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1篇
  免费   4297篇
财政金融   566篇
工业经济   1594篇
计划管理   1039篇
经济学   3011篇
综合类   140篇
运输经济   24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118篇
农业经济   2547篇
经济概况   1147篇
邮电经济   11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06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494篇
  2019年   980篇
  2018年   759篇
  2017年   810篇
  2016年   707篇
  2015年   637篇
  2014年   720篇
  2013年   897篇
  2012年   955篇
  2011年   646篇
  2010年   658篇
  2009年   610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380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0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6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6篇
  1969年   9篇
  196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102.
对包括民工在内的各类乡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城市民工需求年轻化导致三个后果。首先导致青年民工的供不应求,从而在乡村还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前提下,出现了全国性的民工荒;其次,导致乡村现有中年剩余劳动力难于在城市就业;最后,导致进入中年后的民工绝大多数无法继续在城市就业,中年民工家庭因不具备在城市定居的经济能力不得不回乡。后两个结果的不断积累产生了中国特有的一个经济现象-乡村劳动力的中年失业。  相似文献   
103.

Authors Index

Author Index Volume 19 2001  相似文献   
104.
该文利用独自收集到的有关北京市下岗职工的样本数据,分析了影响下岗职工失业持续时间的原因,探讨了影响下岗职工再就业前后收入变化的原因.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下岗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但随着下岗职工失业持续时间的延长,下岗政策已成为阻碍劳动力市场化的因素,同时也妨碍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失业保障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第二,为了使更多的有在传统体制下工作经历的下岗职工,尤其是大量从事过企业管理工作的下岗职工尽快地实现再就业,不仅需要对他们进行各种技能的培训,而且更需要对他们进行如何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再教育.第三,"下岗"不仅是中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的政策,实际上也是结构性失业在中国特有经济体制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有的现象.对于这种由于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失业问题,政府有必要制定更多的积极性的失业政策.  相似文献   
105.
用层级回归方法分析了员工离职倾向的主要结构化变量和环境变量,检验了事业满意感在员工离职倾向决定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主要结论包括 :第一,报酬满意感、晋升机会、工作自主性和上级支持与其它工作机会对员工的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第二,事业满意感与工作自主性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事业满意感与上级支持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员工离职倾向有显著的解释作用。为员工离职倾向决定的权变主义观点提供了证据。讨论了研究结果的管理学含义。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   总被引:103,自引:3,他引:103  
本文利用Ellison and Glaeser(1997)衡量行业区域聚集和共同聚集的指标体系,考察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聚集程度在1998至2003年间的发展趋势,并进行了国际比较。我们发现中国的行业区域聚集程度仍处在一个上升阶段。我们还注意到,无论就行业区域聚集程度还是行业区域共同聚集程度而言,中国目前仍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近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7.
对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回顾,重点评述国内外关于流动人口的社会网络研究。国外利用社会网络视角系统研究流动人口的成果相对较少,而国内的流动人口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流动人口的网络结构分析和求职网络研究。多数研究只是对个体网络的基本特性作描述性分析,将社会网络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研究方法。对未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农村流动人口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8.
岩溶山地土地整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岩溶山地是典型的脆弱生态环境,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其自身的土地资源特点、生态特点和社会特点。文章以此为基础,提出岩溶山地土地整理的原则、思路,认为岩溶山地的土地整理应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阶梯式还林退耕和辐射式生态重建、实行土地双轨制、直接对农户投资着手等,提出不同空间尺度如县市、乡镇、村组、农户土地整理的具体模式。非耕地资源开发是岩溶山地土地整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9.
《欧洲风景公约》是第一个将风景作为规范对象的国际公约,这标志着“风景”概念从科学知识转化为行为规范,并成为跨国治理的政策工具。欧洲风景公约作为“软法”的本质特征是其规定性与确定性,精确的概念和严密的逻辑是公约文件的基石。从法规文本解读的角度全面阐释了公约的风景定义及其重要意义;深入解析了公约的总体措施与行动框架,评述了风景知识与风景行动的相互关系;并对公约在国家层面实施的干预机制、具体的实施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解释。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进行了理论与经验两方面的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在农业生产中实施的不同土地制度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形成不同的激励,而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推行的价格、财税制度变革又以形成的利益空间影响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人们的积极性,因此,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借助计量和统计方法,对1978—2004年不同阶段内农村土地制度和价格、财税制度变化影响农业增长的情况进行了检验,用以说明制度变迁的突出贡献。由此可以建议,应该把农村经济制度创新作为实现农业持续增长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