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它与价值量决定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结合《资本论》的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科学含义目前,大多数文章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是在第一卷讲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资本论》  相似文献   

2.
由于《资本论》中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问题出现过不同阐述,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否存在两种含义以及两种含义存在的意义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文章用数学模型分析了在动态条件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实现过程,并提出是平均边际社会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观点,得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有一个含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资本论>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的提法不准确,准确的提法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般与个别、本质与现象.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般决定的,但它必须而且只能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来体现.所谓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必然导致供求价值论.  相似文献   

4.
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一要深化"供给价值"因素对商品价值量决定的研究,在供给方面,要纠正流行的"劳动生产率变化只对商品使用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有影响,而对商品价值总量没有影响"的观点;二要深化对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问题的研究.依据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原理,应确立"需求价值"因素在商品价值决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此外,还要纠正传统的"供求不平衡时,价格会偏离价值并围绕着价值进行上下波动"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资源的利用效率决定资源的需要量,从而决定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资源利用效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制度安排决定资源的利用效率,制度建设的完善程度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建立科学的制度安排体系,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商品价值量,提高社会经济福利。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商品的价格随商品的供求关系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知识产品的价值规则与此不同,它是由个别优等劳动时间决定,其价值实现是一种低价递减机制。  相似文献   

7.
商品价值,实质上是人们以社会必要劳动为基准,对商品生产行为所作出的一种肯定评价。知识对商品价值生产的作用,是通过优化物化劳动资源与活劳动资源的秉赋,拓展人们对自然资源认识的广度与深度,进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改变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的相对水平而间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广义劳动价值论的证明与李嘉图难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非替代性定理的逻辑,在规模收益不变、充分竞争、生产者追求价值最大或者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从存在性、唯一性、稳定性的角度证明了商品的价值、以及作为投入的资本品价值可以由活劳动投入的数量同时决定,从而证明了在包括物化劳动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由所投入劳动量决定、商品交换是等量劳动相交换这一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命题。说明商品价值的决定与任何需求条件即消费者偏好和资源禀赋条件没有任何关系。发现了劳动价值论形成李嘉图难题的原因在于其前提:等量的劳动时间投入只能够创造出与此投入相等的商品价值,因为劳动时间不会发生变化。但如果再生产过程能够通过节约劳动时间或生产出更多数量的产品,创造出比全部劳动投入更多的价值,则可以导致李嘉图难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决定对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仍然起着支配作用,经济核算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马克思说的价值决定指的是一个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决定它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而这也正是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指出:商品价值的质,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其量,则是由这种劳动的数量决定的,劳动数量又通过劳动时间计算。而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既是劳动的产物,具有价值;又有充当商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因此它不但可以与任何商品相交换,而且一切商品——用来交换的一般人类劳动时间的凝结物,其价值必须以金银来代表、表现和衡量。这就是“时间就是金钱”一语在政治经济学上的基本含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劳动价值观表明:货币是一种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其中价值分为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绝对价值是凝结在这种货币中的劳动时间,相对价值则决定于与之交换的商品量。日常说的货币币值(相对价值)的稳定是指货币交换价格的稳定,而不是货币绝对价值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劳动是决定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体,而多要素是形成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因素.在商品的个别价值转化为商品价值(社会价值),商品价值(社会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和国际价格的过程中,既实现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在行业内部的重新分配,又完成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在行业和国家之间的重新分配.社会主义条件下,依据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剩余价值的分配.  相似文献   

13.
要深化对劳动价值的认识,重要的是要搞清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含义,以及在分配关系上遇到的问题究竟同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有什么关系。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对劳动进行重新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分配的基础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当代金融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商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价值保值和增值的使用价值;金融活动可以分为消极的金融活动与积极的金融活动。在消极金融活动中,金融机构实现的价值增值额不属于价值创造,而是以虚拟的价格占有其他生产领域创造的价值。在积极金融活动中,金融从业人员的劳动创造了金融产品,创造了金融商品的使用价值,金融从业人员付出的社会平均的必要劳动也“对象化”、“体现”和“凝结”在金融商品之中和形成了价值;深入考察银行储蓄和信贷活动中从业人员所提供的三次服务劳动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发现,银行从业人员的劳动耗费,只要是在社会必要的耗费的范围内,都应该加入形成金融产品的价值,银行利润不仅包含用贷企业转让给银行的剩余价值,也包括银行从业人员自身创造的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汉字的词源上考证“文化”一词,最早的来源是“人文化成”,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伦理本位,因此文化的含义亦由社会伦理而来。在西方,“文化”(culture)一词产生于拉丁语,作为动词(colere)派生词,它的原意是指对大地的耕作。与古代西欧人从认识自然转而认识自身的逻辑相对应,“文化”一词也产生了转义,将培养人们参加公共生活所必需的品质和能力的意蕴,逐渐纳入文化的范畴。“文化”一词,由此又具有了培育、发展、养成的含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定义的文化概念,则包括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  相似文献   

16.
劳动二重性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的二重性表现为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统一,但是,它忽视了劳动二重性的动态对立统一关系,以及重复劳动和创新劳动的二重性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需要对重复劳动和创新劳动在价值形成和财富创造中的作用作出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等组织,应当采取宣传教育等各种措施,推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第三条劳动合同法所称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由用人单位支付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政务公开对基层央行档案工作的影响 (一)延伸了央行档案的内在价值。档案的双重价值理论认为,档案的第一价值是对其形成者具有的价值,第二价值才是对社会其他利用者的价值。在政务公开不断深入推进的今天,文件形成者和社会其他利用者几乎同时获得了文件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信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含义包含着信任,恪守诺言,实践承约等内容。经济学中的信用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它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一种借贷行为。就银行信用而言,是指货币的所有者,把货币贷放出去,根据约定的时间,到期由货币的借入者,如数归还并附带一定数额的利息。信用是价值运动采取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本身难以价值来衡量。  相似文献   

20.
张帆 《现代会计》2008,(1):8-11
一、隐性成本的涵义 (一)隐性成本的含义 隐性成本相对应的是显性成本。显性成本是指计入账内的、看得见的实际支出,例如支付的生产费用、工资费用、市场营销费用等,因而它是有形的成本。一般成本会计计算出来的成本都是显性成本,销售收入减去显性成本以后的余额称为账面利润。从某种角度讲,显性成本反映的是实际应用成本,可以在产品价值中得到反映并具有可直接计算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