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12月19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彰显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积累了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宝贵经验,国家综合减灾能力明显提升。但也应看到,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2.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7年1月10日公布。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着眼当前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问题和体制机制方面的制约因素,通过顶层设计,针对三大体制机制完善升级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助于不断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防灾减灾的金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当前金融支持防灾减灾可采取的各类措施,并综合考虑成本、时间等经济因素,提出了我国应建立起分层的金融支持体系,灵活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分散和弥补因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而引发的风险损失。  相似文献   

4.
张涵博 《上海保险》2013,(5):27-30,39
巨灾保险是巨灾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巨灾保险,可以将自然灾害的损失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散和转移,促进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对于一国的经济社会繁荣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面临着除了火山爆发之外所有的巨灾风险,巨灾保险对我国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振军 《中国外资》2011,(10):209-209
本课题通过公益广告结合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与救援等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在防震减灾宣传中有效运用,形成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系统性、连续性,提高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我国防灾减灾科技综合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许闲 《上海保险》2016,(7):34-35
一、“一带一路”国家的自然灾害分布从防灾减灾的视角提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呼声较少,但却不代表并不重要。”“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尤其是亚洲地区,一直以来都是自然灾害易发、多发的区域,且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在防灾减灾和救灾方面经验不足、重视不够、投入不高,共同造成了自然灾害发生后的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通过公益广告结合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与救援等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在防震减灾宣传中有效运用,形成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系统性、连续性,提高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我国防灾减灾科技综合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众多、造成损失严重。近年来,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仍存在保障能力不足、保障制度不完备等深层问题。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强调,“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9.
湖北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灾害频发的地区。长期以来,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仅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同时对农业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尽管从20世纪90年代加强了农业的防灾减灾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生态环境严重失调的状况还没有明显的好转,区域内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均与日俱增。我们认为,实施有效的防灾减灾农业措施重点是实施积极的金融政策支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0.
用保形式补偿各种风险造成的损失,是当今世界上普遍 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灾害保险作淡抗御自然灾害的对策之一,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采用。因而在保险事业中,树立并加强防灾意识更具有重要意义,又鉴于我国灾害多,造成的损失大,灾害保险发展历史短、体制不尽合理,树立并加强防灾意识,应该成为推动保险体制改革,发展和繁荣我国保险事业,使之成为防灾减灾体制的一个重要而有效部分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多灾害的国家,各种重特大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以极大的破坏力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防灾减灾事业经历了由弱到强、由消极到积极、由被动到主动、由盲目到科学的应对过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防灾减灾事业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逐步完善救灾制度和采用科学的灾害管理方式,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成就:从拒绝接受国际援助到有条件接受援助,再到参与国际援助,中国已成为负责任的大国;防灾减灾工作走向规范化;救灾与扶贫相结合,灾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利用大数据平台,将应急管理战略与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救灾防灾减灾。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推动防灾减灾事业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仁宣 《中国保险》2010,(10):38-39
在2010年5月12日——我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到来的时刻,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单位面向全国,组织举办了2010年"中国人保—全国防灾减灾知识大赛",主题为"减灾从社区做起"。  相似文献   

13.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要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分析了巨灾保险中被保险人防灾减灾积极性缺乏的原因,然后运用博弈理论,阐明了不同的政策如何影响巨灾保险中被保险人防灾减灾的积极性,得出结论:一方面,灾前政府只针对采取积极防灾措施的被保险人拨款的政策比对所有被保险人统一拨款的政策更能提高被保险人防灾减灾的积极性,并且这种有针对性的拨款政策通常并不会增加政府自身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政府灾后的奖励政策比灾后统一的补贴更能激励被保险人积极采取防灾减灾措施,并且只需比补贴政策更少的成本就能实现更高的收益。最后,文章就如何调动被保险人防灾减灾积极性,以减小巨灾保险存在的道德风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蒙宇 《投资与合作》2014,(6):271-272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灾害事故,给人类以沉重的教训.中国是一个受多种灾害袭击的国家,引起灾害的原因有自然的、人为的.在人类活动中,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在人口越稠密的地区,灾害的破坏力就显得更明显,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人为灾害都会带来严重的破坏性,这些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财产安全.所以社会建设的发展,在施工进度的同时,也要有防灾减灾的措施.本文分三个部分进行讨论,首先是灾害的定义与分类,其次是土木工程灾害的防治;最后是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防灾减损:我国保险业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益国 《上海保险》2009,(12):48-51
一、我国保险防灾减损工作的历史与现状我国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业务之初,就非常重视防灾减损工作。当时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1986年开始就将防灾减损工作列人工作日程,向全系统进行了部署,号召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中去。1988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防灾减灾部,专司防灾减损之责。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多角度推进防灾减损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多么迫切?据民政部有关统计,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长惊人:2011年全国有4.3亿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126人,直接经济损失3096.4亿元;2012年全国有2.9亿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530人,直接经济损失为4185.5亿元;2013年全国有3.9亿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2284人,直接经济损失上升为5808.4亿元.每年国家财政救助受灾群众约7500至8000万人次.总体看,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周期越来越明显,范围和规模越来越大.但同时,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承灾、防灾、抗灾和减灾能力则呈不断减弱的趋势.政府灾后救济和重建的财政负担异常沉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多么迫切?据民政部有关统计,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长惊人:2011年全国有4.3亿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126人,直接经济损失3096.4亿元;2012年全国有2.9亿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530人,直接经济损失为4185.5亿元;2013年全国有3.9亿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2284人,直接经济损失上升为5808.4亿元.每年国家财政救助受灾群众约7500至8000万人次.总体看,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周期越来越明显,范围和规模越来越大.但同时,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承灾、防灾、抗灾和减灾能力则呈不断减弱的趋势.政府灾后救济和重建的财政负担异常沉重.  相似文献   

19.
完善国家财政在防灾减灾方面的资金投入体系 一是在国家年度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门的防灾减灾项,并将目前分散在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等项目中的相关预算整合到相应的子项中.明确防灾减灾总体预算占国家财政预算比例的浮动范围,基本确定各子项之间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关于吉林省四平市农业保险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险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业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2007年,中央财政启动对部分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产品提供保费补贴,在全国六个省区进行试点,吉林省是农业保险试点省之一,把农业保险作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试点工作开展五年多来,在保障农业生产,帮助农民灾后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农业保险在展业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矛盾和困难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