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99篇
  免费   5170篇
  国内免费   803篇
财政金融   3191篇
工业经济   3389篇
计划管理   10477篇
经济学   9860篇
综合类   8053篇
运输经济   660篇
旅游经济   408篇
贸易经济   8286篇
农业经济   5500篇
经济概况   511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37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553篇
  2022年   1098篇
  2021年   1969篇
  2020年   1295篇
  2019年   1200篇
  2018年   1032篇
  2017年   1336篇
  2016年   1155篇
  2015年   2154篇
  2014年   3120篇
  2013年   3364篇
  2012年   4431篇
  2011年   4314篇
  2010年   4342篇
  2009年   4076篇
  2008年   3794篇
  2007年   3779篇
  2006年   3600篇
  2005年   2906篇
  2004年   1459篇
  2003年   966篇
  2002年   741篇
  2001年   688篇
  2000年   426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7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7篇
  1969年   9篇
  196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企业征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相较于社会发展,还处于滞后状态,存在企业征信市场整体规模较小,公共征信部门业务简单,企业征信机构面临数据瓶颈,企业征信领域的各种要素受制于资源的条块分割等问题。在企业征信市场的有效性处于缺乏的状态,政府应当有所作为,要打破现有征信框架中制约市场发展的障碍,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制度设计,搭建企业征信基础数据库,鼓励市场参与数据分享和征信产品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地方企业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22.
提出行业性风险暴发的"腐蚀效应"理论,即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行业风险暴发过程:行业中各个企业的倒闭是沿着企业的资质链从低到高的顺序发生的.该过程的存在得到了数据回归证实.对于科技金融等新兴行业,警惕和积极防范腐蚀效应,对防范行业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客户信任高度依赖的新兴行业,如金融科技等,最容易出现腐蚀效应.因此,在一度高速膨胀的网络贷款领域出现腐蚀效应具有一定必然性."腐蚀效应"的存在也否定了当前把网络贷款行业大面积爆雷的原因归咎于其开展"增信服务"的普遍观点,真正引发风险的原因是网络贷款行业中的企业资质参差不齐和无序竞争造成的无谓成本的大幅增加.从政府对行业的管理视角来看,在促进行业发展时不忘记防范风险十分重要.这在实质上是对制度-制度接口的设计问题.因此应当以制度设计理论来指导防范风险政策的制定,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将冀北地区的发展确定为承担生态保障与水源涵养功能,文章基于长期以来该区域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的特征,研究了该生态涵养区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目的是为该区域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了影响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规模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与政策因素四大类37个影响因素,借助于统计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各个因素进行分类归纳为5个公因子,利用SPSS软件回归模拟结果显示各个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将四大类通过因子分析法的主成分分析,应用计量经济模型模拟,拟合优度较高,影响因素通过分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这些影响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结论]依据定性分析假设与计量模拟分析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机遇,提出对策建议:继续加强生态建设项目的推进、适度扩大产业经营规模、加大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投资力度、实施资源节约型生产创新模式以及健全和完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测算各地区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分析其比较优势并找出不足以便弥补差距,促进各区域农业科技配置能力的提高,为各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省级农业科学院作为各省市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农业科研机构,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分析其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2009—2016年相关数据,遴选了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计算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运用NRCA模型定量分析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益的比较优势。[结果]山东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位居全国第一,甘肃、江苏、青海农业科学院分别在农业科技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结论]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区域差异十分明显,但区域格局变化不大,且大致与各地区经济实力相吻合;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较高的农业科学院大多在农业科技物力资源配置效益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配置效益方面不具备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5.
[目的]以高分1号(GF-1)融合2m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高分多源遥感影像和地面样方等数据,对冬小麦分类提取中存在的面积误差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文章以河南省永城市为研究区,在冬小麦提取结果聚类处理基础上,基于线性地物缓冲区数据,采用GIS空间运算实现线性地物面积扣除,接着分析了样方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再扣除零星地物面积比例上的差异,并采用样方零星地物平均扣除系数对全市各乡镇耕地与非耕地中冬小麦提取面积进行了相关统计和误差分析。[结果]永城市冬小麦最终解译面积11. 29万hm~2,其中线性地物和零星地物扣除面积分别为6 613. 08hm~2和3 875. 22hm~2,占研究区冬小麦解译面积的5. 86%和3. 32%,与统计上报数据相比,其处理前后误差由14. 12%降低至4. 41%,有效地提高冬小麦提取面积精度。[结论]误差来源分析与修正对冬小麦解译面积核算精度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为县级区域尺度下冬小麦面积提取核算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26.
张睿  车龙继 《价值工程》2021,40(22):160-162
针对中热硅酸盐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相对较多,难以满足特高拱坝温控防裂要求的问题,本文从研究低热硅酸盐水泥性能的角度出发,结合其在等特高拱坝中的应用情况,得出:相比于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相对较小,有利于控制混凝土最高温度和温升速率,低热硅酸盐水泥的综合抗裂性能更好.目前,在溪洛渡、白鹤滩等特高拱坝应用低热硅酸盐水泥后并未发现任何裂缝,为在其他300级特高拱坝建设中使用低热硅酸盐水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人因工程在可用性工程与医疗健康服务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进行相应改革。在理论教学方面打破传统的人因工程教学内容局限,引入可用性工程与医疗健康服务理论;在实践教学方面依托人因工程实验室资源,开展基础人因工程实验与消费产品可用性测评及设计实验。通过构建全新的课堂理论教学体系与实验室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开展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是科学编制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的基础。通过构建包含水土资源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3个维度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刻画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特征与轨迹。[方法]运用均方差法,选取2010—2016年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分析其土地综合承载力特征。[结果](1)总体上,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水土资源承载力呈现先升—降—升的动态演变特征; 经济承载力持续增长,这源于郑州市土地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 生态承载力呈现波动性增强的演变特征。(2)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经历了较低—中等—较高发展历程,但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低层次的较高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为提高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应加快“多规合一”规划的编制,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三生”空间,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优化发展发展路径,提升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结论]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加快建立土地综合承载力扩容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9.
后疫情时代,智慧财务建设作为高校“数字系统”的一部分,财务部门需要更多地参与到高校业务活动中,充分挖掘智能技术在高校财务实务中的应用场景,运用智能化手段提高财务信息系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灵活性和敏锐性。本文通过分析本次疫情下财务工作呈现的不足之处,阐述财务信息化系统进行提升改造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切入点,思考“后疫情时代”高校在智慧财务建设中如何应对常态化的紧急公共安全事件的挑战,如何建立长效应对机制,为支撑业务及决策提供精准服务。  相似文献   
30.
张殿英 《价值工程》2021,40(6):23-24
现阶段,建筑行业在竞争激烈的发展中,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和控制工作发挥关键作用,是促进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因而要多加关注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尽量充分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建筑工程实施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还要重视造价管理,并加强研究,完善并创新工程造价的相关措施.本文通过结合现实情况,探讨分析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和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