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0篇
  免费   45篇
财政金融   958篇
工业经济   36篇
计划管理   320篇
经济学   499篇
综合类   128篇
运输经济   20篇
旅游经济   38篇
贸易经济   362篇
农业经济   24篇
经济概况   34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温和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以来,我国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进入了一个温和的通货膨胀时期.这一轮温和的通货膨胀主要源于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而基础货币投放过多主要源于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与M0、M1、M2以及贷款增长率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缓解和释放通货膨胀压力既需要运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更需要运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为了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实行"双升"的货币政策,在调升人民币利率水平的同时调整人民币汇率,既升息又升值,但升息和升值的幅度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42.
增加值率下降意味着什么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7  
增加值率是从总体上度量一个经济体投入产出效益的综合指标。中国的增加值率一直在下降,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在下降。本文定义了中间投入贡献系数,给出其与增加值率的关系,通过分析中间投入贡献系数的变化本文得出,新增加中间投入品的贡献系数下降是造成总体中间投入贡献系数进而增加值率下降的原因。接着本文利用变参数经济计量模型,测算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中间投入和进口中间投入的贡献系数的数值和变化情况,并就提高增加值率的可能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3.
黄胤强 《时代经贸》2007,5(11X):3-4,6
以“理性人”假设为基础的传统财务决策理论将决策者独立于投资决策过程之外,认为决策者完全能够依据理性决策模型做出最优的决策,但现实并非如此。本文对行为决策理论中关于投资决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揭示了决策者的行为特征会影响到投资决策及投资回报率的设定,展望了行为决策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4.
Recently various exchange rate models capturing the dynamics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an 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 of floating rates into a currency union have been derived. Technically, these stochastic equilibrium models are diffusion processes which have to be estimated by discretely sampled observations. Using daily exchange rate data prior to the Greek EMU-entrance on 1 January 2001, we develop a rigorous estimation procedure. Our estimates point to an increasing interventionist economic policy in the run-up to the Greek EMU entrance. A comparison of this econometric indication with policy information provided (ex-post) by the Bank of Greece (BoG) in its Annual Report 2000 reveals that the BoG indeed pursued such an active policy stance (so-called institutional frontloading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45.
长期经济成长与实际汇率演变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一国经济成长过程中劳动生产率追赶与实际汇率变动之间联系提出了理论推测。本文介绍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理论内容和经验研究文献,利用国别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考查其主要经验证据。本文还讨论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对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问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6.
在开放经济的"三元冲突"中,中国选择了固定汇率,较严格的资本管制和较大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即用少量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丧失换取有限度的资本流动.但在这种组合下,随着我国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货币政策独立性也将进一步丧失.对于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权至关重要,除非有能力继续维持更严格的资本管制,我国必须逐步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  相似文献   
47.
蒙代尔-弗菜明模型认为,经济增长会使一国经常账户恶化从而导致本国货币贬值,中国自1994年以来经济快速增长,而经常账户却是持续顺差,在利率不断下降条件下,资金大量流入,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这些显然有悖于蒙代尔-弗菜明模型。本文认为,购买力平价理论更符合中国现实,并给出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动态表述,然后对传统的汇率货币模型进行修正,进一步分析经济增长与汇率之间关系。最后本文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国际收支平衡线进行修正,并运用修正后的M-F模型分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48.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全面考察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显著影响我国的进出口。但是,这种影响程度在1994年以后明显地出现了下降趋势。同时,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调整存在明显的J曲线效应,其中进口变动大致滞后于汇率变动2个季度,而出口则滞后1个季度,滞后期限均短于西方发达国家。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9.
人民币汇率问题:升值及其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础上,本文首先讨论了汇率升值的短期压力和长期压力,前者源自内外经济失衡和双顺差的持续,后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竞争力的增强,认为目前宏观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两个双向循环和双向依赖;测度了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函数和进出口函数及其汇率弹性,估算了不同幅度汇率升值的成本,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和出口贸易减少的数量,以及由此带来的GDP和就业人数减少的规模,发现三个季度后,升值的影响下降一半以上,七个季度以后,升值的影响近于消失。并据以对可选择的升值幅度和操作方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0.
人民币升值的宏观经济影响评价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1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定量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实际GDP增长的影响不是线性变化的,对进出口影响的模拟结果与直观判断一致;人民币升值对就业不利,但下降幅度也是随着升值幅度的上升而提高。升值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不同,会加大城乡差距。人民币升值对不同部门的影响不同,受冲击较大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我们的基本判断是,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对中国经济整体不利,而小幅度的升值的影响甚微。因此,既要避免大幅度的升值,又可适当地扩大汇率的浮动范围,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