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65篇
工业经济   217篇
计划管理   582篇
经济学   3142篇
综合类   266篇
运输经济   25篇
旅游经济   62篇
贸易经济   507篇
农业经济   59篇
经济概况   47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459篇
  2019年   359篇
  2018年   310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6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知识互动程度评价对改善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知识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在界定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知识互动及知识互动程度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从知识互动深度、互动广度、互动时间3个维度建立知识互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地,采用三角模糊权重、熵权和模糊积分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知识互动程度评价模型。最后,选取一所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进行实例分析,验证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可为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知识互动程度评价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22.
郭年顺 《南方经济》2019,38(12):15-32
主流经济学家把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的大规模兴起,主要归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企业家精神和遵循比较优势的必然结果。但是这无法解释为什么民营企业在兴起之初就广泛和快速地进入到各个工业,尤其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基于中国工业史和252家中国最大民营制造业企业创业发展史的历史证据,文章找回"工业体系"这一被主流所忽略的重大历史现象和学术概念,从而首次提出一种理解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独特性的结构性解释。文章发现:从计划经济时期继承而来的门类齐全和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解释民营企业创业和发展独特性的关键变量;已有的由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的工业体系,从市场机会、技术能力和组织资源等方面塑造了民营企业的创业选择和发展路径。所以,中国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不是仅凭自由市场就会自动出现的普遍现象,而是在市场条件下充分利用工业体系提供的技术和市场条件才得以出现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23.
吴丹  胡晶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20):128-136
科技创新规模扩张和科技创新效率提升是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两条关键途径。基于现有研究鲜有结合科技创新规模和科技创新效率开展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现状,采用因子分析法,系统筛选国家科技创新规模影响因素,并结合科技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完善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DEA 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不同时期国家科技创新效率变化指数,以及中国与全球10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时空差异性。研究表明,R&D投入强度、R&D研究人员、专利申请量、科技期刊文章数、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出口总额的百分比、科技创新效率是影响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1991-201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呈指数增长态势,有力提升了国家科技实力;全球10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水平除日本出现一定波动外,其余九国整体呈小幅递增态势。  相似文献   
24.
基于企业基础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从知识型员工个人和组织社会网络两个方面构建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分析知识共享、组织学习及资源整合在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有3条,资源获取与整合、知识共享与学习及员工动态创新能力分别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在不同类型组织文化环境中,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特征、作用重点以及作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内部整合维度主要通过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外部适应维度主要通过隐性知识传播和资源整合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5.
基于“互联网+”大背景,跨界创新成为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通过现有文献分析,构建了跨界创新在突破性技术创新模糊前端的作用模型,并运用案例研究法,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例对模型进行释义。研究表明,跨界创新在突破性技术创新模糊前端起到重要作用,跨界创新可分为跨界搜索与跨界合作,跨界搜索有助于创意搜集和创意筛选,识别突破性技术创新机会;跨界合作有助于提升研发效率和成功率;跨界搜索与跨界合作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突破性技术研发成功。  相似文献   
26.
旨在打开资源基础观中组织黑箱,丰富资源配置研究成果,探讨在新竞争时代何种资源配置方式能更有效地促进企业创新特别是探索式创新,从而建立或强化企业竞争优势。通过梳理西方最新研究成果,基于我国146家企业样本,利用回归分析法检验期权型资源配置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采取因果逐步回归法检验探索式创新在该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期权型资源配置既能强化企业竞争优势,又能促进探索式创新;探索式创新在期权型资源配置与竞争优势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相对于创新的资源投入,资源配置方式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7.
为了把握颠覆性技术识别与预测方法研究进展,首先对颠覆性的内涵、特征和运行机制进行论述;然后,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将识别与预测方法分为5类,分别展开详述;最后,对各类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已有颠覆性技术识别与预测方法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所有识别研究方法均围绕颠覆性技术的外部影响或内在特征中的某一方面展开,并未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未来,应综合把握颠覆性技术内外部特征,构建全面、系统的识别与预测框架。  相似文献   
28.
In this article, the relation is explored between the external technical embeddedness of the subsidiary, its assigned role, and capability development in the MNC. It is argued that assigning roles of responsibility or mandates to certain subsidiaries can effect integration of subsidiary-developed knowledge in the MNC. Departing from literature on the market-as-networks perspective and writings from recent years on subsidiary roles, hypotheses are developed and a model outlined. The model describes a significant link between the external technical embeddedness of the subsidiary and its assigned role within the MNC, and a significant relation between the subsidiary's assigned role and its importance for other units’ capability development. The model is tested on a sample of 97 subsidiaries using the LISREL 8.3 statistical method. The final model implies that by assigning specific roles to different subsidiaries, headquarters can exploit the knowledge developed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s of these subsidiaries.  相似文献   
29.
针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文章从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我国金融业面对挑战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0.
Recen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 has focused almost exclusively on identifying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 and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such practices, without regard for the type of activity in question. However, organizational theory suggests that more knowledge-intensive production activities often involve higher degrees of strategic uncertainty for firms and performance ambiguity in relation to individual employees. Therefore, the 'organic' or 'clan' form of organization -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new' HRM practices - is expected to perform better within knowledge-intensive sectors of the economy, as compared to other sectors. A sample of 726 Danish firms with more than 50 employees in manufacturing and private services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HRM practices are more effective in influenc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hen applied together, as compared with situations in which individual practices are applied alone. In other words, organizational complementarities obtain. Moreover, the application of complementary HRM practices is more effective for firms in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ies ('high' and 'medium'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