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5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62篇
经济学   27篇
综合类   63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60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翁文娟 《商》2013,(21):24-24
高职的人才培养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而课程标准的开发设计又是又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工学结合的职教理念,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探讨高职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标准的开发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32.
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该校自2012年3月起,在云南开放大学试点建设中启动实施了"中高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在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本文结合该校中高衔接制定课程标准实施办法及作者在"电算化会计"课程近2年的衔接试点,围绕课程标准开发的指导思想、课程计划、学习目标、工作学习内容、学业评价、学习项目设计等,探索了"电算化会计"课程中高衔接的一些思考和做法,以期抛砖引玉,供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使中高衔接的课程标准开发和教材开发进入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推动中高衔接项目向"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333.
廖小波 《魅力中国》2013,(28):170-170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34.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把弘扬民族民间音乐这一课题融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最民族民间音乐的欣赏水准和鉴赏力,最终达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培养人的目标。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弘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呢?  相似文献   
335.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于2007年9月正式在我校实施,学生们从期待到选模块、到真正地接触,积极性高昂.体育教师从最初理念的改变到实际行动的操作进行了钻研,学校从最初的策划到最终的落实经历了一番投入.两年的课改实践,一线教师增强了业务,也遇到了一些难题,笔者以本地区体育课改具体状况为出发点,综合多次的各校体育教师交流,针对目前高中模块教学中学生体质状况,体育能力的差异,导致体育课出现"吃不消"与"吃不饱"的两极现象,谈谈运用分层次教学改变这种现状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336.
郑好江 《魅力中国》2013,(8):258-258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337.
雍梅 《魅力中国》2010,(34):280-281
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历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调控和管理历史教学活动的作用.对改进历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338.
与以往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相比,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均有了显著变化,这就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树立新理念、适应新课改、探索新课程。  相似文献   
339.
项目课程实施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目课程是当前职教课程改革中推行的主流课程。以项目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职教课程改革在政府的推动下,在各职业院校轰轰烈烈地展开,也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但在教学一线却没有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学生“厌学”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这一问题主要出在项目课程实施环节上,项目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项目课程教学场所的设计、项目化教材的开发、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采用、学生的评价等同题都存在不少的困惑。因此,项目课程的实施需要总结与改进。  相似文献   
340.
罗莹 《魅力中国》2010,(4X):121-121
<正>与原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原大纲在考虑教学内容时,具有明显的成人化特点,很多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实际经验,脱离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上,往往只介绍先进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