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闫威  邹晖 《中国外资》2009,(8):36-36,33
本文运用1994年到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财政分权的税角,使用两种不同的财政分权度量指标,分析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尝试得出一个最优分权度。结果标明,从收入角度计算的分权指数对经济增长的效果不显著,而支出分权指数则与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关系,最优支出分权度为0.875。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财政分权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财政分权理论述评为基础,文章构建了支出法财政分权度衡量指标,计算并分析了中国总体和分省财政分权度.研究发现:中国总体财政分权度已接近或达到最优水平;东、西、中部财政分权度依次递减;财政分权地区差异较大,西部地区财政分权不均衡现象尤为严重;各地区财政分权度缓慢收敛.文章较客观完整地反映了我国财政分权状况,指明了我国未来财政分权化改革的方向在于局部分权程度的调整而非整体分权程度的扩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县域层面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的讨论由来已久,目前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前人的研究大多从中央和省级分权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省以下县的分权对此得出自己的结论.文中采用2000-2003、2003-2006两个时期近两千个县的数据,用面板的固定效应做计量回归.得出了从支出分权角度全国范围内不显著,区域看东部抑制经济增长,从收入分权角度,均抑制经济增长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石月 《中国外资》2013,(6):63-64
本文主要研究县域层面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的讨论由来已久,目前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前人的研究大多从中央和省级分权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省以下县的分权对此得出自己的结论。文中采用2000-2003、2003-2006两个时期近两千个县的数据,用面板的固定效应做计量回归。得出了从支出分权角度全国范围内不显著,区域看东部抑制经济增长,从收入分权角度,均抑制经济增长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不仅取决于增长速度还取决于增长稳定性。本文利用我国245个地级市1978—2014年间面板数据和马尔科夫情势转换聚类面板模型,从情势转换与聚类视角考察了地级市经济增长动态特征,识别出不同的动态增长模式及其可持续性,进而剖析了财政分权的影响。研究表明,地级市经济增长呈现出三种动态增长模式,这三种模式在平均增速、增长状态及其持续期、增长波动性进而在增长可持续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支出分权显著增加了地级市归属为低增长、高波动模式的概率,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而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则产生了较积极的作用。收入分权总体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受地方纵向财政失衡加剧的不利影响,这一积极作用有所减弱。增加地方财政自给度(即增加地方收支分权匹配度、减小地方纵向财政失衡)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这一作用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研究结论对优化完善财税体制以有效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良好启示。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不仅取决于增长速度还取决于增长稳定性。本文利用我国245个地级市1978—2014年间面板数据和马尔科夫情势转换聚类面板模型,从情势转换与聚类视角考察了地级市经济增长动态特征,识别出不同的动态增长模式及其可持续性,进而剖析了财政分权的影响。研究表明,地级市经济增长呈现出三种动态增长模式,这三种模式在平均增速、增长状态及其持续期、增长波动性进而在增长可持续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支出分权显著增加了地级市归属为低增长、高波动模式的概率,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而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则产生了较积极的作用。收入分权总体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受地方纵向财政失衡加剧的不利影响,这一积极作用有所减弱。增加地方财政自给度(即增加地方收支分权匹配度、减小地方纵向财政失衡)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这一作用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研究结论对优化完善财税体制以有效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良好启示。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因"重基建、轻民生"而饱受诟病,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呈现经济性特征,已有研究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分权的支出效应,却未曾问津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本文基于中国省以下不同类型权力下放的多样化选择,结合分权时序理论,探讨不同分权时序模式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差异.研究证实,无论是行政分权先行还是财政分权先行,都会导致县级财政支出结构的扭曲,前者会带来民生性支出的显著缩减,而后者则会带来生产性支出的显著扩张.通过梳理不同类型分权改革的具体内容发现,对于实行行政分权改革的地区而言,在改革中对民生项目建设作出明确部署能够有效改善对民生支出的挤占,而设立县域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则会加剧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生产性;就实行财政分权的地区来看,明晰各级政府支出责任有助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而针对县级财政设立增收节支的激励措施则会产生截然相反的作用.本文的研究不仅为理解地方财政支出行为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也为下一步推进和完善分权改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1998~2012年各省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广义矩(GMM)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财政分权、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的特殊性,财政分权、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成正相关性.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基于财政分权的双门槛效应,当财政分权水平较低时,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当财政分权高于一定水平时,社会保障支出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社会保障体系是重要的部分,也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内容.要确保社会保障制度健康稳定地运行,就需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其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针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分权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别考察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以及由此引致的策略性竞争效应,研究表明:财政分权等经济社会因素存在区域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出非对称的空间溢出效应。一方面,财政收入分权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而支出分权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相邻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均产生抑制效应,但较之于收入分权,支出分权的抑制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关键时期,教育仍应摆在重要位置.长期以来,黑龙江省教育支出存在着投入规模不足、县级政府支出压力过大、事权划分不明晰等问题,这与财政收入分权及财政支出分权的不完全匹配有一定的关系.通过黑龙江省2011至2018年的数据,构建TAR门限自回归计量模型,得出了财政收支分权均对教育支出规模存在正向影响的结论,即增大财政分权度有利于地方政府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财政支出分权对教育支出规模有显著的门限效应,门限值为0.8023.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2001~2008年中国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考虑个体异质性和参数异质性的基础上,基于Koenker(2004)提出的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方法,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确实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但不同分位数水平下其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样本分组的稳健性检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考虑地方政府财政分权的空间策略性互动竞争行为的情况下,财政分权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依然是显著为正的,而政府间财政分权的空间策略性竞争却抑制了绝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基于"供给侧"改革要求供给体系的高效率,而中国地方福利性财政支出效率有待提高的现实背景,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然后用教育和医疗卫生两方面支出效率代表中国地方福利性财政支出效率,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出福利性支出效率并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全面测度其全要素生产率;最后在受限因变量的Tobit模型下运用2002-2013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重点考察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对地方福利性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本文证实了随着财政分权的加强,地方福利性财政支出效率是下降的,而转移支付则与其显著正相关。提出对于事权与支出责任不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改革,在考虑财政分权层面给予地方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自由财力的同时应该更加侧重于加强中央的事权、支出责任和完善现有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2004~2012年金融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金融-财政联动”,发现我国近年来以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为特征的金融分权在宏观上对经济发展呈现负面效应,并且这一负面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较发达省份的消极影响更加显著.同时,地方财政权利的提高使得金融分权的负面经济影响加大;而剥离联动的金融分权本身却对经济发展呈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研究财政分权对居民消费影响的文章并不多见.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分析方法,对财政分权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从直接影响来看,财政分权促进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间接影响方面,财政分权通过拉大居民收入差距使农村居民消费下降;通过提高通货膨胀预期间接地降低了农村居民消费;通过扭曲财政支出结构使农村居民消费下降.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本地财政分权有利于本地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金融分权不利于本地的经济增长但有利于周边区域经济增长,财政金融分权对经济发展并未形成良性互动,且这些影响具有空间上的差异性。我们的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并且随着金融分权实践的成熟,金融分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凸显,财政金融负向联动效应也逐渐降低。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财政分权实践的不断推进,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试图从财政分权视角来解释我国经济奇迹的文献越来越多,俨然已经成为经济研究的热点。但是,关于我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均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财政分权对我国经济增长利弊的争论持续不断。本文试图对我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作一个综述,希望对后续相关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饶煜东 《云南金融》2012,(5X):102-10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财政分权实践的不断推进,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试图从财政分权视角来解释我国经济奇迹的文献越来越多,俨然已经成为经济研究的热点。但是,关于我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均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财政分权对我国经济增长利弊的争论持续不断。本文试图对我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作一个综述,希望对后续相关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财政—金融关联"的视角分析财政与金融分权制度安排与地方债务增长的关系。在梳理我国财政与金融分权演变历程与主要特征基础上,分析提出财政与金融分权对地方债务增长作用机理与假说,运用测算得到的各省地方债务数据,建立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财政、金融分权与地方债务增长的关系,研究结论为:财政分权与金融隐性分权都促进了地方债务增长,后者还增强了前者对地方债务增长的正向作用;金融显性集权可以抑制地方债务增长,但并未削弱财政分权对地方债务增长的正向作用,分权的隐性化特征是造成地方债务增长的重要原因。未来的分权制度要实现规范化、合理化,处理好财政预算内与预算外分权、金融集权与隐性分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5—2018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研究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国层面财政分权和金融显性集权对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作用,但金融隐性分权也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定部分产生正向作用;区域层面金融隐性分权在东部地区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生正向作用,而其他地区则更倾向于财政分权和金融显性集权.因此,需要确立因地制宜的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制度安排,优化各级政府财政体系的建设,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发展,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