家税收真正的意图,税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种合理的制度,本文阐述了避税的危害,并且分析了反避税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相关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避税与反避税刍议云南民族学院干专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避税活动作为一种客观社会经济现象而出现;政府有针对性的反避税活动也日益受到重视。怎样认识现实生活中的这种经济现象,笔者拟就避税与反避税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避税是指纳税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合伙企业税收制度在反避税方面存在很多漏洞,合伙人往往通过合伙协议对合伙企业的利润亏损作特殊分配以及与合伙企业不按独立原则进行关联交易,规避纳税义务从而导致国家税款严重流失。本文从保护国家税收利益角度出发,针对我国合伙企业税收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实践中常见的避税形式,借鉴我国所得税领域其他立法的科学规定,以及美国、加拿大合伙企业所得税法反避税的先进立法经验,对我国合伙企业的一般反避税原则和特殊反避税措施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外资企业避税与反避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资企业的避税与反避税是一个长期而又普遍的问题,电子商务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使这一问题变得日益复杂,从而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外资企业避税的新动向,并提出了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税务登记和管理制度、建立涉外税收信息库等反避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报告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目前跨国公司全球避税的主要安排,揭示其避税安排背后的税制机理,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反避税制度、维护税收权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从CFC立法看国内反避税法与税收协定的相容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有必要、也极有可能列入CFC、资本弱化、一般反避税条款等反避税规则,但国内反避税规则与我国缔结的税收协定之间是否相互兼容这一点则被忽视了。由于反避税规则的一些规定与税收协定存在冲突,根据协定的优先性,国内反避税法很可能被税收协定排除适用。OECD范本注释2003年修订时在反避税法与税收协定关系上采取了新立场,认为反避税是税收协定的宗旨之一,协定本身具有反避税的功能,因此,国内反避税法与税收协定不存在冲突,税收协定不排除国内反避税法的适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交往及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关系中避税与反避税的斗争日益尖锐、复杂化。由于过去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我们的眼光一直被局限在国内,对国际上广为人知的避税与反避税了解甚少。因此,本文试从国际上常见的避税手法入手,探讨我国应采取的反避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加入WTO指日可待,跨国公司早已制定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包括企业组织战略。市场战略、理财战略,他们不仅要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更要面对中国的国家政策,其中,税收政策是他们研究的重点,而避税是他们必然要采取的战略手段,为了限制、减少、直至消除避税对本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世界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反避税措施,我国亦应采取相应对策,本基于我国的现状,着眼于未来的趋势和各国反避税的经验,就加入WTO对我国反避税影响、我国目前的不足和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20.
7避税与特别纳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均增设了“特别纳税调整”一章,它从实体法的角度,对关联交易的税收处理以及其他反避税措施作出规定,可以说,是反避税的全面立法。2008年7月9日至10日,全国税务系统企业所得税管理与反避税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提出的“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成为新时期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新要求。其中,“防范避税”成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完善反避税工作制度和业务规程,建立反避税与日常管理工作的协调配合机制,深入开展反避税调查,有效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