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2000—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市场潜能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市场潜能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市场潜能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具有空间倒"U"结构,其特征满足"威廉姆森"假说.进一步计算市场潜能的拐点值发现,在不同的空间权重下超过90%的样本位于拐点值左侧的递增区间,这表明市场潜能对本地劳动力流动具有正向效应,且在东部地区表现突出,而在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弱.在考虑市场潜能的空间溢出效应后,本地市场潜能对邻近地区的劳动力"虹吸效应"明显,具体表现为"空间竞争",并且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这种"空间竞争"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为强烈,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市场潜能对邻近地区争夺劳动力资源的空间竞争有所减弱.最后,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市场潜能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经济集聚与公共服务机制.结果表明,市场潜能通过集聚效应与公共服务效应可以有效吸引劳动力流入,扩大了地区劳动力存量规模,验证了之前的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2.
政府和市场关系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动态调整的过程。基于我国1980年-2020年的发展经验表明,政府扩张对资本配置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当人均GDP小于门槛值时,政府扩张的资本错配效应相对较小,当人均GDP大于门槛值时,政府扩张的资本错配效应急剧放大。但是,政府扩张促进了劳动力的优化配置,而且这种影响不存在门槛效应。新时代,我国需要优化资本在空间区域、行业领域以及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之间的配置,着力解决资本流动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省际间1995—2013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贸易开放、劳动力流动与我国地方公共支出规模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贸易开放引起了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同向”的增长效应;劳动力规模流动促使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支出来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者福利待遇;但劳动力流动对于引起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扩大的作用明显高于贸易开放。  相似文献   

4.
当前零工经济作为一种新就业形态引起广泛关注,但是关于零工经济形成机制及其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结合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研究了人均GDP、数字普惠金融与零工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经济发展水平是零工经济产生的基础,较高的人均GDP有利于零工经济的出现和发展;(2)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金融支持和数字技术为零工经济提供支撑,是零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最后,为促进零工经济健康发展,政府应在充分发挥经济集聚效应的同时,制定落实相关产业政策,注重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合作,减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昌硕 《财政科学》2021,66(6):149-158,160
长期以来,英国与欧盟在劳动力市场政策合法性认同、内部劳动力流动与政策适用性方面存在明显分歧.脱欧公投之后,英国以限制欧盟劳动力自由流动与保护境内市场为目标,着手削减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财政投入、调整劳动力市场法律框架与责任主体、加高移民壁垒并构筑严格的市场执行体系.但在新冠疫情等多方因素的冲击下,以上各类市场限制措施正在推动劳动力外流与产业链迁移.短期来看,英国境内普通劳动者将承担较高的转换成本;从长期视角看,英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的再平衡面临严峻挑战.对于中国而言,应在思考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平衡积极与消极就业政策,完善劳动力市场法律体系,为从业者岗位稳定与就业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中间品出口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平均工资的增长,但企业中间品出口带来的企业工资增长效应是非对称的。总体来看,企业中间品出口对于具有较高和较低工资水平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但对于中等工资水平企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在产业层面,实证研究证明中间品出口对企业平均工资的非对称增长效应存在,且这种非对称增长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产业内的工资差距。当前,我国应进一步促进中间品部门的转型升级,建立统一完善的中间品大市场,推动中间品生产部门劳动力工资进一步提升。此外,还应加速培育创新科技型劳动力市场,引导劳动力向高端制造行业流动,以开放促改革,统筹市场和政府的力量完善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7.
郭进  徐盈之  白俊红 《金融研究》2022,505(7):135-153
通过构建住房和便利设施供给内生的空间均衡模型,运用人口调查数据和反事实检验方法,本文考察了住房成本和便利设施水平变动影响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机制及其福利效应。研究发现:(1)住房成本随着异质性劳动力向城市集聚而显著上涨,但城市便利设施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高技能劳动力就业规模的扩大,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2)住房成本上涨与便利设施水平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异质性劳动力在城市间的流动与配置,反映在城市体系上,使得城市的规模分布分别呈现出扁平化和向大城市极化的特征;(3)就福利效应而言,住房成本上涨压缩了工资溢价带来的福利水平提升空间,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低技能劳动力福利差距的扩大趋势;更高水平的便利设施促进了福利水平的提升,但也加剧了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福利不平等状况。城市规模对上述福利效应存在放大机制。  相似文献   

8.
高晶  林曙 《金融研究》2018,454(4):138-154
逐步打破和消除市场分割,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及优化资源配置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使用1998-2010年123个地级市的月度价格数据,在一价定律框架下分析了27种服务品的短期价格偏差与省际边界、方言边界的关系。研究发现:(1)教育、医疗服务存在显著的省际边界效应,而其他服务的省际边界效应较弱;(2)教育服务还存在显著的方言边界效应,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学习阶段的方言边界效应系数显著;(3)在考虑了样本异质性和样本选择偏误后,结果仍然稳健。上述研究结果反映出依附于行政边界的户籍制度通过影响教育、医疗受益性增加了劳动力省际转移的隐性成本,而地区间的方言差异通过影响随迁子女的教育进一步增加了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阻力。  相似文献   

9.
庞川  杨光 《金融与经济》2021,(5):26-33,51
借鉴市场参与者在不确定性状态下的风险决策理论,提出人民币汇率预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假设,并实证检验理论假设.研究发现,中国外汇市场存在"私房钱效应"和损失规避效应,在这些效应影响下,汇率预期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具有非对称性影响.为刻画这一影响,首先验证了预期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显著影响,其次采用门限回归模型验证汇率预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是可变的,市场参与者具有风险厌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刻画这种时变影响并发现:汇率预期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具有显著影响.即期汇率是市场预期的参照点,升值阶段与贬值阶段预期弹性系数变化具有不对称性,央行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汇率预期的非理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上证综合指数每日收益率的数据,使用虚拟变量和GARCH模型对中国股市月份效应和节日效应进行检验,发现中国股市一月效应和春节效应非常显著,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些市场异常现象获取超额收益.最后本文对市场异常现象做一些简单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实证分析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其中GDP、固定资本投资对FDI的影响比较显著,劳动力成本对FDI的影响不显著、出口与GDP具有多重共线性.对模拟方程进行相关检验,得到最终回归方程,提出吸引FDI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知桂  陈家敏 《财政科学》2021,(8):48-63,114
基于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采用面板门槛模型考察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稳健的正向影响,但不具有空间外溢效应.消费结构升级对东、西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中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基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门槛特征,市场化指数或政府效率越高,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基于研究结论,进一步从引导产品与服务跨区域流动、提高收入与稳定物价、完善有效市场与建立"高效有为"政府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Granger因果检验和GARCH模型从线性报酬溢出效应和非线性波动率溢出效应两个角度实证研究了人民币境外衍生市场与境内即期市场间的信息流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报酬溢出方面,境外CME期货市场与境内即期市场之间存在双向影响关系,但境外NDF远期市场对境内即期市场仅存在单向的影响关系;在波动率溢出方面,境外CME期货市场和境外NDF远期市场都对境内即期市场存在波动率溢出效应,而境内即期市场对境外CME期货市场存在波动率溢出效应,但对境外NDF远期市场的波动率溢出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剧烈波动和极端事件的频繁发生,极端风险溢出效应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上证50指数期、现货市场的5分钟高频数据构建高频MVMQ-CAViaR模型,分析股指期、现货市场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上证50指数现货市场对于期货市场有显著的下尾部极端风险溢出效应,而上证50指数期货市场对于现货市场有显著的上尾部极端风险溢出效应。此外,伪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上证50指数现货市场的收益冲击对期、现货市场体系的影响程度远远强于上证50指数期货市场,监管者为维护市场稳定需重点加强对股票现货市场的极端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有偏项的VECM-CCC-GARCH等模型来分析投资者情绪对上证50指数期货和现货市场之间动态波动溢出效应的影响。分析发现,首先,投资者情绪高涨时期,指数现货市场交易量增加显著强于指数期货市场。其次,较高的投资者情绪对现货市场波动的影响要强于对股指期货市场波动的影响。最后,投资情绪高涨时期,期货和现货市场之间波动溢出效应显著增强,且现货向期货市场波动溢出效应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6.
应征  李连庆 《时代金融》2013,(15):112-114
本文运用VAR模型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选取山东省1986—2009年的相关数据,对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流动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之间互为Granger原因,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且变动具有同向性。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显示,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相互促进的正效应。方差分解则表明,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冲击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风险累积效应和风险传染效应两个视角揭示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机理,并基于2000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跨境资本流动、跨境资本流入、跨境资本流出均显著增加了银行风险,且三者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风险累积效应;跨境资本流动、跨境资本流入、跨境资本流出均通过影响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金融机构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以及境内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同比增速等信贷渠道显著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实现银行风险累积,从而增加银行风险;跨境资本流动、跨境资本流入、跨境资本流出均显著提高了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和实际汇率的波动水平,且跨境资本流动通过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汇率市场将波动水平传染至银行系统,增加了银行风险,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汇率市场更是强化了这种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18.
1997年东南亚危机之后,学界将关注的目标转向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研究。一些学者指出,金融体系脆弱是东南亚危机的根本原因。本文分别从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三个角度分析了金融发展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机理,以1961-2012年214个国家的宏观数据为样本,引入了利率、FDI、劳动力、出口、TFP、M2、政府公共支出、汇率等控制变量,采用时间维度的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金融发展与GDP、投资、消费增速波动率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以上三者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金融发展程度越高,宏观经济波动率越低,这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新兴市场国家波动率高于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推导出企业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影响的决定方程,利用2007~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41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研究我国企业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企业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即企业社保缴费率每上升1%将挤出企业雇佣人数约6.9%的水平,而这一挤出水平需要人均GDP增长约0.04个百分点才能弥补。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是影响企业社保缴费就业挤出效应差异的重要原因,其中国有控股企业的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而这种挤出效应并没有在民营控股企业中发现。  相似文献   

20.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股权分置改革后,市值管理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必然选择。以我国上市银行的市值为因变量,以GDP增长率、沪深300指数、资本充足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流通股比例等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1%显著性水平下,沪深300指数、每股收益、净利润增长率与上市银行市值呈显著的正向关系,GDP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与上市银行市值呈不显著的正向关系,而资本充足率和流通股比例与上市银行市值呈不显著的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