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本与收益分析——以海尔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现状,通过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对公司融资选择的适用性分析,引入股权融资成本与收益计量模型,并以海尔作为实证样本,得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股权融资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企业价值的研究结论,从成本与收益两个方面对股权融资偏好行为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现代经济学的潮流已经转向对经济现象提供解释.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现象,这种融资顺序安排与西方财务学理论的融资优序理论相悖.对此,国内学术界提出了各种解释.本文从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驱动的视角,研究、解释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如果中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采用经济附加值指标,其股权融资偏好可能发生变化,中国上市公司的经营模式将从利润模式转到价值模式,这对中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股票市场产生的基础存在着制度性的先天缺陷。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关于啄食顺序原则存在明显的冲突。过度股权融资行为实际上是旧体制下国有企业“投资饥渴症”行为的延续。通过分析过度股权融资的内外因素,最后提出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解决代理问题,构造合理融资结构,重视培育机构投资者,加大证券市场立法、执法,建立防止上市公司过度股权融资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公司财务理论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我们称之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异序”现象。本文首先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融资异序”现象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应该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的先后顺序进行融资以达到最优,但这一被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验证的理论在中国却达到了相反的效应,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偏好于优先采用股票进行融资,即所谓股权偏好现象。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且提出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改善股权偏好现象。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沪深两市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女性高管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中国上市公司进行融资时,遵循的融资偏好依次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内部融资;而当公司内部的管理者过度自信时,容易选择更冒险的融资方式;在加入高管性别作为调节后,发现女性高管能够理性调整融资方式,具体表现为整体降低过度自信管理者的激进程度,使得过度自信产生的融资偏好趋近理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在进行再融资时偏好的融资顺序与西方上市公司完全不同,即与著名的“啄食顺序理论”所提出的从内源到外源的融资顺序相悖,中国上市公司具有独特的股权融资偏好。本文从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出发,旨在分析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成因及其带来的影响。并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主要形成于股权融资资金成本对公司融资行为的软约束。  相似文献   

8.
在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下,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从融资成本、公司治理机制和企业体制等3个方面对股权融资偏好悖论进行解读,得出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直接动因是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深层原因是公司控制机制的错位和治理机制的扭曲、而转型时期的双重企业体制是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9.
融资优序理论认为:企业融资的一般顺序应当首先是内部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与国外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呈股权融资偏好.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并主要从融资成本和公司治理结构两方面剖析了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严重违背了西方“融资优序理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即资产负债比率严重偏低,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本文分析了股权融资偏好的现状特征和缺陷,从融资成本、公司股权治理结构和政策体制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并根据分析提出了改善股权融资偏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经典罗伯特.C.希金斯的可持续增长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对我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的实际增长率超过可持续增长率,并且可持续增长率逐年下滑,存在财务上的增长过快现象。进一步从财务角度分析可持续增长率逐年下滑的成因,并提出几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2011—2021年沪深A股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但会加剧企业的投资过度,与A股上市公司相比,数字金融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影响程度更大;数字金融影响投资效率的内在机制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主要表现为提高企业的信贷可得性;数字金融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数字金融对内控有效企业投资过度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要大力推进数字金融的发展,优化农村地区数字金融环境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金融中介、非正规金融与现金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影响了商业银行利用金融资源的效率,致使投放到企业中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除正式的金融制度安排外,非正规金融形式也是重要的融资形式。以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本文研究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金融资源和以商业信用为主的非正规金融资源之间的资金效率问题。结果发现,对于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的确通过商业信用来缓解融资约束,两种融资渠道存在替代性关系;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的资金效率低于以商业信用为代表的非正规金融的资金效率。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兴金融业态,数字金融发展会对既有金融体系带来怎样的冲击和影响?聚焦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一宏观命题,立足于我国以银行信贷渠道为主导的数量型中介,运用我国商业银行、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面板数据,本文深度剖析了数字金融发展与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发展显著弱化了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应,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和控制影子银行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的结果依然支持该结论。(2)具体而言,数字金融削弱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效果是通过改变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和弱化实体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而实现的。(3)上述弱化效应在以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为主的中小型金融机构以及低资本、低流动性和低报酬的银行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我国集团财务公司虽被赋予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的职责,但通过文献梳理,未发现支持性论证,甚至有文献提出因财务公司帮扶性质,导致资金未得到优化配置。本文根据集团财务公司信息,确认其所属集团,进一步以集团控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集团财务公司对成员单位价值、负债水平和债务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集团财务公司成立前样本账面价值明显优于成立后,成立前后市场价值的差异不明显;集团财务公司成立后样本公司负债水平显著增加,财务费用率变化不明显。上述结果说明集团财务公司成立并没有增加其成员单位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企业集团财务管控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鹏杰  纳超洪 《会计研究》2012,(5):29-38,93
与现有基于上市公司单个企业的研究不同,本文以股改后2006—2009年沪深股市3958个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实证发现集团控股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较高,国有集团控股的更高。集团财务管控方式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集团选派CFO使之显著降低,拥有财务公司的集团选派CFO使之降幅更大,高达30%。财务公司对现金持有水平影响不显著,但按CFO选派、ERP、产权性质分组后发现,当集团选派CFO或上市公司有ERP财务系统或民营控股时,财务公司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上市公司ERP财务信息系统能够提升公司现金管理水平,提高其现金持有水平,而集团选派的CFO可能会通过财务公司和ERP配置现金,降低其控股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财务监控机制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虽然从监控结构上看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财务监控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上市公司依然发生各种财务失控事件.结合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监控的关键问题在于对不同监控主体如独立董事、监事会等的整合利用,在于如何实现和保证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有效运行,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amines a new and underexplored form of related-party transactions in which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sign financial services agreements with affiliated finance companies within the same business group. With FSAs, listed companies can readily finance through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However, some concerns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can use FSAs to embezzle funds of listed companies legitimately, thereby expropriating the wealth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Using a staggered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odel with fixed effects, we empirically examine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FSAs. We document that FSAs are detrimental to listed companies' market valuation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This phenomenon mainly concentrates on companies without 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those with lower bankruptcy risks.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sound corporate governance could inhibit the signing of FSAs ex-ante.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n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related-party transactions in emerging markets. It also provides empirical support that the internal capital market of business groups in China is inefficient and offers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opportunities for tunneling.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e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companies’ source of finance. We investigate the proposition contained in Nobes’ (1998) model that postulates outsider companies (those with a higher level of public finance) in weak equity–outsider markets (capital markets where public equity finance is not the dominant source of finance) are more likely to change their type of accounting system from one focused on information for creditors and tax authorities to one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external financiers. We found strong support for Nobes’ model. Using 408 German listed companies at 1999, we observed that companies with more outsider finance (the proportion of shares held by outsiders and the presence of public debt) were more likely to us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U.S. GAAP or IA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ing for source of finance at the company rather than country level in cross‐country studies investigating the benefits of adop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结构化模型的企业短期融资券信用溢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使用外生给定的违约回收率代替隐合违约回收率对结构化模型中的信用溢价公式进行修正后,对我国上市企业短期融资券的信用溢价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上市企业短期融资券的信用溢价水平整体较低.但一些短期融资券信用溢价的差异较为明显;模型计算得到的信用溢价与调整后的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存在一定正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在信用溢价较高时表现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