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新疆金融》2007,(5):I0001-I0001
能源供给完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是国家发展社会经济首先要解决的战略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主要的能源消费大国,近六成的进口石油来自中东和非洲,经过波斯湾霍尔本兹海峡、马六甲海峡等全球极其敏感地带运输到中国的石油,已分别占我国进口石油总量的60%和80%以上。石油供应来源单一以及主要通过海路运输,使我国能源安全面临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
中国进口石油海运之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进口石油的海运之忧不能不让我们为之困扰。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进口量逐年递增。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中国2010年将进口石油1.5亿吨,2020年将进口2.5亿吨。目前,我国进口石油中的93%是通过海上运输,而油运中的“国家队”船只仅占一成份额。在国际局势动荡、油价不断攀升的形势下,一旦遇上政治、外交、战争的“风吹草动”,中国海上石油运输通道还会畅通吗?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告别计划,拥抱市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之一,与之相伴的是告别短缺,迎来过剩。有一样目前尚不敢完全称之为商品的东西却依旧短缺—能源。既然短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以中国的财力,我们可以全球采购,满足需求。于是我们进口石油,进口天然气,甚至全球煤炭储量最多的中国也成了煤炭最大进口国。忽然有一天,一个把守石油运输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能源贸易的角度探讨国家能源安全问题,从理论上说明了能源安全的内涵以及能源贸易对于能源安全的意义,并根据石油生产、消费和进出口情况选取了7个重要的石油进口国,对其石油进口依存度、进口集中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和比较说明了我国的石油安全状况。本文得到结论认为尽管我国近年来石油进口依存度有所提高,但在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中仍处于中等水平:我国的石油进口集中度较低具备一定的抗风险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利娟 《中国金融》2004,(23):10-13
从1993年我国由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进口国以来,由于石油需求快速增长,而国内石油产量增长缓慢,使得进口连年增长。2003年我国石油净进口达8000多万吨,预计今年将突破1亿吨,目前我国对进口石油依存度已达40%。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各个行业领域对能源产业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石油企业作为能源产业的龙头领域,在我国能源产业市场中更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石油运输企业需要在成本管理的问题上需要作出重要的改革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石油运输企业在石油运输的现状及问题、石油运输成本管理的现状及问题以及石油运输成本管理的优化对策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和了解我国石油运输企业在未来成本管理控制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石油以其运输方便、能量密度高,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运输驱动能源,约占运输能源比重的90%。加上其在化工领域的用途,可以说石油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但是,石油的生成最少需要200万年,现今发现的油藏中最久的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满洲里口岸以资源性产品进口为主,2011年石油经漠河通过管道进境,满洲里口岸石油进口列车停运后,木材成为口岸最大宗的进口物质,付汇占口岸进口付汇的7成以上。2012年以来满洲里口岸木材进口持续下降,对满洲里货物贸易进口及外汇支出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年来口岸木材进口状况的调查,寻找影响木材进口的主要因素,探索保持木材进口稳定的政策措施。一、满洲里口岸近年木材进口及付汇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9.
石油分布的不平衡性使得能源与国家经济安全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石油已经从一种普通的燃料演化为最重要的战略商品,进而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论文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原油进口、生产、进口情况,研究表明自1996年以来我国原油进口量快速增长,进口来源却愈趋集中,主要存进口依存度飙升、易受价格波动引发支付风险、政治因素带来可获得性风险等问题,提出了利用石油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鼓励我国石油(石化)企业海外投资开发油气、构建符合国情的石油储备战略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要闻     
十二五时期我国海洋开采油气进口物资免税9月1日,财政部透露,为支持我国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财政部等三部门下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在我国海洋开采石油(天然气)进口物资免征进口税收的通知》,明确自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我国海洋进行石油(天然气)开采作业的项目,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1.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燃料,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化工生产、金属冶炼等行业。但由于石油及其提炼产品具有非常高的挥发性,在开采、提炼和运输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耗。本文通过对石油蒸发的原因展开论述,列举石油蒸发损耗所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减少石油储运过程中蒸发损耗的相关建议,希望对我国石油运输行业起到一定的借鉴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增值税扣税凭证,是指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和农产品销售发票以及运输费用结算单据。由此可见,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扣税凭证之一。从运输的方式上,运输分为航空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铁路运输、水上运输等。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资源进口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冰 《中国外资》2005,(8):24-26
<正>日本是世界贸易大国,也是极度依赖进口的国家。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日本的资源却极其匮乏,所需石油的99.7%、煤炭的97.7%、天然气的96.6%都需依赖进口。同时,日本在粮食、矿产品等资源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进口地补给。由于自给率极低,资源安全处于极大的风险之中,强烈的资源危机意识驱使历届日本政府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待资源短缺问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资源政策和措施。近来年,中国进口资源的速度不断加快,石油、铁矿石、铜、铝、钢材、化肥甚至是粮食,都是进口“大户”。对于中国而言,借鉴和学习日本的“进口之道”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 为支持我国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经国务院批准,现将"十三五"期间在我国海洋开采石油(天然气)进口物资税收政策通知如下: 一、自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我国海洋进行石油(天然气)开采作业(指勘探和开发,下同)的项目,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并直接用于开采作业的设备、仪器、零附件、专用工具(详见附件管理规定的附1《开采海洋石油(天然气)免税进口物资清单》,以下简称《免税物资清单》),在规定的免税进口额度内,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相似文献   

15.
从国际经验看 ,石油战略储备从来都不以平抑油价波动为主要目的 ,而是以在战争或自然灾难时保障国家石油的不间断供给为目的。因为战略储备油的成本是昂贵的 ,昂贵到比国际原油 4 0多美元一桶的高价位还要高 ,其收益是国家经济安全。以平抑油价波动为目的的石油储备不是战略储备 ,而是平准库存 ,但这样的实践却很难成功。中国石油战略储备绝对不是平准库存 ,其目的是为了原油的不间断供给而不是平抑价格波动。我国原油进口量及进口依存度预测  资料来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石油战略储备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石化进口原油的特点,对中国石化进口原油采购价格所面临的基准油价格、价差波动、计价期不均衡等主要风险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加强期纸货运作、现货采购动态调整在运输阶段采取运输拼装优化等降低进口原油采购成本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纪宏群 《税收征纳》2009,(11):41-41,43
增值税扣税凭证.是指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和农产品销售发票以及运输费用结算单据,由此可见.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扣税凭证之一。从运输的方式上.运输分为航空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铁路运输、水上运输等。  相似文献   

18.
陈筱莉 《中国外资》2014,(4):245-246
美国是世界上石油进口大国,其贸易量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举足轻重,在2013年9月之前美国石油进口量是世界第一,而2013年9月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超美国单月石油净进口量成全球第一。影响美国石油进口量的因素有:本国石油生产量、非战略性石油储备量、石油出口量、汽车总量、页岩油气、国民生产总值、人口数量等因素,用matlab软件对上述各种因素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它们和美国石油进口量之间的数学模型,从而更好的预测美国石油进口量。  相似文献   

19.
CPI高企之际,想在股市跑赢CPI,可行的策略莫过于看哪些行业或公司借了CPI的东风.这类行业或公司大致有3种.一是由于供求拉动,有涨价动力,目前价格受行政管制,但未来可能放开或部分放开的行业,如电力、石油、公用事业,医药等.二是成本易于转嫁,或拥有较大定价议价权的行业,如农业、高端消费,钢铁、运输、批发零售等.三是资源类行业,如煤炭,有色金属中的铝、铜,黄金、钨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媒科技》2008,(12):51-51
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能源主要依赖进口。能源结构以石油为主,能源供应受国际局势左右。为此,对能源供应的安全性极为重视。日本的建筑能耗占据全社会能耗约27%。作为一个主要依存国外石油能源进口的国家,在经历了1974,1979年的两次石油危机后,节能技术开发和相关的节能法规建设都得到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