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舸 《中国金融》2003,(21):42-4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中国证券市场的欺诈行为主要分为内幕交易、市场操纵、欺诈客户和虚假陈述四种。内幕交易是指证券市场中掌握内幕信息的人,为获取利益或减少损失,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美国《证券交易法》规则10b5—2的合理性和缺陷,同时参照美国、台湾和日本的证券立法实践,对我国《证券法》中有关内幕交易主体的规定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修改和完善的建议。我国《证券法》应将家庭成员、发行人和外部信息制造者纳入内幕交易的主体范围,这对于正确理解和完善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则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析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证券市场内幕交易是指工作、职业或身份关系而知悉有关有价证券发行企业未公开但可以影响证券价格的重要消息者 ,以不法方式利用该资讯 ,直接或间接买卖相关有价证券并从中获利或避免经济损失之行为。根据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四条 ,内幕交易包括以下行为 :1 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或者根据内幕信息建议他人买卖证券 ;2 内幕人员向他人泄露内幕信息 ,使他人利用该信息进行内幕交易 ;3 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或者其他途径获得内幕信息 ,并根据该信息买卖证券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证券 …  相似文献   

4.
美国内幕交易规制涵盖于证券反欺诈体系之下,并通过交易计划规则为内部人士证券交易松绑.随着市场主体的逐利性挖掘与执法实践的深入,交易计划规则逐渐被内部人士通过巧妙信息披露、策略性修改和终止以及多样化操作等方法所滥用,成为隐蔽型内幕交易的合规倚靠.美国新法案旨在探求内部人士所持证券流动性与严格监管内幕交易行为之间的平衡点,但规则变革仍面临现实利益考验.在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浪潮下,我国《证券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应当从现有减持规定重置、界定标准划分、强制延迟期施加与严格信息披露等方向入手,完善预定交易计划规则,以使其为内幕交易规制体系服务.  相似文献   

5.
内幕交易乃证券欺诈表现形式之一,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又屡禁不止。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对内幕交易进行规制的国家,其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已经探索出了较为完备的内幕交易监管规则,比较中美内幕交易监管制度的异同可以为我国制度完善佐以镜鉴。  相似文献   

6.
证券欺诈是发生在资本市场中与证券发行和交易有关的欺诈性行为,是一种侵权法意义上的欺诈。反欺诈制度建设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不实陈述、内幕交易、欺诈客户和操纵价格四种类型的证券欺诈在主观上具有牟取非法利润或非法避免损失的动机,在客观上造成了其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使得证券欺诈禁止制度在体系上呈现出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要求对证券欺诈的禁止必须通过刑事、民事和行政多种调整手段加以规范和禁止。因此,设计证券欺诈禁止制度的出发点在于为市场提供一个经济和效率的司法救济模式,以促进市场的公正和稳定。本文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证券法规及其成功经验,通过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我国证券市场反欺诈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体系,对构建我国资本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及其反欺诈制度,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规制体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公志玮 《时代金融》2013,(21):235-236
我国《证券法》对于内部交易的规定相对模糊,其中,内部人范围等重要问题的规定并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内幕交易行为的因果关系也极难判定。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我国缺少内幕交易的理论基础。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分析美国欺诈理论的发展与具体内容,为我国内幕交易的理论基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洁 《金融纵横》2009,(12):35-39
内幕交易民事责任是规范证券市场行为、防范证券风险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律手段之一。然而,我国《证券法》作为规范证券市场的基本法律,对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却未明确规定,导致受害人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济。因此,加强对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从实践出发,结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对内幕后交易主体的确定、因果关系的界定、主观过错的认定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对建立和完善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刑法修正案(七)》对内幕交易罪的犯罪构成进行了重大修改。基于内幕交易罪构成要件及其刑法解释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在内幕交易罪的修改过程中与最后条文颁布后,证券金融犯罪刑法理论与实务对内幕交易罪构成要件刑法解释存在不同的见解。有必要对内幕交易罪相关疑难的刑法适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细致解释,为适用全新的刑法规范合法打击证券金融犯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政策法规     
由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审议通过的《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将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两高针对证券、期货犯罪出台的首部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1.
美国内幕交易的监管是以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0条第b款为基础,围绕对案例的判决与争论逐步发展起来的。信息平等理论与信托义务理论形成了内幕交易监管理论的两极,而美国内幕交易的监管实践则是要在两极之间寻求一个可调和的、易操作的监管原则。从发展趋势来看,美国内幕交易监管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监管的力度也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2.
防治证券内幕交易需三个步骤:首先,需对证券从业人员的个人交易进行疏导,而不是单向堵截;其次,应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杜绝法律漏洞与监管不力;最后,施以严厉的刑事制裁,这是规制内幕交易的有力手段,也是防治内幕交易罪的最后防线。  相似文献   

13.
安邦坤 《金卡工程》2009,13(12):189-189
美国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可分为事实上因果关系与法律上因果关系。与此相对应,证券欺诈诉讼中,原告须就交易因果关系及损失因果关系承担证明负担。交易因果关系由法院推定,原告无需积极举证,证明负担由被告转承。  相似文献   

14.
赵运锋 《新金融》2008,(9):49-53
防治证券内幕交易需三个步骤:首先,需对证券从业人员的个人交易进行疏导,而不是单向堵截;其次,应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杜绝法律漏洞与监管不力;最后,施以严厉的刑事制裁,这是规制内幕交易的有力手段,也是防治内幕交易罪的最后防线。  相似文献   

15.
防治证券内幕交易需三个步骤:首先,需对证券从业人员的个人交易进行疏导,而不是单向堵截;其次,应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杜绝法律漏洞与监管不力;最后,施以严厉的刑事制裁,这是规制内幕交易的有力手段,也是防治内幕交易罪的最后防线.  相似文献   

16.
内幕信息又称为内幕消息、内线消息、内部消息等等,各国对之规定不一.从大多数国家的立法来看,构成内幕信息有以下两个基本要素:(1)内幕信息应该是未公开的信息,(2)内幕信息应当具有价格敏感性.综观各国(地区)的证券法律监管,可以发现对内幕交易行为的司法处罚是个难点.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的执法涉及法律和经济两个层面,借鉴西方的经验,解决该执法难题,需要法律和经济学的融合.目前,为了强化证券法律监管,各国(地区)证券监管机构将迅速发展的金融经济学运用于执法活动.在证券法律监管中,最有效的金融经济学方法是事件研究方法(Event Study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17.
张敏 《金卡工程》2010,14(9):202-203
2010年6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莫里森诉澳大利亚国民银行证券欺诈案"就1934年《证券交易法》域外适用问题,对判例法四十多年实践形成的"行为-效果标准"弃而不用,采用了新的"交易标准"。本文拟评析该案在证券欺诈行为的跨国金融监管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证券行业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也出现了"黄光裕案"、"五粮液案"、"杭萧钢构案"等虚假陈述、操纵市场、内幕交易违法违规案例,且呈愈演愈烈之势。9月7日,证监会发布《2011年上半年证券稽查执法情况综述》,介绍了上半年打击证券内幕交易、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情况。本期财经热点关注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及其监管与防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近期美国期货市场发生的内幕交易案件为着眼点,具体分析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最近查处的期货市场利用客户信息型内幕交易行为,即利用客户大笔交易期货及期权的信息抢先下单并以有利的交易价格进行成交获利。案件中,被告在近五年的时间内2000余次实施类似的交易行为,违反了CFTC反欺诈细则及内幕交易监管规定。通过案例比较,分析境内外期货内幕交易行为特征以及认定,为我国期货市场内幕交易监管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安然、世通等大公司欺诈事件的发生,使美国公司财务会计丑闻不断升级,彻底打击了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正是在此背景下,2002年7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以下简称萨班斯法案)。该法案被称为美国自颁布《证券法》(1933年)、《证券交易法》(1934年)以来,对美国商业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法案,标志着美国证券法律根本思想从信息披露转向实质性管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