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币的长期中性使货币供应量过多,这只能造成物价水平的上升。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存在超额货币供给的同时,却保持了经济的通胀性增长。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是阻止超额货币供给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我国居民储蓄意愿强烈,现期消费减少,其所持货币进入资本市场的量增加;银行“惜贷”;在金融改革深化中货币化进程受阻,这些因素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虚拟货币的定义和分类,探讨虚拟货币对货币供求的影响,进而构建涵盖虚拟货币的新的货币需求理论以及货币供给理论。本文认为,虚拟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方向和大小取决于其与现实经济的联系以及与现实世界货币(传统货币和电子货币)之间的互动关系,虚拟货币对现实世界交易性货币的替代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如果将虚拟货币确认为非货币,则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间接的,影响方向和大小取决于虚拟货币的类型;如果将虚拟货币确认为货币,则会直接导致狭义货币乘数和广义货币乘数增大。基于此,本文讨论了虚拟货币发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就相关监管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与股票市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供给量、股票交易规模分别成正相关,所以股票市场和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与货币流通速度和股票交易规模之间的关系一样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总体上来看,货币流通速度与股票交易规模显著正相关.当货币流通速度快时,货币流动性强,货币供应量也会随之放大,从而股票交易规模就会放大,进而抬高股价;反之,当货币流通速度慢时,货币流动性弱,货币供应量也会随之缩小,股票交易规模就会缩小,进而引起股市下跌.但是,当货币流通速度过快时,会引起货币流动性过剩,造成股市下跌.  相似文献   

4.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商品货币经济阶段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关系,二者结合的效应,构成一定时期经济增长的运行轨迹。适度的货币供给增长,会促进经济的合理增长。我国货币供给的形成,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投放进入经济生活而形成的,特别是影响经济增长的货币供给,更以信贷投放为主渠道,所以,研究我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效应及传递方式,自然应把信贷投放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5.
货币供给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弄清货币供给的决定机制和变动规律,进而为货币政策选择和操作实践服务。在货币供给决定分析中,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只有正确地理解这一问题,才能准确地估价货币当局在宏观调节体系中的作用,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一、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政策涵义通常,经济学家们总是用“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这样的命题来判断人们对货币当局与货币供给之间关系的观点。问题十分清楚:如果说“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货币供求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我国货币政策效力下降的原因在于:货币供给扩张受到限制和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商业银行和企业行为的变化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降低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力;由于“流动性陷阱”导致了货流通速度降低,使货币供给增加不能相应提高总需求。通过建立一个现代的凯恩斯货市场需求的模型,重新分析了“流动性陷阱。  相似文献   

7.
曾伟军 《武汉金融》2001,(10):16-19
由于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突出地位 ,本文借鉴凯恩斯的“利率———投资”传导理论分析我国的“货币———投资”作用机制。结论是 ,凯恩斯的货币———利率———投资———产出的传导渠道在我国并不成立 ,问题在于货币———利率链条和国有经济的利率———投资链条是断开的 ;但货币供给是决定投资量的一个重要变量 ,货币———投资———产出的传导渠道成立。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满足社会的投资需求 ,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减少货币供给则社会的投资量相应减少 ,经济增长放缓。利率仍是传导渠道中的重要约束 ,通过设定、调整名义利率可以调控实际利率水平 ,使之更加适合投资的增长、产出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谢光华  张雅婷 《浙江金融》2007,(8):15-15,14
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投资需求,促使我国自2003年以来连续3年超过9%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运行在宏观层面上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财政赤字迅速增加,财政赤字从1986年的82.9亿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2280亿元;(2)货币供给量增长持续上升,我国广义货币的增长始终在GDP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m2对GDP的比率已达到180%。本文研究我国财政赤字增加与货币供给增加的关系以及长期以来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对我国货币供给总量的影响,旨在说明赤字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也面临财政赤字货币化,货币量超额供给以及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  相似文献   

9.
通货膨胀最终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通货膨胀是否完全由货币供给所决定却很值得研究。近期国内对央行超发货币引起通货膨胀的讨论,开始甚嚣尘上,其背后的潜台词就是过量货币供给必然引发通货膨胀,而不论该国的经济状态如何。本文通过引入货币流通速度并比较美国、日本、英国与中国的情况,发现中国目前并不存在货币超发,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大,在国内经济进一步增长以及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央行保持充分的货币供给是维护物价稳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通货膨胀最终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通货膨胀是否完全由货币供给所决定却很值得研究.近期国内对央行超发货币引起通货膨胀的讨论开始甚嚣尘上,其潜台词就是过量货币供给必然引发通货膨胀,而不论该国的经济状态如何.本文通过引入货币流通速度并比较美国、日本、英国与中国的情况,发现中国目前并不存在货币超发,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大,在国内经济进一步增长以及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央行保持充分的货币供给是维护物价稳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M2/GDP指标近年来节节攀升引发了各界对我国是否存在“货币超发”的激烈讨论。本文在指出指标M2/GDP缺陷的基础上,采用△M2/△GDP指标,并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货币供给M2的增速与我国物价指数CPI涨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的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两者处于比较适度的平衡增长状态,并未出现明显的货币超发迹象;脉冲响应测试显示,近年来我国物价涨幅对货币供给的冲击呈现出敏感性逐年提高的现象,给通过货币供给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电子货币的狭义定义,从理论上探讨了狭义电子货币对货币供求的影响,并进一步构建了涵盖狭义电子货币的新的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供给理论。就狭义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言,其影响方向和大小取决于狭义电子货币的类型以及发展程度,一般导致货币需求先上升而后下降,呈倒V形。就狭义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而言,电子货币会导致货币内生性增强,狭义货币乘数和广义货币乘数都增大,增大程度取决于狭义电子货币持有者和发行者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子货币的狭义定义,从理论上探讨了狭义电子货币对货币供求的影响,并进一步构建了涵盖狭义电子货币的新的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供给理论。就狭义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言,其影响方向和大小取决于狭义电子货币的类型以及发展程度,一般导致货币需求先上升而后下降,呈倒V形。就狭义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而言,电子货币会导致货币内生性增强,狭义货币乘数和广义货币乘数都增大,增大程度取决于狭义电子货币持有者和发行者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货币供给、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互动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1991—2008年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加权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货币供给、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给出经济增速和货币供给增速的合理区间。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中性论成立,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并无实际影响;经济增长一方面刺激货币供给扩张,另一方面引起物价上涨;而货币供给扩张又会在满后期上引起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趋势已经发生改变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年内一定的货币存量为当年国民收入提供资金的次数,即名义GDP除以货币供应量M2。货币流通速度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目标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货币流通速度的水平和变化趋势,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明显下降趋势(见图1),货币供给的增长长期持续高于GDP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和;货币流通速度呈下降趋势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2003,(11):1-1
今年年初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喜人,即使是“非典”肆虐的4月份,GDP仍然保持了8.9%的增长。货币信贷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与经济增长的趋势基本一致,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但是,世界经济发展趋缓以及“非典”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更加凸显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艰巨性和重要意义。各项既定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不仅不能放松,还需相机加大力度。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尽可能降低“非典”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保持国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全力做好当前的货币信贷工作。保持货币信贷…  相似文献   

17.
我国超额货币供给现象源于基础货币快速增长和货币乘数不断攀升的综合作用,外汇占款增长引发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和商业银行信贷持续扩张.进一步加剧了超额货币供给.缓解超额货币供给现象,需要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减轻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降低企业融资对银行信贷的依存度;积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支持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相似文献   

18.
外汇储备的增长通过外汇占款,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外汇储备的增加会改变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增加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影响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对货币当局的政策调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通过对1993-2006年的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对基础货币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会引致基础货币的快速增长。需要通过调节国际收支,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变经济结构来调节基础货币增长过快。  相似文献   

19.
马婧 《青海金融》2022,(2):49-54
基于我国1999~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OLS方法考察货币电子化、货币流通速度及货币政策有效性在经济增长不同阶段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长上升期,货币电子化会明显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而在经济增长放缓期,随着货币电子化的不断深入,会显著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但在这两种经济增长时期中,货币电子化与不同层次的货币...  相似文献   

20.
确定情形下的货币、利率与内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消费和资本投入施加预付现金约束,在内生经济增长框架(AK模型)下建立了一个封闭的货币经济体,并构建了以利率为核心的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在确定情形下,利率的改变会影响代理人的消费与投资,并进而对价格和经济总体的消费与投资产生影响,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利率以间接控制货币供给;当货币供给变化时,经济总体的消费与投资等变量也会发生变化,货币不是中性的;通过比较最优利率政策与Friedman法则,发现两者惟一的区别仅在于最初期利率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