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2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56篇
财政金融   980篇
工业经济   191篇
计划管理   758篇
经济学   1121篇
综合类   1523篇
运输经济   20篇
旅游经济   37篇
贸易经济   976篇
农业经济   621篇
经济概况   99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445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539篇
  2011年   569篇
  2010年   479篇
  2009年   453篇
  2008年   490篇
  2007年   794篇
  2006年   764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理论透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环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盈余管理的治理必须借助于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才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982.
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初期阶段,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与城市化密切相关。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规模、空间布局影响城市化的数量水平,其产业层次、用工方式则影响城市化的质量水平。同时,城市化的数量和质量水平也会反作用于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规模扩张。本文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粗放性,而且城市化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也较低,两者之间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我国目前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城市化发展均存在需要克服的障碍,因此应该抓住两者的相互关系,促使两者相互带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83.
动量和反转投资策略在我国股市中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采用沪深两市1995年前上市的股票作为样本,发现我国股市中也存在明显的动量和反转盈利,且两种效应的强弱与大盘走势相关,当市场为牛市特征时,动量效应明显强于反转效应;当市场为熊市特征时,则反之.经典的CAPM模型无法解释动量和反转盈利的来源,检验表明投资者对不同类型信息的不同反应方式,可以很好解释我国股市中的动量和反转盈利,利用上述检验结果还可以解释我国股市中许多有趣的特征.  相似文献   
984.
科学设置矿业权制度、合理界定矿业权法律关系,对于我国物权法的制定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从矿业权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入手,对矿业权主体、客体以及权利义务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地分析,以期有助于完善我国的矿业权理论。  相似文献   
985.
产能过剩化解对策——国企盲目投资扩张诱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关数据显示,以国企投资为主的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情况严重,国有企业也是产能过剩率先爆发的“重灾区”。探究国企投资冲动背后的深层次诱因,可归结为内部成本的外部化和国企产权不明晰两大原因。化解产能过剩必须建立起长效化解机制,一方面通过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来还原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质性地推进国企改革,来最终达到根治产能过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6.
The Hawaiian archipelago was the last major land area on the planet to be settled, with Polynesians making the long voyage just under a millennium ago. Building on new archaeological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the lectur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history of Hawai‘i from the first Polynesian settlements in the thirteen century through U.S. colonisation and statehood. The analysis considers how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 that emerged and evolved in Hawai‘i during its centuries of global isolation changed in response to Hawai‘i's post-1778 integration into a new world of global markets and colonial politics.  相似文献   
987.
国防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应用是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落地见效的关键环节,引入现代金融体系能够有效促进国防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目前我国国防知识产权转化工作在组织管理体制、工作运行体系、法规政策制度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初显成效,但仍面临整体转化形势不容乐观、金融支持体系尚未成熟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国防知识产权与发明人割裂导致一般金融产品难以通过审核,使融资渠道狭窄;其保密性进一步加大了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国防知识产权专用性较强,相应抬高了融资成本。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出3条改进措施,以实现对国防知识产权转化的金融支持,即①从顶层设计上优化解密脱密流程,明确发明人与知识产权的权属关系,细化财税优惠等支持措施;②加强政府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引导创新利用多元社会资本进入支持转化领域;③建立各主体参与的金融服务协调保障机制、监测评估体系,启动国防知识产权转化的金融支持试点工作,构建符合国情的国防知识产权转化金融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988.
当前,物保与人保并存纠纷不断涌现,相关裁判时常冲突,引发社会关注。围绕当前物保与人保并存纠纷债权实现条款模式、关于物保与人保并存债权实现顺位之理解、债权人是否放弃物保之认定等相关问题,对近五年来最为主要的类案进行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可见,处理物保与人保并存纠纷,应当根据物保相对优先的精神,对保证人是否就放弃物保优先抗辩权重点作出判断,据此就物保与人保提供者的责任顺位作出正确裁决。  相似文献   
989.
研究目的:从时间性、社会性、空间性三维解读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基本特征,进而探究其实现路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1)农民土地财产权由国家配置,呈现出开放性结构;(2)农民土地财产权本质上具有关系性,负有社会功能;(3)农民土地财产权受土地属性限制,在个人自治与公共利益互动平衡中动态发展。研究结论:农民土地财产权需要双重实现,公法上可以从基本权利的功能入手限定国家干预范围;私法上确立其独立民事权利地位,并借助集体成员概念明确成员权利和成员义务。  相似文献   
990.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copyright is a systemic marketplace icon because of the breadth of its effects on market operations. Copyright determines how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for creative work are allocated between the different actors involved i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nd must balance the civic priority of public access to creative work with the market-driven principle of rewarding private interests for their effort. This duality tends to polarise opinion about its implementation by rights holders, because very different ideological assumptions underpin civic and market objectives. Copyright discourses reveal how these ideological struggles play out among interested parties, who use the concept of copyright to make arguments about how markets should be structured, how creative work should be exchanged, and how consumers should behave. In the process, copyright is constructed, explained, branded and promoted as an object to which market actors must orient themselves if they wish to conduct themselves appropriately, and as a rationale for material changes to market structures. At the same time, copyright discourses reveal the implications of copyright, which invoke both the market and democracy, for the quality of democracy, the circulation of creativity,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public knowledge, and help explain why ideological struggles over copyright are so difficult to resol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