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5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财政金融   306篇
工业经济   920篇
计划管理   3422篇
经济学   2003篇
综合类   999篇
运输经济   42篇
旅游经济   108篇
贸易经济   1320篇
农业经济   580篇
经济概况   1442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299篇
  2021年   385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416篇
  2014年   1003篇
  2013年   1039篇
  2012年   944篇
  2011年   1060篇
  2010年   881篇
  2009年   572篇
  2008年   565篇
  2007年   532篇
  2006年   450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01.
在很大程度上,创新保护是一个比创新本身更为重要的问题。基于国外学者的研究工作,考虑了中国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指出创新保护机制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各种创新保护机制的特点,并识别了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102.
制造系统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先进制造技术与生产流程的合理匹配来体现。在分析各种先进制造技术与生产流程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协同度的概念,并给出了其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3.
在技术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技术范式。技术范式的转换要求技术战略和技术创新做出相应调整。技术战略的调整主要包括技术选择、技术方法论和技术理念。从跨越技术创新陷阱的角度,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下两组基本的技术创新形式: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本文认为,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应该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积极围绕"3R"原则,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创新,构建企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4.
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启示,论述了我国实施电子政务的意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发展电子政务在制订其总体发展规划和相关标准,整顿和规范现行的政务流程、整合政府信息资源、提高全体公务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和相应的素质、保证安全和加强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5.
以创新群为基础的自主创新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创新在时间和经济空间上具有群集特性。它发起于根本性的(自主)创新,并能够产生强烈的创新溢出效应。分析认为,将自主创新战略建立在创新群的基础上,培育以国家战略性技术为核心的自主创新群,能够将创新能力的内生性与外生性较好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我们实现完全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06.
技术标准化中的公司专利战略--以Motorola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科技的发展使得标准与专利之间的关系正在逐步发生变化。以GSM移动通讯标准为例,研究了标准与专利之间关系由冲突走向协调的演进过程,以及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Motorola公司专利战略,  相似文献   
107.
企业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表面上是产品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实质上却是隐含于产品、技术背后的企业之间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竞争。“在创新中求发展”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但企业究竟该如何创新,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成了企业经营中较为困惑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创新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创新体系的目标及总体构建,并对创新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具体研究,为企业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Background: Validation of overall survival (OS) extrapolations of 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 during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NICE) Single Technology Assessment (STA) process is limited due to data still maturing at the time of submission. Inaccurate extrapolation may lead to inappropriate decision-making. The availability of more mature trial data facilitate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plausibility and validity of initial extrapolations. This study compares these extrapolations to subsequently available longer-term data.

Methods: A systematic search of completed NICE appraisals of ICIs from March 2000 to December 2017 was performed. A targeted search was also undertaken to procure published OS data from the pivotal clinical trials for each identified STA made available post-submission to NICE. Initial Kaplan-Meier curves and associated extrapolations from NICE documentation were extracted to compare the accuracy of OS projections versus the most mature data.

Results: The review identified 11 STAs, of which 10 provided OS data upon submission to NICE. The extrapolations undertaken considered parametric or piecewise survival models. Additional data cut-offs provided a mean of 18 months of OS beyond the end of the original data. Initial extrapolations typically under-estimated OS from the most mature data cut-off by 0.4–2.7%, depending on the choice of assessment method and use of the manufacturer- or ERG-preferred extrapolation.

Conclusion: Long-term extrapolation of OS is required for NICE STAs based on initial immature OS data.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 that the initial OS extrapolations employed by manufacturers and ERGs generally predicted OS reasonably well when compared to more mature data (when available), although on average they appeared to underestimate OS. This review and validation shows that, while the choice of OS extrapolation is uncertain, the methods adopted are generally aligned with later-published follow-up data and appear appropriate for informing HTA decisions.  相似文献   

109.
逆向选择条件下技术许可中非排他性价格契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经典的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文章揭示了一类逆向选择条件下的技术许可中非排他性价格契约理论的内在机理。文章认为,通过针对差的类型的技术使用者的包含可变费用的契约和对好的类型的技术使用者的纯固定费用的契约,可以达到有效的排他性技术许可的目的;但为了有效的激励,技术所有者事前要对好的类型的技术使用者转移一定的信息租。  相似文献   
110.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失去了采用传统保护手段来培育动态比较优势,而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应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在某些产业的关键环节选择技术跨越来培育动态比较优势;并通过发展高新技术、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提高技术引进效果来有效实施技术跨越,在一定程度上占据国际分工制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