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4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31篇
财政金融   485篇
工业经济   31篇
计划管理   1112篇
经济学   210篇
综合类   431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210篇
农业经济   45篇
经济概况   14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前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诱致性因素还无法获得足够的作用空间,在特殊的制度供给体制下,真正的政府会计改革进展缓慢。政府审计作为政府会计改革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应当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推动政府会计改革的前行。  相似文献   
992.
政府审计机关履行审计职能的权力可分解为审计立项权、审计取证权、审计报告权及处理处罚权等。然而受制于审计机关内部机构设置的现状,当前多种审计权力的行使主要集中于业务部门。由于分权制衡的有效性不足,机会主义行为很有可能发生,审计机关内部机构设置方式已成为当前影响政府审计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通过机构改革与创新,形成审计权力的相对分离与制约机制,增加审计透明度和审计权力监督效果,减少审计合谋与过滤行为,对保障审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3.
从审计项目后评估出发,结合审计绩效管理,对审计项目后评估的意义及重点进行分析,提出审计项目后评估的系统设想,以期更好地提高审计项目管理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994.
审计艺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艺术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为达到审计目的和效果,在审计工作中采用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建立在一定的素养、才能、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审计技巧。审计艺术与审计科学、审计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审计科学是审计艺术的前提和基础,审计艺术是审计科学的补充与完善,审计科学与审计艺术是相互融合的;审计艺术反映审计文化,审计文化影响和制约着审计艺术的发展和运用,审计艺术的发展推动审计文化的变迁。本文对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说话、访谈、询问、审计交换意见、审计机关与其他职能部门沟通这六个关键艺术做了简要介绍。运用审计艺术要遵循审计规范和审计原则、符合审计文化的基本要求、审计人员具有符合要求的能力和素质这三个基本要求,并把加强审计艺术的理论研究、提高审计人员运用审计艺术的能力和素质以及总结提炼和宣传审计艺术经典案例三个方面作为提高审计艺术运用能力和水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5.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现有研究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出发,对此进行了重新审视。用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之差衡量事务所面临的监管风险,研究发现,大事务所只对监管风险较高的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事务所面临的监管环境改善后,大事务所才对所有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审计质量与事务所规模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再依赖监管风险而存在。因此,在法律环境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加强监管是促使会计师事务所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996.
张迪 《审计研究》2012,(3):106-112
借鉴Francis等(2005)将信息风险区分为基本面、信号传递、机会主义行为与纯噪音四方面风险的思路,本文研究审计师是否对信息风险的不同构成进行了区别对待。结合相关理论,本文选择了管理层预测报喜的公司为样本,以报喜"无变脸"代表信号传递风险或无风险,以"调增式变脸"代表基本面与机会主义披露策略的混合风险,实证发现"调增式变脸"更容易得到非标意见。进一步地选择"调增式变脸"的公司为分样本,以"扭亏型变脸"代表基本面风险,以"其他调增式变脸"代表机会主义披露策略风险,实证发现"扭亏型变脸"更容易得到非标意见。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对信息风险的不同构成进行了区别对待,且最关注基本面风险。  相似文献   
997.
对政府绩效审计接受度较低是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开展的重要原因。本文依据审计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理论,以被审计人员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影响政府绩效审计接受度的各种因素,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被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的态度会显著影响其对绩效审计的接受度,而被审计人员所感知到的组织支持与其对绩效审计的态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被审计者所感知到的审计结果效力也显著影响其对绩效审计工作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998.
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基于国家建构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福山的国家构建理论,本文从本源上对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关系及其互动机制进行了详细剖析,认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互动主要是透过组织的设计与管理、政治制度的设计、合法化的基础、文化与社会等四个决定制度供给的要素展开的。具体而言,组织的设计与管理、政治制度的设计、合法化的基础、文化与社会等要素的完善有助于国家审计的完善,同时国家审计通过对组织的设计与管理、政治制度的设计、合法化的基础、文化与社会等要素的反向作用改进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999.
徐泓  曲婧 《审计研究》2012,(2):14-19,51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的逐渐匮乏使得自然资源的绩效审计十分重要。自然资源绩效审计作为一种新兴的审计类型,需从资金和资源配置、保护、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开展评价,基于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的现状,本文从自然资源管理目的、绩效审计的要求和已有的审计案例出发,阐述了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宏观目标、微观目标和内容,并依据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目标和内容,从自然资源政策、资金、开发保护、使用自然资源、收益分配等五个方面构建了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00.
国家审计部门相对于其他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价,既有关注风险种类不同,又具有非持续性监管特点。本文从国家审计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测量和揭示的特殊性出发,既考虑国家审计对商业银行风险评价的需求,又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评价商业银行风险方面独有的优势,构建了适用于国家审计评价商业银行分支行风险的评价模型,以利于在国家审计实践中迅速把握商业银行各分支行风险程度,把有限的审计力量和时间用于分析风险程度较高的分支行,提高审计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