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代理成本和控制权收益角度分析了股权结构对融资偏好的影响,以2006年年底之前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102家公司2007至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股权结构对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有着很大差异。法人股比例与股权融资率显著正相关,限售自然人持股比例和股权融资率呈负相关关系,国有股、高管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则对股权融资率影响不显著。中小板上市公司并未表现出主板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特征,但高管持股比例过低、一股独大是中小板与主板上市公司的共性。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高管持股比例需要提高,股权激励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应适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会计师》2014,(8)
以201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非金融类公司为样本,对公司经营绩效(资产收益率)和股权集中度指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_1、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份额比值Z指数、赫芬达尔指数H_5指数)进行相关性研究,并运用逐步回归法建立方程,深入研究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资产收益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公司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比值与公司资产收益率存在着不太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201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非金融类公司为样本,对公司经营绩效(资产收益率)和股权集中度指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1、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份额比值Z指数、赫芬达尔指数H5指数)进行相关性研究,并运用逐步回归法建立方程,深入研究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资产收益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公司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比值与公司资产收益率存在着不太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股权代理成本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公司资本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方面,它对公司代理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对1990—2003年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股权代理成本的实证分析表明,经营者持股比例与股权代理成本呈显著负相关;负债融资比例、法人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权代理成本呈不显著负相关;国家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与股权代理成本呈较显著正相关。这些研究结论表明,资本结构对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有着直接的影响,完善资本结构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从而降低代理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10~2017年通讯类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股权集中度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在控制了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经营现金流之后,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公司绩效正相关,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之比、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至第五大股东持股之和的比值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并且以每股收益(EPS)作为被解释变量的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与前面一致,因此本文结论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6.
股权融资结构是指公司的全部股权融资额中,股权融资的来源以及各种来源的股权资金的比例关系,包括股东身份结构与股权比例结构两方面的内容。关于公司治理,从治理主体上划分,可分为股东价值观和利益相关者价值观两种观点。股东价值观认为公司治理的中心在于确保股东的利益,因而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具有绝对主导地位。利益相关者价值观认为公司治理研究的是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规定他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相比而言,利益相关者价值观点更为合理。股权融资的治理效应通过股东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与外部接管来实现。不同的股权融资结构决定了不同的公司治理效率。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由于存在股权集中度过高、股东身份结构畸形、机构投资者发展滞后等一些缺陷,导致股权融资成为我国最廉价的融资方式,不但没有限制经营者对公司的控制,反而比债权融资更有利于经营者对公司的控制。为了发挥股权融资的治理效应,需要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结构进行优化,其具体措施包括逐步减持国有股权,改革与完善国有股管理体制,适度发展国有法人相互持股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大股东控制权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仁俊  高开娟 《会计研究》2012,(5):50-58,94
本文分析了大股东控制权实现过程中对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监督或冲突作用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股权性质和不同成长性公司中的不同表现。研究发现:大股东控制对管理层的作用显著影响股权激励效果;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明显,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大,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增强;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冲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股权激励效果越差;高新技术企业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冲突;非高新技术企业中第一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存在不明显的监督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从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环境角度解答了我国股权激励效果不佳的困惑,为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启用管理层股权激励方案时考虑适宜的公司治理环境特别是大股东控制程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直接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考核指标不合理以及公司有利润无现金是我国上市公司后续融资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尽管股权融资偏好也许是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理性选择”,但上市公司过分偏好股权融资所存在的融入资金配置绩效差、间接成本高以及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等问题也不容轻视。本文建议上市公司在经济人理性与相机选择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的融资策略并提出以现金净流量,每股税后收益等手段作为考核指标,促使上市公司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择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上市公司是否对创新融资存在显著的选择偏好?本文利用2006~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研究发现:(1)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对公司创新投资均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但外源融资对创新投资的促进效应大于内源融资。(2)进一步考察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政府补助三种外源融资对公司创新的影响可以发现,政府补助最能够显著提高中国上市公司创新投资,股权融资的影响次之,债权融资则不明显。(3)政府补助对债权融资与公司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政府补助可以"刺激"上市公司通过债权融资提高公司创新投资。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创新融资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2~2004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财务杠杆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有控制上市公司与民营控制上市公司公司价值并无显著差异;国有控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呈U形关系,民营控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则呈倒U形关系;国有控制上市公司财务杠杆比率与公司价值负相关,民营控制上市公司财务杠杆比率与公司价值则正相关.其政策含义是,政府应该继续贯彻"抓大放小"的战略方针;监管部门应该关注持股比例较高的民营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资金来源及其行为特征,防止其对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侵害行为;银行贷款应对国有及民营企业一视同仁,银行需要加强对国有控制上市公司贷款的监督.  相似文献   

11.
债转股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盘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加快实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转亏为盈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 ,由此也反映出国有企业融资行为的偏好。通过对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比较分析 ,可以得出债权融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成本的结论。国有企业之所以偏好股权融资 ,主要是由于存在认识原因、政策原因、现实导向、制度原因、市场原因、历史原因。只有建立和完善发达的资本市场 ,规范资本市场运作 ,国有企业才能找到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我国沪深两市A股林业上市公司2001年至2016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SSM模型对我国林业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林业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顺序为:先内源融资后外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中先股权融资后债权融资,在债权融资中先短期负债后长期负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1401家上市公司2009-2012年财务数据,运用DEA方法对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进行测度,并使用Logit模型对影响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融资效率低,仅1.36%的上市公司达到技术效率相对有效;影响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因素中,总资产规模、第2-10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对融资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非流通股比例、产权比率、财务费用对融资效率具有抑制作用。最后,本文就改善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与银行绩效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选取A股上市的三家城商行数据,就其股权集中度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负相关,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正相关;城市商业银行的控制层级对银行绩效有正向影响,资产负债率对银行绩效有负向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和城商行规模与其绩效并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沪深两市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女性高管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中国上市公司进行融资时,遵循的融资偏好依次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内部融资;而当公司内部的管理者过度自信时,容易选择更冒险的融资方式;在加入高管性别作为调节后,发现女性高管能够理性调整融资方式,具体表现为整体降低过度自信管理者的激进程度,使得过度自信产生的融资偏好趋近理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0-2020年的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本文研究了大股东掏空对公司控制权变更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股东掏空程度越高,公司控制权变更倾向越大,股权质押爆仓导致的控制权变更与大股东掏空具有更显著的正向关系,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大股东掏空会通过恶化企业财务状况(降低公司业绩,进而提高融资约束)和提高股权质押动机来影响控制权变更。(3)在民营企业、机构投资持股比例低、高管持股比例低以及独立董事占比低的公司中,大股东掏空与控制权变更具有更强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7.
欧丽华 《时代金融》2015,(5):180-182
本文通过分析太阳纸业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伙伴融资以及和融资有关的几个财务指标,得出其融资偏好符合优序融资理论的结论。在文章结尾,作者根据太阳纸业的战略规划,指出太阳纸业作为国内最大的上市民营企业,应该把股权融资作为现阶段优先考虑的融资方式,以促进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会计师》2016,(9)
本文以厦门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取2004年-2008年的样本数据,分别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之比、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等方面来对股权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论是:股权集中度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在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下,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从融资成本、公司治理机制和企业体制等3个方面对股权融资偏好悖论进行解读,得出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直接动因是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深层原因是公司控制机制的错位和治理机制的扭曲、而转型时期的双重企业体制是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代理成本及弹性信息披露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我们发现上市公司不存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审计收费负相关;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审计收费正相关;两权分离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审计收费负相关;两权分离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审计收费负相关。上市公司弹性信息披露程度越高,审计收费越低;两权分离的存在会削弱弹性信息披露程度与审计收费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