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农业保险亟待加强——以海西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琳 《青海金融》2009,(11):50-51
农业保险作为扶持农业持续、稳健发展的一项有效政策工具,是保护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受农业保险业务品种、农民保险意识及经济承担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保险远不能适应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需求,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的抗灾减损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局面亟待进一步改善。本文以海西为例,就如何发展农业保险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已有20年的历史。近年来,在稳定新疆建设兵团农业保险发展的同时,又主动参与疆内外农业保险的试点。如在新疆温宿县开展农业保险服务,在江苏淮安开展水稻及小麦保险,在四川推动养殖业保险,在重庆承包烟叶保险等。长期的业务活动积累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具体说来主要有四点:(1)坚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定位,财政提供“暗兜底”;(2)在统一签章的前提下,采取多种形式收取保费;(3)制定专门的农业保险技术规范;(4)以防灾防损为重点,建立农业生产灾害预防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中央财政于2007年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作为党和政府实施的一项支农惠农措施在全国六个省区进行试点,吉林省是农业保险试点省之一,全省27个县开展了农业保险试点,其中松原市有四个县参加了全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本文探讨有关问题以松原市为例。截至2008年年末松原市辖内“四县一区”已全部参加农业保险试点。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开展两年多来,在转移农业风险,减轻政府负担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农业保险在展业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矛盾和困难亟待解决,以确保农业政策性保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台湾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战”后台湾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农业保险都被视为政策性保险。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政府在农险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相关法律制度比较健全规范,农业救助体系相当完善。而我国大陆地区农业保险的困境却表现在需求旺盛而投保能力不足,农险产品有效供给不足,险种结构不合理,法律法规缺位。学习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我国大陆应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农业保险的立法和执法,积极发展农业组织,大力推进农业保险的团体险业务.构建农业巨灾风险的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5.
政策性农业保险应尽快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WTO框架下,农业保险属于“绿箱政策”,是各国政府保护、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工具之一。然而我国现行的农业保险商业化经营模式陈旧,难以适应农业的发展需要。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1号文件中已有新的指示。为了把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有关精神落到实处,新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要尽快建立起来。一、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保险供需"双冷"的经济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农业保险并没有承担起保障农业生产安全、防范农业风险的职能,而是陷入了“供给有限、需求不足”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从供求角度看,过高的经营成本和赔付率导致保险公司供给不足,农民的低收入和农业保险的高费率则造成需求疲软。从产品属性来看,农业保险供需“双冷”的成因在于它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其供给和需求的双重“正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有效的解决办法是让政府参与农业保险的供给,即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7.
农业保险应加强防灾防损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较大,使得农业保险的经营与发展步履艰难,充分认识风险,有效防范风险,做好了灾防损工作,是解决“瓶颈”问题、促进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WTO允许各国支持农业的“绿箱”政策之一。本文分析了保险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四川农业保险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保险团体(区域)保险与中国农业保险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风险一方面具有风险单位大,灾害发生频率高以及损失规模大的特点,另一疗面,农业保险的保险标的为活的生命体.保险标的价值任不断变化,且标的价值和损失程度与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或牲畜的管理密切相关。这些特点加大了在农业保险过程中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保险是对农业风险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保险却较为落后。本文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分析,得出我国农业保险存在供需“双冷”的局面,接着结合农业风险的特点和传统保险的可保风险条件,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在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联系我国国情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十条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关于广西农业保险体系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近年来,广西农业保险业务发展滞后,农业保险体系不完善,影响了保险对“三农”保障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从广西农业保险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出发,总结归纳了广西保险监管部门在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方面的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学合理的财政支持政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全国各省份农业经济数据,利用我国从2007年开始在各个省份陆续实施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显著增加了各省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一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对东中部省份和经营规模较大的农户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是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发挥作用的主要依据。本研究表明,我国应继续增加国家支农体系中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力度,实施差异化的财政补贴政策,完善农业保险科技合作机制,从而更好发挥财政支农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加快发展海南农业保险的条件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伟刚 《海南金融》2005,(10):34-37
海南的农业人口占80%,农业生产受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在化解农业生产风险的过程中,商业保险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通过分析发展海南省农业保险的有利时机,提出发展农业保险的思路,推动我省农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曹倩  权锡鉴 《济南金融》2011,(12):75-79
农业巨灾保险的公共产品特性以及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政府在构建农业巨灾保险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但由于政府的缺位,使得我国的保险法规、保险机构、财政支持和救助方式等方面与农业巨灾保险体系建设的要求相差甚远,农业巨灾保险体系亟待完善。为了加快我国的农业巨灾保险体系建设,政府需要在法律制定、资金保障、保险市场拓展、运作模式、辅助风险控制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论农业互助保险制度的构建:以广东为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互助保险是农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法律规范的缺失,农业互助保险制度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就其组织形式而言,农业互助保险分为农业互助保险公司和农业保险合作社。针对目前立法与理论的滞后,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农业互助保险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对广东农业互助保险制度的构建提出建立保险与再保险体系、完善法规、加大扶持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克  吉利 《保险研究》2023,(5):9-19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农业保险正处在从粗放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从物化成本保险的低保障向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高保障迈进的关键时期,未来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以及应采取的主流产品形态成为摆在学界和业界面前的重要命题。本文由今溯古,首先对成本保险的概念和特征进行理论辨析,然后梳理了民国时期至2004年我国农业保险在不同时期的产品形态,探讨了我国农业保险产品演变背后的逻辑,最后提出我国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发展方向,旨在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经验依据和理论支持。研究发现:自民国时期至2004年我国农业保险探索实践了成本保险、价值保险、产量保险等多种产品形态,在保险公司解决高赔付问题、政府担心财政补贴压力和农业生产条件等因素作用下,我国农业保险最终选择了物化成本保险的产品形态。但目前各方面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保产量依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保险保障的重点,应兼顾小农户需求继续开展成本保险,优化完善成本保险的“分阶段赔付”设计,并探索开展“产量保险”试点。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保险在分散农业生产风险,稳定农民收入预期方面发挥着“定海神针”的作用。因此,笔者呼吁,全社会应该高度重视农业保险的意义.并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农业保险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已迈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新阶段,农业保险领域亟需突破传统农业保险模式,开拓农业保险稳定收入的新功能,从“保成本”向“保收入”高层次迈进。为了探寻适合我国国情和农情的农业收入保险发展路径并制定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本文选取农业收入保险发展最为成功的美国作为典型样本,进行跨区域对比。文章首先阐述美国农业收入保险的缘起和演变过程;其次,介绍美国农业收入保险体系构成、路径选择,并系统归纳农业收入保险的典型成功经验;最后,结合我国农业收入保险试点运行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以及中、美两国农业收入保险之间的异同,就如何推进我国农业收入保险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日本农业保险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农业保险(在日本称“农业共济”)开始于1947年,渔业保险开始于1937年,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和运行机制。日本的农业共济属于互助保险范畴。  相似文献   

20.
由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农业保险政策被认为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它已经作为一种创新纳入了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它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这一性质决定了只有政府和保险企业发挥合力才能把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效能发挥到最大。从2007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情况来看,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为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目标的顺利实现,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个别地区因为政府和保险企业关系处理不当,影响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社会效益的发挥,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本文通过分析“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的关系,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理顺两者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