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96篇
工业经济   22篇
计划管理   96篇
经济学   162篇
综合类   61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106篇
农业经济   20篇
经济概况   117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31.
过渡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具有很强应用性的“制度发展经济学”正方兴未艾。中国作为实行渐进式过渡方式的典型国家,与实行激进式过渡方式的典型国家俄罗斯在过渡效果上所存在的巨大差异,使中国与俄罗斯改革的比较研究为国内外过渡经济学办所广泛关注,已有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于中国及其它一些国家改革实践的认识,总结出的经验为其它转型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渐进式改革目前面临的一些“过渡难题”,正在成为寒流经  相似文献   
132.
中国渐进式改革模式的成本是巨大的,突出地表现为由政府行为所导致。地方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隐蔽其他信息、地方政府间竞争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宏观经济失序等负面影响的根本原因在于预算软约束、监督缺位以及经济分权和政府集权的体制。  相似文献   
133.
仵星晔 《山西农经》2020,(9):164-165
随着世界经济进入新阶段,如何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和更好地培育创新市场,成为各国在制订经济政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通过分析突破式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发现不同创新模式在融资方式上的差异。要想让金融市场更好地服务创新型企业,势必要用不同的方式支持不同的创新类型。分析了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对不同融资方式的作用,针对我国金融市场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4.
135.
在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征管条件的实际状况,确保税制模式与征管模式相互适应、协同.现阶段,基于我国征管条件的实际,决定了个税改革不能搞"一蹴而就"的方式,宜采取渐进式改革策略,先寻求综合制落地,而后不断拓展征税范围.个税改革应谋求在税制中引入综合制因素,初步实现引入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不宜将过多所得类型和群体纳入综合制征收范围.未来中长期改革中,随着征管条件的不断变化和丰富,再逐步扩大征税范围,直到最终实现综合制.  相似文献   
136.
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符合我国国情,因而取得了巨大成功.推出的债转股又为解决国企走出多年徘徊局面提供了良好契机.为使本次债转股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明确债转股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此问题应被视为债转股的终极目标,即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和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37.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改革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松规制是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重要趋势,放松规制改革战略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决定了放松规制改革的成败。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改革应当选择渐进式战略。理想的垄断产业改革路径应是竞争模式和运营模式改革,然后是产权模式和治理模式改革,最后是价格模式和规制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38.
中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笔者提出的内能增长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5年的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次第渐进式改革使得由人们经济努力的主观意愿组成的经济内能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仍然能够维持较高的经济内能水平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关键是要坚持渐进式的改革开放,控制收入增长速度,鼓励人们进行经济努力,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平等和谐和收入分配公平等。  相似文献   
139.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乡土国家",在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三农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成功与否的一个重大挑战。文章试图在"后发"国家的发展定位和全球化背景下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探索出一条融合"乡土"工业化、渐进式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