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366篇
  免费   785篇
  国内免费   688篇
财政金融   20056篇
工业经济   15939篇
计划管理   37621篇
经济学   34656篇
综合类   11405篇
运输经济   1792篇
旅游经济   508篇
贸易经济   46604篇
农业经济   12517篇
经济概况   46355篇
信息产业经济   814篇
邮电经济   1572篇
  2024年   579篇
  2023年   2025篇
  2022年   1635篇
  2021年   2625篇
  2020年   2798篇
  2019年   3059篇
  2018年   1282篇
  2017年   2656篇
  2016年   3844篇
  2015年   6157篇
  2014年   14225篇
  2013年   13247篇
  2012年   17039篇
  2011年   18630篇
  2010年   16455篇
  2009年   16878篇
  2008年   16879篇
  2007年   14010篇
  2006年   12752篇
  2005年   12354篇
  2004年   11723篇
  2003年   9979篇
  2002年   7424篇
  2001年   6217篇
  2000年   5837篇
  1999年   2246篇
  1998年   1762篇
  1997年   1299篇
  1996年   952篇
  1995年   811篇
  1994年   478篇
  1993年   356篇
  1992年   357篇
  1991年   477篇
  1990年   309篇
  1989年   249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科技服务业产出测算是对科技服务业产出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加强科技服务业产出数据的规范统计和应用分析可为我国政府调整产业政策提供重要数据支撑。以科技服务业产出测算为研究对象,结合学者观点、国家标准及各级政府相关产业政策,提出将分支产业作为初始指标的横向统计思路,构建科技服务业产出测算指标体系。在数据收集方面,强调要做好“收”与“填”两个基本工作;在指标确立和数据收集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未来预测的两种方法,以此作为科技服务业产出数据预测的初步探索;提出应从统一数据统计标准、完善数据调查与公开制度、加强数据资源开发3个方面建立健全我国科技服务业产出数据测量与管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3.
产业集聚和市场集中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考察了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市场集中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大经济圈制造业集聚与市场集中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由于两大区域体制机制条件、创新环境、产业组织形态等不同,制造业产业集聚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程度、特征与路径也存在一定差别。两大经济圈应采取差异化集群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制造业集群升级,特别是应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机遇,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将冀北地区的发展确定为承担生态保障与水源涵养功能,文章基于长期以来该区域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的特征,研究了该生态涵养区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目的是为该区域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了影响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规模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与政策因素四大类37个影响因素,借助于统计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各个因素进行分类归纳为5个公因子,利用SPSS软件回归模拟结果显示各个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将四大类通过因子分析法的主成分分析,应用计量经济模型模拟,拟合优度较高,影响因素通过分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这些影响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结论]依据定性分析假设与计量模拟分析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机遇,提出对策建议:继续加强生态建设项目的推进、适度扩大产业经营规模、加大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投资力度、实施资源节约型生产创新模式以及健全和完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相似文献   
35.
研究目的: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背景,分析自然资源管理改革目标定位和面临挑战,明确未来自然资源管理改革价值导向与战略选择。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自然资源管理改革的目标定位是实现"五统一",即统一调查评价、统一确权登记、统一"多规合一"和用途管制、统一资产管理和统一督查监管。针对当前自然资源管理理论储备不足、开发利用伦理缺乏科学引导、开发和保护矛盾冲突长期存在、新管理体制效能有待实践检验等挑战,自然资源管理改革亟需注重"公平效率"、强调"永续利用"、融合"三资一体"、构建"有效市场",切实重塑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研究结论: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改革应该以权籍为基础,完善自然资源市场体系;以规划为龙头,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三线"为底线,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以整治为抓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治理;以法制为保障,构建自然资源管理法律体系,从而塑造"三体系一管制一治理"的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36.
3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中国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在21世纪头20年,我们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新阶段特点,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使政策取向更加明确,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符合人民的意愿,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它通过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更高的阶段,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38.
当前,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能源供应紧张、节能形势严峻;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全力巩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业经济基本盘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围绕优势产业搞配套,依托特有市场引项目,加快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定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保持工业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3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多,这就要求企业要加强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需围绕企业价值提升,拓展其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其职能。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已经进入了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0.
林师武 《经济师》2015,(5):172-174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强渗透力的特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2013年福田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的18.8%,占全区GDP9.4%。文章在分析福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行业特色、的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五年福田区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进行预测,以对其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金量进行探索研究,并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