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206篇
工业经济   21篇
计划管理   174篇
经济学   374篇
综合类   186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04篇
农业经济   41篇
经济概况   1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国资本市场配置效率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EMH)理论——基于价格是否包含所有信息来划分市场效率的高低——是对资本市场效率进行分析的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但它并没有直接证明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固有特点决定,这种理论方法并不适用于对我国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判断。运用Jeffrey的方法来直接衡量中国资本市场效率并与其他国家相比,可得出资本市场配置效率较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22.
行为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最新思潮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行为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对传统经济学的基础,即假设人的行为准则是理性的,不动感情的自我利益,提出了挑战,正式承认人也有生性活泼的一面。行为经济学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研究市场上人们行为的有限性和复杂性。这一学说是西方国家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并已在多个领域指导人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23.
中国证券市场高频数据的噪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光林 《经济论坛》2006,(9):118-119,13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广泛应用和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噪声交易开始得到广泛关注。经济学家们发现噪声和噪声交易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对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很大,由此对一直居于主流地位的有效市场假说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噪声对证券市场来说既有利也有弊。对噪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我们设计更好的交易机制来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市场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从西方传统消费行为理论不能充分解释中国经济转轨期居民消费行为的现实出发,深入地探讨了中国体制转轨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相关性,提出了中国经济转轨期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假说”,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所提出的“假说”进行了实态验证,印证了居民消费行为“假说”的真实性。得出的基本结论为: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在经济转轨时期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变化是由不确定性引发粘性预期的连锁效应而导致的。政府应重视居民消费行为问题的研究,确定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定位与政策组合,引导居民消费行为,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5.
保险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璐 《经济经纬》2006,34(6):32-34
对于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关系问题,理论界存在两个较为权威的假说,即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笔者通过实证分析检验这两个假说在我国保险市场中的适用性,认为在我国保险市场存在传统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假说,保险市场可以通过增加有效率企业的数量,引入竞争机制,最终通过市场自然选择的过程,形成少数新的规模大并能够具有市场力量的保险公司,从而提高保险业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26.
由于低收入居民缺乏金融资产,无法通过消费与投资选择,直接影响资产收益率,因此,利用全国人均消费数据来检验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CAPM)可能会导致设定偏差.按收入分组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数据检验了收入约束假说,考察了是否高收入居民的消费模式与CCAPM更为一致.CCAPM在各收入组的表现是不规律的,收入约束假说没能通过实证检验,将收入约束纳入到CCAPM的研究中未能解开股票溢价之谜.  相似文献   
27.
信息不对称资本市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们采用经济学实验研究方法构建了信息不对称的实验室资本市场,研究信息是否可以通过市场迅速传递。实验结果表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是非有效的;市场对信息的传递和价格反应是有条件的而且也是需要时间的;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而是具有认知和行为偏差的普通人,存在过度自信和过度交易的情况;信息不对称还可能引起市场操纵行为,从而导致价格泡沫的形成。  相似文献   
28.
田建中 《经济论坛》2007,(17):114-116
在实证方面,上市公司的送转股,西方国家一般称为股票股利(stock dividend),过去在上市公司送转股除权(息)日前后的股价行为理论上,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包含Ehon&Gruber(1970)的“税负效应假说”Tax Effect Hypothesis);Kalay(1982)的“短期交易假说”(Short—term TradingHypothesis),以及李存修(1984)提出的“比价心理假说“(Bargain Hunting Hypothesis)等。由于我国的税制规范背景与美国不同,我国对资本利得免税,与美国极为不同,前面的“税负效应假说”与“短期交易假说”均与美国税制有关,并无法完全适用于我国的现况。考虑我国二级市场高换手率、高投机性和股价波动剧烈的特点,“比价心理假说”的理论基础可能较符合我国的证券市场现况,本研究即先以事件研究法分析我国深、沪股票市场上市公司送转股除权(息)日前后的股价行为,之后进一步就相关股价异常报酬是否符合“比价心理假说”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9.
根据各国的自身特点,每个国家的汇率制度各有不同;不过总体上可以分为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汇率制三种。强调汇率制度应该选择“舍中间,取两端”的“角点解假说”,在90年代得到迅速盛行,但是近年来由于阿根廷危机的爆发以及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纷纷调整原来的汇率体制,使得“角点解假说”受到很大的冲击,这主要是由于其理论缺陷所致。  相似文献   
30.
在以有效性市场假说为基础的经典金融学框架下,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始终等于其基本价值,但却遭遇了自身理论上的“悖论”和现实中诸多不易解释的“异象”。正在崛起的行为金融学为分析资产价格的形成机制和变动,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研究范式,它强调了心理因素与认知过程对人们决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