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43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除发达国家在新技术革命时期外 ,几乎所有发展中和转型中国家都发生了通货膨胀 ,而中国却出现了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现象 ,并集中表现为结构性通缩。其原因在于核算性偏差和体制性压抑 (主要是价格管制性因素和准入市场壁垒 )造成了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的严重扭曲 ,一方面表现为食品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占一半左右 ,而提供食品的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不到 2 0 % ;另一方面表现为增量改革带来的大量资金和财富不能有效配置 ,只能在工业制造业中过度竞争 ,从而压抑了增长最快的服务业的供给和需求。考虑到中国统计核算中存在着工农业增长率高估和服务业增加值低估的缺陷 ,不仅总量会出现低估 ,结构扭曲变形加剧。据此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和宏观调节不能只着眼于总量问题 ,短期问题和政策问题必须兼顾长期和短期 ,协调总量和结构 ,着力于体制和政策联动 ,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虽然这些问题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构有些影响 ,但对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影响不大。也就是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数据较好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实际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33.
建党100周年之际,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本文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内涵,深入学习理解“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纲要,结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基于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重点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期间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建设、脱贫攻坚、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核心内容进行统计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攻坚克难,2020年我国实现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牢牢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本文进一步结合监测结果展望新征程,深入剖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4.
35.
国家统计局目前正在制定2006年后的非经济普查年度的年度和季度GDP核算方案,这两个方案都将与首次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相衔接。新方案的制定目标是,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GDP核算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36.
许宪春 《数据》2003,(7):8-10
90年代初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一宏观经济统计指标在我国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但是,也存在对这一指标的基本含义、适用范围缺乏准确的理解,以至于有的地方片面地追求GDP规模及其增长速度的情况。有鉴于此,本文试图比较详细地阐述GDP的基本概念、主要用途及其局限性,目的在于促进对这一宏观经济统计指标的正确理解和使用。GDP的概念GDP是按市场价格表示的一个国家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产品形态、价值形态和收入形态。从产品形态来看,它表现为所有最终产品的价值之和。这里所谓的…  相似文献   
37.
本文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三大需求角度分析了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率及其变化趋势: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增幅有所回落;投资需求快速增长,增幅有所回落;净出口需求仍然下降,但降幅明显缩小。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细分类看,居民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增幅回落,政府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增幅上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快速增长,增幅明显回落,存货增加由较大幅度的负增长转为较大幅度的正增长。分析结果表明,今年一季度,从需求角度核算的经济增长率比去年全年明显上升,与从生产角度核算的经济增长率保持相同的变化趋势。第二部分分析了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率拉动作用的变化:今年一季度我国的经济增长完全是靠内需,即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拉动的,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大于消费需求,净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仍然起着负拉动作用;但是,与去年全年相比,今年一季度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提高了,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减弱了,净出口需求负拉动作用缩小了,经济增长率的上升是消费需求正拉动作用提升和净出口需求负拉动作用缩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8.
联合国1993年SNA中的流量概念和记录方式许宪春流量和存量是国民经济核算记录经济信息的两种基本形式。本文介绍国民经济核算最新国际标准,联合国1993年SNA中的流量概念和某些流量的特殊记录方式。1993年SNA把流量定义为一定时期内的行为和所发生的...  相似文献   
39.
中国服务业核算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许宪春 《经济研究》2004,39(3):20-27
本文重点介绍中国服务业的范围和服务业生产核算分类的变化 ,探讨中国服务业核算存在的问题 ,并阐述国家统计局改进中国服务业核算的进一步举措。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 ,服务业是指除农业、林业、牧业、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以外的所有行业。中国从 1 985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核算。1 994年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和我国资料来源的实际情况 ,国家统计局对服务业生产核算的分类进行了调整。本文对调整前后两种分类之间的差别进行了比较。由于中国长期采用MPS体系 ,核算的历史较短 ,所以目前服务业核算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本文阐述了服务业现价核算和不变价核算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包括资料来源缺口和口径问题 ,金融媒介服务的处理问题 ,房地产业核算问题 ,计算机软件的处理问题 ,服务业价格指数问题等等。为了完善服务业核算 ,国家统计局正在准备采取各种措施 ,本文对此也进行了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40.
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动因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现状、矛盾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研究。重点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进行了考察,通过动态分析、国际比较等方法说明了高速经济增长为中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和国际地位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并探讨了这一增长的主要基本原因。同时,本文也对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探讨,论证了中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可能性以及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