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行业中,通过技术并购进而较为快速地获取外部技术,合理配置有限的资金、技术等资源,提高主并方的创新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运用DEA方法建立技术并购主并方创新绩效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比较技术并购前后的创新绩效差异,并探索提升主并方创新绩效的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主并方在技术并购实施后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提高,尤其在技术进步方面有明显的改善,但在技术效率方面作用效果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2013-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技术并购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并购方知识吸收能力在技术并购和自主创新能力二者关系中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技术并购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技术并购前知识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并购与自主创新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三,技术并购后,并购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显著增强,且并购后的知识吸收能力在技术并购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第四,目标企业的知识绝对规模调节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得到如下启示:第一,应加快优化兼并重组的外部市场环境;第二,企业在并购前应注重自身的研发能力的培养;第三,企业在并购前应选择符合自身创新战略方向的优质目标以及做好并购好的融合工作。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企业内涵式的增长方式,并购是企业外延式的增长方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如何在这两种战略之间进行权衡?本文以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如果并购引起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加,则会对并购后的R&D投资形成"财务侵占",从而对研发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抑制作用在主并企业存在融资约束的情况下会更加显著;按企业特征划分,这种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研究结果为基于边界条件的并购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提供了实证证据,同时也为企业进行相关战略变更和投资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技术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考察分析师跟踪的信息效率效应和市场压力效应对企业技术并购决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分析师跟踪人数与企业技术并购决策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分析师跟踪的信息效率效应和市场压力效应同时存在于企业技术并购决策之中,但随着分析师跟踪人数的增加,分析师跟踪对企业技术并购决策影响的主导效应由信息效率转向市场压力。(2)机制检验表明,信息效率效应和市场压力效应的大小受到分析师自身特征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表现为市场压力效应随着分析师实地调研次数、团队规模和企业股票流动性的增加而更加凸显,而信息效率效应则在产品市场竞争越弱的企业中越显著。(3)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发起技术并购后显著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并获得更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说明技术并购与研发投入具有互补关系,共同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产出。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分析师跟踪影响企业技术并购决策的内在作用机制,丰富了技术并购决策和分析师跟踪的相关研究,为我国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和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分步实施双碳战略”,为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能源企业要想向清洁能源方向转型,有两种路径可供选择:一是进行内部环保投资,自主研发或者购买环境保护设施;二是进行绿色并购,通过并购获取清洁能源技术。与绿色并购相比,内部环保投资需要较大的成本投入。并购作为企业优化配置和获取优势资源的重要途径,可以使主并企业快速获取标的企业的绿色资源、核心技术与管理经验,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6.
企业获取技术能力的途径包括内部研发和外部导入,而外部导入中的技术并购能发挥多种经济效应和协同效应,但整合难度大,成功率并不高,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关于技术并购绩效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一个梳理回顾,总结出技术并购对企业绩效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并作出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资源-能力-绩效”框架,着重分析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投入对其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研发投入与外部知识搜寻活动,有利于增强技术商业化能力。但企业研发投入活动仅限于增强制造能力,而对企业市场化能力的提升无明显作用。相较于市场化能力,科学型知识搜寻在制造能力提升方面具有更强的促进效应。(2)提升技术商业化能力,则能够明显促进企业的创新成果产出。(3)技术商业化能力在研发投入、外部知识搜寻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除了“自主”开发技术之外,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已成为国家或企业获取技术的一个新趋势.激烈的竞争环境的刺激、对避免国外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壁垒的考虑、技术的协同效应以及知识的学习过程都是国家或企业寻求这种新的“拿来主义”的动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争先进行海外的收购投资,其初衷无非都是为了获取知识,进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企业的并购过程实际就是两个组织的知识转移过程。因此,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是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知识转移过程,尤其是技术知识转移的过程。从技术知识转移的角度进行分析海外并购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国家审计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能够有效促进研发资助激励效应,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本文利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国家审计对研发资助的监督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了研发资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了国家审计对研发资助激励效应的提升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研发资助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激励效应;国家审计能够显著且有效促进研发资助的激励效应,且该促进作用在法制环境较好和媒体关注度较高的地区更显著;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国家审计这种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抑制非效率投资和改善内部控制有效性功能促进了研发资助激励效应。研究结论为聚焦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国家审计更好精准发挥对财政资助的监督路径,深化国有企业对国家审计的正确认知及促进企业创新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我国放松卖空管制作为切入点,系统检验了其对并购商誉泡沫的影响。研究发现,放松卖空管制之后,超额商誉显著下降,同时商誉资产也显著下降,且该效应在民营控股公司中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卖空通过吸引更多分析师跟踪、增加对管理者的激励来抑制商誉泡沫;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水平较高、行业竞争度较低的情形下,卖空机制对商誉泡沫的抑制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卖空和并购商誉领域的文献,并为以市场导向原则化解并购商誉泡沫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范式。  相似文献   

12.
姜军  江轩宇  伊志宏 《金融研究》2020,476(2):128-146
本文结合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股权质押频繁的现实背景,利用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是否以及如何对企业的创新效率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会显著降低企业的创新效率。进一步地研究发现:(1)当第二类代理问题越严重,或质押风险越大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抑制企业创新效率的作用越明显,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伴随的掏空效应及短视效应,是导致二者负向关系的重要原因;(2)掏空效应和短视效应在影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效率的关系上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3)研发投入强度下降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效率产生的负面效应更强。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及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对于规范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 Following Merger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study, using a sample of 162 firms and industry-adjusted cash flow returns on market value of assets as performance criteria, examines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the combined target and acquiring firms over a 5-year post-merger period in relation to the corresponding pre-merger period. We find that post-merger performance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relative target size 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incentive compensation plans. Firms that are in dissimilar industries also show improved performance, as do firms that merged prior to 1983.  相似文献   

14.
赵烁  施新政  陆瑶  刘心悦 《金融研究》2020,484(10):150-169
本文使用2000-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公司被并购对其劳动力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被并购带来公司的劳动力结构优化升级,即公司会增加非常规高技能劳动力占比和高学历劳动力占比,降低常规低技能劳动力占比。渠道检验发现,并购会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生产技术升级来促进企业的劳动力结构优化升级。异质性分析发现并购对劳动力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在非完全换股并购和低绩效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Using a large and unique patent‐merger data set over the period 1984 to 2006, we show that companies with large patent portfolios and low R&D expenses are acquirers, while companies with high R&D expenses and slow growth in patent output are targets. Further, technological overlap between firm pairs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ransaction incidence, and this effect is reduced for firm pairs that overlap in product markets. We also show that acquirers with prior technological linkage to their target firms produce more patents afterwards. We conclude that synergies obtained from combining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re important drivers of acquisitions.  相似文献   

16.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he post-merger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 is divided. We re-examine this issue, using a nearly exhaustive sample of mergers between NYSE acquirers and NYSE/AMEX targets. We find that stockholders of acquiring firms suffer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loss of about 10% over the five-year post-merger period, a result robust to various specifications. Our evidence suggests that neither the firm size effect nor beta estimation problems are the cause of the negative post-merger returns. We examine whether this result is caused by a slow adjustment of the market to the merger event. Our results do not seem consistent with this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17.
Mergers increase default risk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mergers on default risk. Despite the potential for asset diversification, we find that, on average, a merger increases the default risk of the acquiring firm. This result cannot solely be explained by the tendency for generally safe acquirers to purchase riskier targets or by the tendency of acquiring firms to increase leverage post-merger. Our evidence suggests that managerial motivation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articular, we find larger merger-related increases in risk at firms where CEOs have large option-based compensation, where recent stock performance is poor, and where idiosyncratic equity volatility is high.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creased default risk may arise from aggressive managerial actions affecting risk enough to outweigh the strong risk-reducing asset diversification expected from a typical merger.  相似文献   

18.
刘瑞琳  李丹 《金融研究》2022,508(10):170-188
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是注册制推行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构建了多期倍分法(DID)模型,探究了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公司信息披露对同行业公司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科创板公司信息披露会促使同行业公司提高研发投入,且该效应随着信息披露内容的丰富、精确度的增加而有所提高。机制分析表明,该溢出效应源自信息不确定性的降低和竞争压力的产生。同时,创板信息披露提高了同行业公司管理层对创新的认知程度以及增加了媒体关注度,进而促进公司研发投入。进一步研究发现,同行业公司研发投入受到正向溢出效应影响的同时,固定资产投入有所降低,投资结构的改变最终导致投资效率提升,显著抑制了过度投资。本文为强制性信息披露的溢出效应研究提供了因果证据,也为注册制改革政策效果的全面评估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与研发投资的理论模型,分析得出企业杠杆率变动与投资行为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低杠杆下,杠杆率的增大会使企业增加固定资产和研发投资的规模。对于财务柔性更强、发展前景更好的企业,杠杆率的提升能够增大此类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即企业开展更多能够提升技术水平的研发活动。进一步研究发现,短期杠杆与商业信用杠杆的提升有助于财务柔性较好的企业提高研发投资占比,而对于发展前景不佳的僵尸企业,长期杠杆和银行杠杆的提升反而会使其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加剧产能过剩问题。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要在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投入到创新型经济上,给予优质及前景较好的企业一定杠杆率调整空间和自由度,使其能够更好地利用社会资金,激励其开展研发活动,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支持R&D活动的财税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技术创新是湖南省加快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的最有效途径.技术创新与政府的财税政策显著相关,R&D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因此,湖南省应该进一步优化财税激励机制,加大对R&D活动的支持力度,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