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9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708篇
工业经济   360篇
计划管理   963篇
经济学   1022篇
综合类   337篇
运输经济   32篇
旅游经济   54篇
贸易经济   695篇
农业经济   378篇
经济概况   738篇
邮电经济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2篇
  196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37年   3篇
  18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4 毫秒
981.
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治理中,隐性债务因其增长迅速、规模不清和风险不确定,成为未来债务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隐性债务挟裹主体众多,关联利益甚广,因此,基于共同体视角,明确治理主体,有利于化解风险。在隐性债务生产阶段,因利而合的共同体大肆攫取利益导致隐性债务激增;在债务风险凸显阶段,利益共同体的本能选择不是"安危与共",而是"大难临头各自保"。但债务风险的"飞去来器效应"和群体性焦虑,将促使利益共同体走向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既是利益共同体,更是治理共同体。在隐性债务治理阶段,共同体应形成"共生"意识、采取"共治"行动、构筑"共担"保障,实现有效共治。  相似文献   
982.
项目投资管理具有全面性等特点,需要渗透于项目各个环节中。开展项目投资风险全过程管理工作的主要意义,是保证工程运行环节中费用和前期预算费用得到合理控制,减少不必要费用消耗,给企业创造理想的效益。本篇文章首先对项目投资风险的基本特征进行阐述,从投资决策风险、投资设计风险、项目施工风险三个方面,对项目投资常见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项目投资风险全过程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83.
[目的]探析开都河流域在未利用地开发过程中生态风险指数的变化特征,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生态保护修复协调发展提供建议。[方法]文章采用PSR模型构建基于14个指标框架的流域未利用地开发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测度综合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时空视角的特征变化与格局划分评价;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前瞻性模糊预测该区域未来4年的生态风险变化态势。[结果]2009—2016年开都河流域未利用地开发生态风险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生态风险程度由较低下降至低生态风险水平,随后上升至一般程度。这是因为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但在政府相应生态保护政策的出台落实下又逐步缓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好转明显,抵御风险能力得以提升。预测结果显示2017—2020年开都河流域生态风险将由一般生态风险程度上升至较高程度,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来消减生态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结论]开都河流域作为沙漠中典型的绿洲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通过未利用地的差别化开发、鼓励零星分散的开发模式以及细分不同地类开发的生态补偿设置等方式路径,以期缓解降低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未利用地开发带来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84.
[目的]农业绿色发展是保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探究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地区差异,为我国其他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权重,运用锡尔指数对区域内和区域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异进行测度。[结果]2012—2017年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有明显提高,绿色供给的得分最高,环境友好和生态制度的得分最低。各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最高,南京、无锡次之,连云港、淮安和宿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较低。锡尔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区域内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异都在逐渐缩小。[结论]农产品绿色供给是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的最大优势,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友好发展方面较低,由于经济发展对资源利用强度在持续增加,资源节约利用仍是绿色发展的短板,因此江苏省资源效益利用仍有上升的空间,且区域内发达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带动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985.
农村改厕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厕所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准和文明程度的体现,也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强,农村改厕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加强其市场化研究可为建立农村改厕新技术新产品市场化机制、打赢“厕所革命”攻坚战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基于农村改厕新技术新产品区域适用性分析与各地农村改厕工作推进情况,结合实地调研形成的判断。[结果]我国农村改厕存在政府支持政策体系不完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推广市场导向不足、行业缺乏规范和农户参与意识薄弱等主要问题。[结论]破除农村改厕新技术新产品市场化困境,需要科学合理加大资金支持、搭建新技术新产品市场化平台、构建政产学研协作推进机制、加强农村改厕的规范化管理、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加大宣传培训促进市场推广,多措并举建立市场化机制。  相似文献   
986.
对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石油管输价格体系的研究表明,这些国家对管输运价采用的指数法、投资利润率法、协商法等计算方法都是以成本为基础,而价格反映价值是制定管输运价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在管输成本确定上,目前国际上普遍以现实的或历史的成本为基础;在投资收益确定上,以管输企业取得合理投资收益为前提.为了引导石油管道投资,完善石油管道结构,促进石油管道业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应按照"合理成本、合理利润、依法计税、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输油管道运价,建立公平合理的管输价格机制.  相似文献   
987.
国际油气项目跨文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油气项目具有投资特别巨大、风险高、社会关系复杂、政治色彩浓厚等特点,这使得国际油气项目跨文化管理较一般的跨文化管理更加困难和重要。国际油气项目通常面临着项目团队内部和外部两种环境,内部环境会随着项目的进展而发生变化;而在项目部外部,除了资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与本国有差别外,项目成员还必须面对各种社会团体等。国际油气项目跨文化管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认识上的差异和协作中的冲突,因此,国际油气项目跨文化管理的两大内容包括文化差异的识别和文化冲突的处理。要实现国际油气项目在海外的成功运作,项目部要整合项目团队的内外文化差异,协同增效,最终构建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合金”团队文化。国际油气项目跨文化管理的支持系统包括:1)建立跨文化培训体系;2)完善用人制度——“人才国际化,用工当地化”;3)构建文化沟通和交流平台;4)采用灵活的管理方式和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988.
服务贸易:大力发展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等各种形式的服务贸易活动愈显频繁,服务贸易已然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达到41800亿美元,占全球货物贸易的比重已接近1/4.与此同时,国际服务贸易结构正在走向高级化.在这一进程中,发达国家占据国际服务贸易的主导地位,占全球服务进出口总额的75%以上,其中,美、英、德三国就占了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近30%.事实表明,发达经济大都是服务业主导的经济.无论从全球经济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看,还是从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和优化经济结构看,抑或从"十一五"规划的发展要求看,大力发展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89.
在高等院校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提倡“探究性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是我国走向新教育的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兖性学习”的要点在于:教师的主要作用不是灌输,而是引导;对学生的分类不是好学生、坏学生之分,而是兴趣不同、个性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再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见解。“探究性学习”的步骤为:教师设计探究题目或者一种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和探究的过程;通过讨论让学生说出自己探究的结论,进行评比。  相似文献   
990.
Research Summary: We investigate how industrial disasters can discourage FDI and how MNCs' technological, safety management, and philanthropic capabilities can moderate these effects. Using two unique panel data sets of entry and expansion of U.S. wholly‐owned manufacturing subsidiaries overseas, we found that industrial disasters are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foreign entry of wholly‐owned subsidiaries in the disaster industry, but not for all firms in the host country experiencing the disaster. We also found that MNCs' technological, safety management, and philanthropic capabilities can, in some cases, positively moderate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ustrial disasters and the foreign entry and expansion of wholly‐owned subsidiaries. Additionally, three‐way interactions with government stability suggest that technological and safet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substitute government stability in managing industrial disasters, while philanthropic capability complements government stability. Managerial Summary: How can MNCs' technological, safety management, and philanthropic capabilities overcome the effects of industrial disasters such as chemical spills and explosions in host countri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industrial disasters are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foreign entry of wholly‐owned subsidiaries in the industry in which the industrial disaster occurs, but not for other firms operating in the country experiencing the disaster. However, an MNC's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can, in general, lower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industrial disasters in both the entry and expansion of its wholly‐owned subsidiaries. Regarding the institutional quality of a host country, the results imply that MNCs should develop philanthropic capability when the government stability of the host country is strong, and develop technological and safet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when the government stability is wea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