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6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1132篇
工业经济   747篇
计划管理   1925篇
经济学   1749篇
综合类   642篇
运输经济   59篇
旅游经济   66篇
贸易经济   1144篇
农业经济   549篇
经济概况   1467篇
邮电经济   2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493篇
  2012年   733篇
  2011年   1131篇
  2010年   911篇
  2009年   634篇
  2008年   699篇
  2007年   609篇
  2006年   627篇
  2005年   553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目的]为了减少湿地旅游开发中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改变"先破坏,后修复"的传统旅游规划弊端,文章将反规划方法应用于湿地旅游规划中,旨在建立有利于湿地旅游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控制指标体系。[方法]运用了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湿地旅游生态规划控制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构建,计算指标权重并排序,并据此提出重点控制指标指导湿地旅游规划。[结果]利用上述方法,筛选了生物、水系、生态景观、社会作为湿地旅游反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准则层并筛选了15个指标层,得到了湿地旅游反规划控制指标权值排序图,并将其应用到湿地旅游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设计等旅游规划具体环节中去。[结论]本着"优先控制"的原则,对湿地旅游规划中优先控制指标进行了筛选,构建了湿地旅游反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反规划方法应用于湿地旅游规划中,既利于维护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安全,又是对湿地旅游规划方法途径的创新,也是对反规划方法的应用范围的拓展。  相似文献   
992.
日本农地改良事业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日本的农地改良事业起步较早且成效显著,总结日本在农地改良事业方面的做法对推动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文章以大量一手调研资料和数据为依据,梳理分析了日本农地改良事业的发展阶段和成效,总结了日本农地改良在法律保障、政府管理、计划评估、技术支撑及实施主体方面的主要做法。[结果]立足中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4点启示与建议:(1)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到农业部门管理,提高政府决策和资金使用效率。(2)发挥农户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主体作用,明确农户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3)加强对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的管理与维护,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义务。(4)提高政府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资强度,提高高标准农田面积比例,增加单位面积投资标准,提高田间基础设施使用寿命。[结论]日本农地改良事业的做法及启示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以科技创新工程为统领全面推进现代科研院所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领域的研究也成为目前地理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众多学者从出于不同目的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已有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使其研究特征和不足更加清晰,以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趋势.[方法]应用归纳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对现有国内外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同发展的有关研究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总结,重点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认知、耦合协调度与耦合类型、发展模式、仿真模拟与影响因素、研究模型方法和研究时空尺度等几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所取得的研究进展.[结果]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在经历了初期主要的理论探讨和定性的分析之后,相关研究已转入到定量化上来,同时发现现有研究存在指标科学性欠佳、方法运用单一化、尺度合理性欠缺和视角广泛性不足等问题.[结论]农业生态-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正在探寻一条新的道路,即未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趋势为尺度微观化和长时序化、方法多元化、内容复合化.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通过总结现状及取得的成果,挖掘农村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性建议,以期为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完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文章基于统计年鉴与文献分析法,采取问卷、座谈、入户走访等方法,以低保享受家庭、低保管理人员及其他群众为调研对象,随机抽样了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管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各省的统计年鉴,统计分析各省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人均医疗的差异性;由此提出设置低保准入强制性条件、推行低保时限及渐退制度、开展低保专项治理工作等对策。[结果]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农村低保标准明显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同属于发达省份的广东省低保标准远低于北京、上海,主要原因是由广东省内部各地区贫富差距所引起的区域差异。各省市农村医疗标准差距不大,主要原因是物价指数、医价指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无差距。[结论]目前我国农村低保人数逐渐增加,农村低保补贴标准有了较大提高;与此同时,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存在着农村贫困线较低、各省(市)低保标准差异较大、低保对象确定程序缺乏公开、公正性。  相似文献   
995.
华南4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是中国龙眼的主产区,而寒害是龙眼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寒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其发生规律对防灾减灾与区划布局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根据《龙眼寒害等级标准》(QX/T168-2012),选取影响龙眼寒害主要影响因子,计算华南4省64个站点52年(1961~2012年)龙眼寒害指数(Hi),确定各级别寒害的发生频率,运用Arcgis地理信息软件与空间插值方法,分析华南4省寒害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52年龙眼寒害指数矩阵、主要发生月份(11月至翌年3月)寒害指数矩阵的经验正交分解(EOF),提取第一时间分量,分析寒害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气候变暖影响,华南地区平均积寒随年代呈减少趋势,有利于寒害的减少。华南4省寒害空间分布呈明显纬向分布,寒害发生频率由南至北增加,寒害还与地理位置有关,发生频率由沿海至内陆增加。寒害时间分布特征为:1~2月为寒害发生频率最高的月份,体现年寒害分布的主要特征,是年寒害发生的最主要时段,但发生频率随年代呈现明显减少趋势。11~12月与3月不是年寒害发生的主要时段,发生频率相对低,但个别年份仍有可能出现较重寒害。通过与历史寒害记载对照分析,表明寒害时空分布特征能够反映历史实况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96.
[目的]通过构建辽吉黑农产品供应链大数据平台,以期实现东北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整合辽吉黑农产品种植、生产、运输等分散主体,有效协调政府部门监管、企业加工和运输、消费者等之间的利益提供借鉴。[方法]文章分析辽吉黑农产品发展现状及以零散农户为中心、以中间商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中心、以农民合作社为中心的4种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剖析辽吉黑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生产信息化水平落后、农产品物流技术滞后、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缺失等问题,构建辽吉黑农产品供应链大数据平台。[结果]辽吉黑农产品供应链大数据平台可实现4个功能:(1)通过建立省级或者大区域农产品信息平台,有助于实现农产品资源跨区域整合和流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参与者统筹规划,实现农产品资源互联互通和农产品信息共享;(2)突破传统单一的某个环节监管、某一链条监管,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监管;(3)从传统的提供数据供应、需求向整条链条上农产品供给数量、需求数量、加工企业、分销网络等数据信息归纳、处理和分析,从提供信息向提供决策服务转变;(4)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警、风险防控转变,极大提升了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监管效率和监管力度。[结论]采用"互联网+"思路构建的农产品供应链大数据平台,可促进农产品的协调和增值效应,确保农产品供应链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生态敏感性评价,可以确定优先发展区域以及重点保护区域,其结果是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方法]文章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选取了土壤侵蚀敏感性、沙漠化敏感性和生境敏感性3个评价因子,在单因子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木桶原理"运用GIS工具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并按评价结果进行敏感性等级分区。[结果]青龙满族自治县极敏感性区域主要分布在都山林场、八道河乡、祖山镇、马圈子镇西北部、凉水河乡东部、肖营子镇东北部、七道河乡东部以及草碾乡与官场乡紧邻桃林口水库的区域,占该县总面积的21.37%;高度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祖山镇、木头凳镇、安子岭乡、八道河乡和官厂乡,占该县总面积的48.16%;中度敏感区的分布与高度敏感区基本一致,占该县总面积的17.27%;轻度敏感区域占该县总面积的13.20%,包括除去上述地区的该县其他地区,主要为村镇建设用地。县域极敏感性区和高度敏感区面积占比达69.53%,整体生态敏感性较高。[结论]针对不同的区域,该文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和开发建议,极度和高度敏感性区域的工作重点是保护而非资源开发,生态中度敏感区最应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而对于轻度敏感区域,仍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保证"生活三废"和"工业三废"的合理排放。  相似文献   
998.
生态文明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农产品数量与质量需求双重提升、农业资源压力越来越大、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挑战,基于"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阐述了生态文明型的现代农业主要表现为生产效益型的集约农业、资源节约型的循环农业、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农业、产品安全型的绿色农业等四个特征,探讨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生态文明型农业新型生产模式的路径选择,指出生态文明型的现代农业建设重点为加强农业资源保护、推进农业资源节约利用、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链、实施一批农业可持续发展工程等,并提出加强生态补偿等制度安排,对于探索生态文明型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制定有针对性的推进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9.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乳品加工业取得较快发展,其中奶粉生产、消费均呈现出更快增长态势。但是,在奶粉贸易市场上,我国进口奶粉却逐渐扩大,出口奶粉处于低位。针对奶粉净进口量呈扩大趋势的热点问题,运用奶粉国际市场占率、贸易竞争指数及竞争优势指数进行测算,结果发现中国奶粉与新西兰、欧盟等世界主要奶业强国在国际竞争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且近年来竞争力有继续下降的趋势。新西兰在奶粉竞争力处于一家独大的优势,无论是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及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均处于领先地位。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在国际上还保有一定的竞争地位,但由于市场份额被新西兰等国挤占,近年来有逐步下滑态势。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运用波特的钻石竞争理论,从资源因素、需求条件、辅助产业、企业战略及政策带来的机遇、挑战等方面进行比较,对中国奶粉不具有国际竞争力进行原因分析。总的来看,中国奶粉需求增长潜力大,但限于资源紧缺,奶源生产增长压力大,国外奶粉生产国生产成本明显低于国内,奶粉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大。最后,提出挖掘奶源生产潜力,根据区域不同资源禀赋,找出适合的养殖模式,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要重新建立消费信心,通过奶业品牌的建立与质量安全监管,增强消费信心;还要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鼓励奶粉加工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从交流合作中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要尊重市场规律,把握贸易政策调控等力度;最终实现提高我国奶粉的国际竞争力目的,让中国人的奶瓶子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相似文献   
1000.
赵凌 《中国土地》2005,(8):34-35
征地难的原因分析农地征用的补偿缺乏充分的制度保障2004年3月14日修宪以前,我国《宪法》授予政府征用权,但对补偿未做任何规定,从根本上导致了公民现有土地权利保障不足。《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土地按照被征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是以农业经营收入为参照制定补偿标准,这在理论上存在重大的缺陷。征地是出于公共利益而为的行为,特定个人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做出了牺牲理应给予合理的补偿。然而,在公共利益界定不清的前提下以土地原有用途作为补偿标准的参考依据,实际上排除了被征地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机会。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